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2014京東物流戰略布局大盤點

發布時間:2015-01-09 15:39:25 漢森

背景:2014年是中國物流受互聯網影響的重要一年,衍生出多個平臺化的物流企業,整個行業裂變出各種商機。而電商物流,因電商行業的格局回歸于理性,電商物流的平臺化發展也逐步成型,呈現出各平臺融合的格局:從電商物流園區、云倉平臺、電商物流骨干網(含空運、陸運、高鐵)、落地配(城市共配)、社區校園最后一公里平臺等。主要的格局如下:

1、以電商自建物流為代表的京東物流,目前已布局完大物流生態。

2、以電商社會化資源整合的菜鳥物流,陸續整合行業各大平臺。

3、社會化平臺中,順豐、百世、EMS等陸續推出電商云倉平臺。

4、骨干網成為干線快物流的核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鐵快遞,助推了整合行業的節奏。

5、落地配企業現在出現新的變革,分別被順豐、唯品會等企業并購,剩余的已經日薄西山,落地配的發展未來逐步與O2O和最后一公里平臺融合。

6、中國快遞格局已定,一線順豐、EMS、三通一達牢牢把握住一線的格局,二三線的幾家目前正血腥廝殺,大格局已成定局。

7、最后一公里百花齊放,O2O與最后一公里物流融合成必然趨勢。順豐嘿客、菜鳥驛站、京東幫、萬科幸福驛站、速遞易、EMS蜜蜂、生活半徑等,幾十家不同模式的最后一公里平臺,陸續落地,一場終端之爭愈演愈烈。

2014年,中國電商上市之年,大牌電商陸續搶灘華爾街,京東也當仁不讓。對于其他電商上市企業來說,京東的自建物流成為了劉強東上市路演的重要賣點,從2007年到2014年,7年的物流布局,鑄就了今天京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在2014年年末之際,作為中國物流與供應鏈最權威的行業研究機構——漢森供應鏈研究中心,有必要對其全年的物流布局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與總結,以全面的視角呈現給行業。

2014年1月30日,京東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申請。5月22日,京東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19美元,融資規模達到17.8億美元,上市當天市值到達260億美元,那是截至當時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最大的一次IPO。在京東的招股書,物流不僅其核心競爭力之一,也將是下一步投入的重點,作為國內最大的B2C自營平臺,2014年京東的物流發展得到了全球投資界和京東用戶的關注。

一、數據解讀京東的2014銷量與物流

1、京東2014年全年交易額數據:

2、京東2014年物流布局數據:

(注:以上數據來自京東財報及京東公開數據)

二、2014年京東物流九大戰略布局大盤點

京東自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以來,7年的建設發展歷程,目前已經形成了覆蓋全國超過1855多個區縣的自建物流體系,倉儲面積達230萬平米,2000多個配送站,近3萬名配送員,配送系統已優化至第三代,同時簽約萬家便利店布局O2O,試水京東快點,物流體系的發展助力京東商業生態的延伸。

2014年,隨著京東進一步加大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物流版圖繼續擴充,同時在最后一公里、O2O實踐、渠道下沉、技術服務等戰略領域面不斷創新,與騰訊、聯想、格萊珉等深度合作,整體生態布局進一步全面升級。

下面,我們一一解讀,京東在2014年全年與物流相關的多維度布局:

京東2014年物流整體布局,

京東的戰略布局與劉強東的甘蔗理論密切相關:

從上圖對2014年京東在各個環節上緊密布局。根據劉強東”十節甘蔗”理論,京東的目的是“吃掉更多的甘蔗節數”,即不只是做交易平臺,還要將業務延伸至倉儲、配送、售后、營銷等其他環節,并通過持續的成本降低實現多環節的盈利。當未來幾年后網絡購物市場出現拐點時,單純的交易平臺式B2C將會被迫轉型。而如果京東想超越阿里,應該要趁著現在阿里移動電商布局未完,抓緊進行以自建物流為優勢的O2O,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布局。下面漢森行業研究中心全面為大家帶來2014年京東電商物流領域九大戰略布局的全面解析。

1、全國園區的布局:從物流園區延伸到電商產業園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3月,京東西北總部基地正式運營。

