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1-06 13:32:49 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 何黎明
在“2017(第四屆)中國醫藥物流行業年會”上的講話
(2017年11月2日)
11月1-3日,2017國際醫藥供應鏈峰會暨第四屆中國醫藥物流行業年會在上海召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出席峰會。何黎明做了主題為《審時聚勢,共同迎接醫藥物流發展新時代》的重要講話。?
何黎明講到:時值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之際,對于新時期引領行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對物流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產業地位穩步提升,行業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五年來,物流需求保持中高速增長,社會物流總額從198萬億元增長到230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為185萬億元,已經超過上年的80%。市場規模平穩較快增長,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1萬億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公路、鐵路貨運量、港口吞吐量多年來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以來,快遞業進入日均億件時代,醫藥、冷鏈、汽車、電商等細分市場成為發展熱點。物流業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降低物流成本成效明顯,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至15%以下,物流運行效率進入快速提升期。物流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品物流中的高端物流持續快速增長,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物流需求增長10%以上。與消費相關的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全國規模以上物流園區超過1200家,打造互聯互通的物流網絡服務體系。物流企業群體初步形成,全國A級物流企業超過4600家,一批物流企業集中上市,企業間兼并重組、聯盟合作、供應鏈協同日益活躍,平臺經濟、智慧物流、物流金融、現代供應鏈正在成為行業發展新動能。
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物流業將進入以質量和效益提升為核心的發展新階段,必須堅持效率改進,質量提升和創新驅動,積極引入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做好轉型升級“加法”,逐步釋放行業發展新動能;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全產業鏈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供給質量,做好降本增效“減法”,不斷增強實體經濟競爭力。
醫藥物流作為物流業重要細分市場,供應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趨勢明顯,質量和效益總體較為顯著。2016 年,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 1.8萬億元,同比增長 10.4%,市場需求保持較快增長。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高于工業整體增速4.4個百分點,位居工業全行業前列。今年前三季度,醫藥物流需求增速在10%以上,市場保持較快增長態勢。總體來看,當前我國醫藥物流和流通領域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政府監管日益嚴格
今年上半年,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以及剛剛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見稿)》,這幾項政策的推進和落實,特別是隨著藥品采購“兩票制”改革,將我國藥品流通監管要求提到了空前高度。在醫療器械領域,今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修改〈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決定》,以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開展的高密度飛行檢查,也使器械質量安全監管愈加嚴格。
第二,企業兼并重組依舊不斷
行業監測數據顯示,規模醫藥流通企業仍在積極布局市場,例如,華潤、上藥等大型醫藥企業,繼續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吸收網點,布局全國,向網絡化、集約化和信息化目標不斷邁進。 2017年上半年,華潤迅速擴張布局了新疆、青海、江西、海南四個省市銷售網絡;上藥也擴充青海、重慶版圖;康德樂中國出售也將塵埃落定。醫藥流通行業將出現大者愈大、強者愈強的局面。
第三,專業化物流企業快速涌現
從順豐控股進入醫藥物流市場,到上海醫藥聯手德國郵政(DHL),京東商城聯合8家醫藥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紛紛進入醫藥物流市場。同時,各大醫藥流通企業陸續獨立物流體系,成立專業化的醫藥物流企業。隨著市場逐步開放,社會化和專業化醫藥物流企業成為趨勢。
第四,服務模式創新效果顯著
經過探索實踐,以國藥、浙江英特為代表的多倉聯動服務模式效果顯著。企業采用全國或省內一體化多倉聯網運營體系,實現各物流中心聯動,以扁平化的物流運作模式向客戶提供服務,減少重復操作,有效提升運營效率。
第五,搶占終端成為競爭焦點
隨著藥品招標采購、“兩票制”及分級診療等政策的陸續推進,處方藥外流成為發展趨勢。連鎖藥店DTP藥房、慢病管理、中醫館、網絡醫院、網上藥店等新型終端不斷擴張,更加貼近消費者和目標客戶,“最后一公里”醫藥物流需求持續快速釋放。例如:上藥的DTP藥房、天士力天津糖尿病門特患者送藥上門項目、廣藥兒童醫院智慧藥房項目等。
