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25 11:30:19 標準化工作部

導 讀
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東門,有一座八層的白色辦公樓。二十多年前,這里可以用車水馬龍來形容,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企業人員進進出出,異常忙碌。這里就是當年在國內很有影響力的國家物資部,隨著國家改革的不斷深入,物資部又更名為國內貿易部、國內貿易局等。2000年國家進入新紀元,國內貿易局徹底完成了他的光榮使命,職能分成多塊,其中一項就是按照國務院的指示設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簡稱中物聯),中物聯由此誕生,物資供銷人身份開始朝物流人轉變。
當時的人們都在說物流、談物流,物流到底是干什么的?這個問題對今天的小學生來說都能夠回答,但在十六七年前,絕大多數的人們對物流都是陌生的。物流市場魚龍混雜,傳統的運輸、倉庫企業搖身一變,將企業的招牌換一下,就從某某公司改為某某物流企業,但是企業的模式沒變,觀念依舊,更談不上服務和體驗。各類培訓機構、中介機構更是將物流定義的五花八門,極大地擾亂了社會的物流程序。
播種
針對上述行業亂象,剛成立3年的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在國家發改委、國家標準委等部門的支持下,從2003年開始,在行業內開展了廣泛調研,取得了大量的行業運營數據,并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了物流行業的首項綜合型評價指標——《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GB/T 19680),由國家標準委于2005年正式向社會頒布實施。
《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的頒布,使物流行業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綜合評價指標,第一次有了物流企業的分類原則,第一次有了物流企業規模劃分標準,第一次明確了現代物流企業的核心發展要素。
標準的制定者——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大量的調研基礎上,根據2003—2005年期間中國物流行業發展狀況,凸顯服務這個現代物流核心理念,針對當時社會和政府廣泛關注的核心焦點:什么是現代物流?什么樣的企業可稱之為物流企業?物流企業從服務上可分為幾個類別?不同類別的物流企業應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等,準確定義了物流、物流企業等核心術語,將物流企業科學分為“運輸型、倉儲型、綜合服務型”三種類型,提出了三類物流企業的基本要求,對每一類型的物流企業按企業規模、服務能力分為1A(最低)至5A(最高)五個級別,標準可有效幫助物流企業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升級,走向規范、科學的發展之路。標準重點對物流企業尤為重要的經營、資產、設備設施、管理服務、人員素質、信息化六個核心要素進行評價。標準的量化指標取值合理,核心要素準確有效,符合行業的發展特點,標準適用范圍廣,涵蓋了當時社會物流領域的所有業務范圍。標準正式頒布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就依據標準,評估出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如中遠、中儲、中海、安得、中鐵、上港集裝箱等,A級物流企業的品牌開始樹立。標準發布后得到了全國各省市物流行業協會的積極支持與參與,物流評估網絡由此形成,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的作用、意義、目的也通過全國各省市物流協會向行業廣泛傳播。
培育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A級物流企業標準的宣貫、推進也在不斷地向深度、廣度延伸。2009年,國務院頒布了《物流業調整振興規劃》,極大地促進了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和產業調整,中國物流開始步入黃金發展期。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為做好評估工作,從2005年開始,在國家各級物流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團結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物流行業協會,設立了55個評估分支機構,培育了近700人的專/兼職審核員隊伍。到目前為止,共完成了31批7000余家A級物流企業評估,形成了內地所有省市自治區均有A級物流企業的態勢。
全國各省市為鼓勵培育本地區的A級物流企業,紛紛出臺鼓勵發展政策,通過以資金、稅收、土地、水電、出行、招投標準入等扶持方式,推動當地的A級物流企業成長、壯大,成為各個地方的物流龍頭企業。到目前為止,全國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惠及A級物流企業的各類優惠政策,很多省市將A級物流企業培育計劃納入到政府的發展規劃中,多家大型生產、制造企業的招標文件中已經明確物流服務商必須是A級物流企業,社會各界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對A級物流企業的認可極大地推動了物流評估工作的進一步發展。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已經成為各級地方政府扶持現代物流產業的重要抓手,A級物流企業的數量也成為衡量區域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尺度。
成林
中國的物流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涉及物流業的標準數不勝數,但是能夠真正反映物流企業服務能力的綜合性評估指標依然只有《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這也是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進入新時期,中國經濟由量變向質變發展,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時俱進,把握行業發展大趨勢,加大對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智慧物流等領域的探索研究,圍繞行業涌現的新業態、新理念、新模式,積極制定行業發展新標準、新規則。在評估工作中,按照行業發展的需要,在原有A級企業評估的基礎上,通過標準引領,陸續依據《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范》(GB/T 31300-2014)、《物流企業冷鏈服務要求與能力評估指標》(GB/T 31086-2014)、《供應鏈服務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T/CFLP 0020-2019)和《網絡貨運平臺服務能力評估指標》(T/CFLP 0024-2019)等國家標準和團體標準開展評估,使原有的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得到了完善和補充,使物流行業各個專業領域有章可循,給物流新興領域營造了規范、健康、有序的發展空間,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物流行業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縮小了與世界發達國家物流業的差距,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及地方的物流行業協會提出就中國的A級物流企業評估工作進行交流合作。中國A級物流企業的金字招牌越來越有影響力,A級物流企業已經成為引領物流行業健康、規范發展的優秀群體,已經由當年的一棵幼苗成長為一片森林。
(作者: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企業評估辦公室主任 楊國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
- 2025年4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蔡進會見北京工商大學校長郭建華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