2014年4月,京東華中物流基地項目開工。

2014年10月,京東上海亞洲一號投入使用,標志著京東倉儲建設的一個新高度。

2014年11月,京東與華夏幸福基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專業化電商綜合產業園建設。

戰略布局的價值分析:

京東在物流領域的布局從2007年起步, 截止2014年9月30日,京東在全國已建成118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為230萬平方米,對于京東的倉配一體化體系,全國物流節點的全面布局將會讓商品更加靠近消費者,同時貨物從工廠生產完成后直接到倉庫,從倉庫落地配到用戶。運營核心,通過一套完整的物流體系,實現一體化的物流服務,精準的將合適的商品配送到需求用戶,利用大數據的支撐,減少貨物的搬運,提升相應速度。整個京東整個全國物流大網的布局,是中國電商自建物流最大的一張網。

2、干線物流創新:啟動電商專列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7月,鐵路總公司相繼推出“電商專列”,專門針對網絡購物商品進行運輸。京東干線物流第一時間登上高鐵電商專列,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開通的3對6列,逐步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中西部地區的快遞鐵路運輸網絡,京東是首批四家啟用電商專列的公司中的唯一電商企業。

戰略布局的價值分析:

京東在全國七大區分別設有一級物流中心,供應商分別向七個大區倉庫自行供貨,這需要一張快速物流的骨干網絡,不僅僅服務于京東自營品類,同時有效支撐全網開放POP平臺商家。

數據驅動的大區物流調撥:京東的干線物流調撥是根據用戶需求數據驅動調撥,也就是大數據驅動的供應鏈計劃(庫存計劃、物流計劃等)。高鐵電商專列,是對過去京東單一的公路運輸方式有效的補充,豐富干線物流的運力資源,實現了快捷、高效、精準的物流調撥服務。

3、渠道下沉:滲透三線至六線城市及農村市場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1-6月,京東推先鋒站計劃啟動,實現了在三至六線城市物流提速。

2014年4月,京東與新希望達成戰略合作,布局農村市場,主要的模式是依托物流+金融+信息探索農業電商。

2014年10月,京東與中國郵政戰略合作,拓展三線以下城市O2O。

2014年11月,京東首個縣級門店啟動,地點河北趙縣,名字叫京東幫,計劃三年完成超過1000家,即2017年達到一縣一店,實現配送網絡從縣到鄉鎮村的全境覆蓋。

2014年12月,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宣布,京東擬2015年6月前發展數萬名村民代理,覆蓋中國數萬個村莊。京東這一計劃是為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2014年12月,京東集團與四川省仁壽縣政府就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合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仁壽縣成為京東下鄉進村“星火試點”的首個簽約地區,通過在多個方面合作,搭建起工業品下鄉和特色農產品進城的平臺。

戰略布局的價值分析:

1)下沉市場的潛力:三線至六線城市、農村市場的下層是未來3年中國電商發展的核心,中國的人口超過14億,一二線網購的互聯網人群約4億,也就是還有10億人口的電商市場未開發,這也是全球電商市場最大的一個商機。不僅僅是京東,阿里巴巴、順豐、蘇寧等企業都在全面重視下沉市場。這個市場的潛力遠遠可以再造一個京東+一個阿里巴巴。

2)京東用戶數據的遞增:中國電商在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的增長潛力已經到了瓶頸。但從京東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的活躍用戶為3340萬,到了第二季度,這個數字變成了3810萬,從這470萬增量用戶數據來看,這是與京東三至六線城市發力密切相關。

3)服務的多樣化:根據京東的內部信息來看,渠道下沉后,形成的大物流體系,不僅可以通過對外開放實現盈利,同時也能延伸出多樣化的服務,一方面拓展農村電商市場,另一方面與格萊珉的合作將會拓展農村的金融服務市場。

4、最后一公里:2014年電商必爭的咽喉之地,大數據與體驗的重要端口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7月,京東自主研發、擁有知識產權的自提柜開始使用。

2014年7月,京東試水移動自提車助力物流“最后一公里”。

2014年9月30日,京東已經實現2045個配送站和1045個自提點和自提柜。快遞網絡涵蓋1855個縣區,211當日和第二日到貨服務涵蓋130個縣和815個區,而截至今年6月30日分別為111個和622個。

戰略布局的價值分析:

