發布時間:2016-07-19 13:29:32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

7月15至16日,2016第四屆中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發展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中物聯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社承辦、山東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上海通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協辦。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副會長蔡進、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安寶軍處長、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正局級研究員黃運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廖英敏、中國商業聯合會秘書長鄧立等政府與行業協會領導,以及來自IBM、NYMEX、摩根大通、上期所、鄭商所、大商所、上清所、港交所、廣西糖網、無錫不銹鋼、阿里巴巴、京東、蘇寧、中國供銷總社等國內外、期現貨的各界同仁與行業精英近600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何黎明會長在開幕式致辭中,分析了我國經濟的新形勢及其對大宗商品現代流通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總結了大宗商品市場在未來發展中應關注的重點。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商品交易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仍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一是產能過剩矛盾較為突出,二是流通成本高、效率低,三是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四是市場體系有待健全,五是國際化程度不足,六是市場監管體制亟待完善。他強調,“十三五”時期,我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業的發展,要緊密圍繞供給測改革、“一帶一路”、互聯網+流通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加快發展大宗商品平臺經濟,并以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為核心,推動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流通效率,為我國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公平法治的現代商品市場體系提供支持與保障。
安寶軍處長在發言中指出,我國商品交易市場的轉型升級發展,關鍵在于掌握消費需求,引領創造消費,推動定制化服務,打造效益穩定的平臺化生態圈。要推動大宗商品平臺經濟的發展,為國家供給側改革裝上“助推器”。黃運成局長認為,大宗商品市場的發展應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深化改革和立法,完善監管體制、加強行業自律,推動大宗商品市場健康發展。
本屆論壇以“開放、包容、普惠、共享”為主題,聚焦大宗商品平臺經濟、全球網絡網絡貿易協同機制、大宗商品業務模式創新、區塊鏈技術,以及我國現代商品市場體系與多層次監管體系的構建等時下熱點、焦點與難點問題,共同探索我國大宗商品現代流通業的改革與發展之路,促進商品市場的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會議盛況空前、取得了圓滿成功,對促進我國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公平法治的現代商品市場體系,發展大市場、大流通,形成期貨與現貨互補,場內與場外互通,境內與境外互聯,產業與資本互動的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貴州省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貴陽召開
- 任豪祥:產學研聯動創新潮 共推行業攀新高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