第六,醫藥供應鏈加快升級
隨著行業需求特點的轉變,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開始運用供應鏈理念,進行橫向或縱向的服務延伸,向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商轉型。各大流通企業紛紛建設供應鏈一體化管理平臺,向上下游提供增值服務和綜合解決方案,提升物流運作效率,降低供應鏈運作成本。
在看到醫藥物流和流通領域質量和效益提升的同時,我們也要認清當前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是行業集中度依然較低。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萬家,較上年減少533家,壓縮空間仍舊很大。我國藥品流通領域前三大企業,國藥、華潤、上藥等三家總計市場占有率為37.67%,遠低于美國的96%。龍頭企業以區域性競爭優勢為主,跨區整合空間較大。
二是部分地區物流成本偏高。受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物流設施配套不足、返程空載率高的影響,藥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這個問題需要行業乃至社會進一步通過資源整合共同解決。
三是物流服務能力仍然不足。主要體現在企業缺乏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意識,物流功能單一,質量欠缺,操作不規范,無法提供綜合性、一體化的全程物流服務,供應鏈轉型還處于起步階段。
四是醫藥物流人才普遍短缺。調研結果顯示,醫藥流通和物流企業基礎崗位處于常規性波動,缺口主要體現在中高層復合型人才。同時,應聘人員和崗位設置匹配度低。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醫藥物流作為完善健康保障的基礎條件,迎來重要發展機遇。當前,我國醫藥流通和物流業正處于以提質和增效為核心的重要階段,呈現出以下發展新趨勢:
第一,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國家要求2018年實現“兩票制”,隨著優化藥品購銷秩序,壓縮藥品流通環節、兼并重組企業仍將持續。醫療器械流通領域前十大企業市場占有率低于10%,市場整合空間依然巨大。
第二,物流專業化、社會化將更加普遍。隨著市場日益開放,第三方物流將以多種方式進入醫藥物流領域,隨著對藥品質量的重視和市場監管的規范,專業化、社會化醫藥物流企業的價值將更加凸顯,彌補現有醫藥流通企業在資源、網絡、能力上的不足。
第三,服務模式創新將成為競爭熱點。客戶需求是創新服務模式的根本動力。隨著醫院重視度提高,醫藥物流外包(SPD)模式將得到優化。連鎖藥店和網上藥店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為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醫藥物流訂單也將趨于碎片化。
第四,醫藥物流標準化將取得階段成效。行業標準化程度是衡量行業發展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提升物流標準化與提升物流服務質量、運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相輔相成。我會將繼續推進物流標準化工作,引導醫藥物流逐步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和現代化。
第五,物流技術應用將拉大競爭差距。隨著物流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一批領先企業有望實現物流全程可視、可控、可管理,逐步打造醫藥智慧物流,贏得先發競爭優勢。
第六,醫藥供應鏈轉型將迎來熱潮。當前,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上升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醫藥行業具有產供銷聯動發展的專業特征,具備發展現代供應鏈的突出優勢。隨著醫藥市場逐步開放,客戶需求不斷提升,產業鏈上下游深化融合,醫藥供應鏈將迎來快速增長期。
十九大報告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中提出,在現代供應鏈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全面部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關工作,標志著我國供應鏈發展步入重要歷史機遇期。廣大物流企業要抓住機會,立足自身優勢,增強服務能力,延伸服務鏈條,深入產業鏈上下游,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加快向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商轉型,重塑物流競爭力,助推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今后一段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時期,也是醫藥物流業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醫藥物流行業與民生健康緊密相關,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對于完善健康保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積極意義。未來行業走向如何,行業如何迎接變化,是政府、行業、企業需要共同討論的話題。本次大會將就醫藥供應鏈、模式創新、網上藥店、第三方檢驗中心等熱門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希望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審時度勢、聚勢謀遠,共同推進醫藥物流持續健康發展,為深入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共同迎接醫藥物流發展新時代!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貴州省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貴陽召開
- 任豪祥:產學研聯動創新潮 共推行業攀新高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