1)自提+快速配送體系保證用戶體驗:目前京東最后一公里服務有極速達、定時達、夜間配、211限時達四種服務。自提服務為消費者解決收件不方便的問題,同時節省配送成本,提升配送員的工作效率,同時培養用戶的支付習慣,支持京東的金融服務。

2)大數據價值:末端用戶的消費習慣及生活習慣沉淀形成的數據,一方面豐富消費者畫像,另一方面可成為精準營銷的依據。

5、O2O創新實踐:進軍生活服務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3月,京東簽約15城萬家便利店。

2014年9月,京東內測“京東快點”:社區外送 2小時達。

2014年11月,京東第一家家電O2O——京東幫服務店縣級門店啟動,計劃三年完成超過1000家,即2017年達到一縣一店,實現配送網絡從縣到鄉鎮村的全境覆蓋。

京東在O2O服務的運營體系:

戰略布局的價值分析:

1)京東O2O圍繞物流展開:京東是將整個B2C體系去融合O2O的物流,通過B2C的體系做到物流化的組織,通過標準化的方式降低整個上游的配送成本,而O2O不僅要求快,而且要求準,而達到這個目標所不能缺乏的就是互聯網平臺,基于物流的互聯網化。

2)占領更多用戶:2010年京東POP開放平臺開始運營,品類管理從標準化品類到非標準化品類擴展,2014年全面啟動O2O平臺,擴展高頻消費的類目,將用戶吸引過來,同時通過最后一公里2小時內的快物流,保證用戶體驗,讓用戶留下來。

6、3C產品供應鏈延伸:吃掉更多甘蔗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4月,京東聯手家電廠商長虹開始“互聯網定制”的深度合作,同時升級了自身的售后服務標準,并且在物流上強化對三四線地區的覆蓋力。

2014年4月,京東與聯想達成了120億元的戰略合作意向,京東將從產品合作開發、營銷、互聯網推廣、售后物流、售后服務等方面與聯想合作。

2014年10月,京東宣布與宏碁、戴爾、中興、索尼、努比亞、酷派等40余家電腦、手機廠商達成服務戰略合作,雙方通過升級“售后到家”服務,實現用戶在京東的一站式購物體驗。

戰略布局的價值分析:

京東供應鏈的延伸是為了吃掉更多的“甘蔗”,正如劉強東在上市后第一次演講中分享的“甘蔗理論”所提到的內容

1)將用戶數據作為產品設計的基礎,變革傳統3C產品生產模式 ,結合消費者需求和品牌廠商,上游供應鏈一起研制更符合需求的產品。

2)京東依托逆向物流來做售后服務,在提升消費者體驗的同時,也了獲取用戶數據和產品售后數據,支持C2B定制化生產。

7、試水冷鏈配送:生鮮食品,電商唯一的一個藍海,但冷鏈是死穴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4月,京東與獐子島達成框架合作協議。

2014年5月,京東推冷鏈配送。京東在北上廣三地正式預售1L裝的青島原漿啤酒,通過京東全程的冷鏈配送實現24小時送達到消費者的餐桌。

2014年11月,京東-松糧集團戰略合作,實現查干湖魚從產地、干線運輸、倉儲到最后一公里的全程冷鏈配送。

戰略布局的價值分析:

農產品是電商藍海,京東必將參與,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食品潛在冷鏈物流總額已經達到32505億元。多位分析師預測,2014年冷鏈物流產業同比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京東農產品電商采用的是ABC模式:從基地(A)直接到京東平臺體系(B)在到用戶(C),打造農產品進城的通路。而這其中,京東的冷鏈物流是成敗的關鍵。

2014年京東的冷鏈配送還處在布局階段,并沒有大舉擴張,但隨著京東在最后一公里環節的日趨完善,整體的冷鏈配送速度也在提升,預測京東冷鏈將很快進入快速擴張階段。

8、京東物流供應鏈系統戰略:搭建開放的供應鏈平臺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10月,京東上海亞洲一號運營WMS5.0系統,標志京東的倉儲系統未來將全面開放。

2014年11月,京東物流配送分揀系統——青龍系統3.0,首次對外揭秘。

2014年11月,京東首次對外解密雙11日處理1400萬單運營的技術支持。

揭秘京東供應鏈系統:

開放倉儲和配送是戰略目標:2014年京東供應鏈系統的核心戰略就是開放,隨著阿里巴巴菜鳥平臺開放物流體系的迅速搭建,社會化商家及物流資源正在被阿里整合,京東必須通過開放自身的物流體系去爭奪資源。

上海亞洲一號已使用京東最新整合的標準化WMS5.0系統,未來將實現京東倉儲的全面開放,青龍系統3.0模式在2014年完成了自身系統的社會化開放戰略,京東供應鏈系統的社會化開放格局已經成型。

上海亞洲一號WMS系統介紹:

目前京東庫房運行著亞洲一號系統、WMS3.0系統、WMS2.0系統3種不同的倉儲生產系統,在倉儲全面開放的戰略下,京東決定在上海亞洲一號WMS系統基礎上進行升級,新的京東WMS5.0系統將會取代目前線上所有的WMS系統。

京東物流配送分揀系統介紹:

008.png

圖8  青龍系統模式

2014年青龍系統3.0把“對外開放,構建生態系統“作為最重要的戰略,特別是隨著京東合并易迅物流、收購拍拍等,整個業務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青龍業務模式也開始從京東內部物流轉變為社會物流,并在O2O、GIS預分揀、大數據處理應用方面創新。

注:部分資料來自《京東技術解密》一書及京東技術開放日

9、技術創新:大數據+云平臺+移動互聯網,驅動商業模式變革

2014年主要布局:

2014年6月,京東硬件云端平臺已經提供服務超過100個硬件初創企業和傳統家用電器制造商,幫助其在最短的時間內與京東的消費者連接。

2014年4月,京東實現移動虛擬網絡運營業務,訂閱者可以通過手機享受到京東的便利,包括折扣服務、金融服務和其他特權。

2014年5月底,京東在微信上的一級購物入口開通;2014年8月,京東在騰訊移動手機QQ實踐其一級訪問上的一級購物入口開通。

2014年12月,京東與英特爾簽署框架協議,攜手推動技術創新,在提升用戶體驗及建設企業級產品電商平臺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戰略價值分析:

1)大數據變革供應鏈:京東的大數據創新包含三個方面,用戶畫像、基于大數據的精準營銷、電商大數據C2B定制。其中電商大數據C2B定制供應鏈模式已經顛覆傳統3C產品供應鏈模式,以京東的JDPhone計劃為例,京東根據消費者數據分析消費者需求,與品牌廠商、上游供應鏈一起研制更符合需要的產品,同時結合用戶畫像及大數據精準營銷進行市場推廣。

2)云服務整合資源:京東電商云發展步驟分為三步,首先云化自身資源和能力,之后培育電商應用生態,最后向全行業和社會提供其云服務。從2014年6月京東硬件云平臺數據來看,目前已經走到了第二步。

3)移動端占比提升:根據京東財報,2014年第三季度來自移動端的訂單量已占比29.6%,而2014年第二季度為24%,增速明顯。CNNIC的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6月,我國網民上網手機使用率(83.4%)首次超過傳統PC使用率(80.9%),伴隨著移動端用戶占比進一步擴大,京東與騰訊的合作就有著更長遠的意義。

三、2014年京東物流發展格局分析

2014年京東進行了一些列商業生態的擴展,我們從京東的“倒三角”管理模型出發,分析京東一系列物流戰略布局背后的意義。

劉強東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提出了“倒三角”管理模型,這也是京東管理理念的核心。在這個模型里,團隊處在最底層,是京東高速成長的基石。處在第二層的是京東持續打造的供應鏈體系,由IT、財務和物流三大系統組成,管理著京東的信息流、現金流和產品流,而CEO的職責就是讓每個員工和體系都在這個模型里。

從京東的管理模型中來看,整個物流體系的高效與低成本是保證京東競爭優勢的關鍵,2014年京東在自建物流方面又進行了一輪投入,在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時,一方面打通供應鏈上游,參與3C產品的互聯網定制化生產及售后服務,另一方面在消費者終端全渠道接觸用戶,下沉渠道占領農村市場,試水金融服務,同時在城市打造基于物流的O2O模式,2014年京東在供應鏈的兩端都得到了延伸。

1、供應鏈全面縱深——貫穿整個甘蔗

在京東最為強勢的3C產品領域,已經從原來單一的電商平臺逐步形成打通整個供應鏈的綜合平臺,貫穿了“十節甘蔗”的始端和末端。

2B端——與長虹、聯想合作,開啟互聯網定制化生產模式;

2C端——切入售后服務市場。

2、物流網絡+系統創新——高效運營降低成本,并社會化開放

物流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系統創新”實現減少貨物的搬運,有組織的管理貨品,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將高效的物流體系向社會開放,構建開放的物流生態,整合社會化資源。

目前在京東的三大物流平臺 (全國三級網絡配送體系、同城配送體系、本地實時點對點物流體系) 中,全國三級網絡配送體系與同城的配送布局已經完成,本地實時點對點物流體系還在試水階段,目前僅限于北京。

3、牽手騰訊+豐富最后一公里+渠道下沉+O2O——抓住更多用戶,延伸服務

用戶規模決定京東生態的版圖,在抓住更多用戶方面,京東牽手騰訊帶來海量線上流量,另一方面通過物流及品類的延伸爭取更多用戶:自提柜、移動自提車等多手段豐富最后一公里服務;用渠道下沉搶占更多的三~六級城市用戶;用O2O的模式豐富品類,將原來的標準化產品拓展到非標準化,低頻消費品類擴展到高頻消費品類,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差異化用戶需求。

在海量用戶的基礎下,金融服務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凸顯,這也為未來十年京東金融利潤快速增長提供了可能。

四、2015年京東物流供應鏈的發展趨勢

2014年京東已經在物流系統方面完成了平臺化開放,并且服務模式已經從B2C模式逐漸增加了O2O、C2B模式,同時伴隨著渠道下沉戰略將會激發農村用戶的消費市場,在2014年布局的基礎上,2015年將會是全面爆發之年。

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倉配效率將進一步提高:2015年多地亞洲一號將相繼投入運營,移動倉庫(一小時達)、智能倉儲(機器人等項目)也將投入使用。

2、物流體系開放平臺化:倉儲及配送業務將全面向社會開放,物流服務優勢將提供給社會商家,構建生態系統,這一點將與阿里形成競爭。

3、O2O戰略深入:京東幫服務店繼續下沉、京東快點將會在一線城市鋪開,城市和鄉村的用戶爭奪戰將全面打響。

4、渠道下沉策略繼續深化:鄉村代理人模式將會發力農村電商市場,同時開展農村市場的金融服務,全面占領農村末端市場。

5、推出冷鏈配送品牌:農產品電商將對外開放,推出冷鏈服務品牌,打通基地和消費者。

6、發力跨境電商:加快國際化步伐,將會從亞洲國家開始,逐步開展跨境合作。

【綜述】

整體來看,2014年的中國電商物流,除了阿里菜鳥的布局、京東平臺的完善、唯品會收編整合唯伙伴之外。其他電商企業基本上沒有過多的資本布局物流,中國的電商物流已經全面進入理性的發展狀態。

電商物流的重心也有所轉移:

1、從曾經的電商物流重視單一的倉配服務,2014年已經轉向云倉平臺、共同配送發展。

2、從單一的落地配+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務,2014年發展到與O2O和末端大數據結合。

3、系統方面從單一的倉儲+配送系統,2014年已經向供應鏈一體化的閉環系統建設,整合系統呈現出底層大數據的價值,系統信息多接口、跨平臺的交互成為趨勢。

4、跨境電商的興起,跨境物流成為2014年的熱點,這個方面阿里和亞馬遜都借助物流打通了全球供應鏈,趨勢看2015年京東也將全面發力。

中國的電商物流,經歷了7-8年發展,特別是自建物流,從2007年受爭議起步,到華爾街上市時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京東物流的發展是一個典型代表,一直備受關注。漢森供應鏈行業研究中心作為國內供應鏈領域第一家研究平臺,在全面梳理2014年京東電商物流戰略后,從物流與供應鏈角度進行了解讀,結合京東高管發言及管理理念,對京東2014大物流體系進行深度梳理和解讀。

本報告所列事件不包含所有京東2014年的戰略,引用數據來自京東財報及行業公開數據,同時存在分析內容有主觀性,沒有完全展現所有京東2014年戰略等不足,后續我們將繼續跟進研究,并對我們的預測進行考證。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