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分析:順豐速運的“奔跑”與“對手”

發布時間:2015-03-11 10:46:59 中國經濟導報

22歲的王衛,背著裝滿合同、信函、樣品以及報關資料的大包,往返于廣東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上,時間停留在了1993年。這一年,他在順德創立了順豐速運。2014年,200億元的年營業額,讓這家公司成為與中國郵政EMS一爭高下的民營快遞巨頭之一。2015年初,順豐海淘正式亮相。王衛依然每天工作14個小時,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20年。
  如今的王衛,依然非常低調,但順豐卻越來越“高調”。在快遞業務之外的電商領域,順豐速運頻頻落子,正在向匯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綜合類電商跨界布局。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物流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黃剛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順豐的布局可以用“馬不停蹄”來形容。推動嘿客、收購落地配、布局冷運、全面滲透電商、收購超10架767飛機發力跨境電商、與中石化3萬家易捷店合作O2O、3個月上線22個云倉、全面推動農村加盟模式、開通京滬專列快遞、牽手國藥試行溫控干線,還與易方達基金合作推出網購理財工具“順手賺”……令人矚目。
  供應鏈頻布局,流通領域加速革新
  如今,順豐速運正在全面進軍網購、支付、互聯網金融三大領域,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由傳統B2B向B2C以及完整供應鏈戰略轉型。這是一個電子商務對傳統企業進行強勢解構的樣本,也是中國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必然產物。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副秘書長李吉林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隨著網絡零售額的增長,雖然快遞企業業務量增加,但人工、倉儲、車輛等成本也在攀升,電商憑借自身的貨源優勢打壓快遞價格。以順豐速運為代表的快遞公司作為供應鏈下游,并不容易獲得漲價主動權,面臨著利潤攤薄、市場話語權式微的考驗。
  黃剛對物流供應鏈有著多年的觀察。他認為,如果傳統企業不擁抱互聯網,不接受變化,遲早會付出代價。王衛曾表示,如果3個月沒有創新和變革,就會有危機四伏的感覺。2003年初,正值航空運價大跌之時,順豐速運瞅準時機,與揚子江快運簽下合同,包租全貨機夜航進行快件運輸,從而實現了“快件的次日零晨送達”或“次日送達”服務。當時,從深圳寄往北京的貨物所需時間縮短到1天以內,這個效率當時無人能及。此外,快件的破損率和遺失率也降低了許多。那個時候,很多快遞公司還在依靠貨車送快件。
  對于王衛的工作風格,黃剛用了“穩扎穩打,環環相扣,步步領先,每一步都走在行業的前沿”來評價。顯然,如今的順豐速運,正在謀求這種“無人能及”。在順豐的戰略布局圖中,國內速遞、國際快遞、倉儲以及順豐航空僅占1/3,更大的戰略是在B2B、B2C、C2B、O2O等領域進行全零售布局,以及隨之配套的金融、移動互聯、大數據戰略。
  黃剛對此解釋稱,順豐速運的全網布局相當于“高速路”——從品牌方到用戶方,打造一條高速的物流網絡,既然路都是順豐修的,自己要“開一輛車”轉轉,那當然是可行的。這種布局是順勢而為。2015年初,順豐海淘正式亮相。至此,順豐優選、順豐嘿客、順豐海淘三者互為犄角——從線上到線下,從國內市場到海外市場,順豐圍繞電商進行的布局已頗為完整。黃剛認為,任何一家大企業的戰略,外界所看到的都和實際布局有巨大差異,順豐速運也不例外。
  2014年3月底,王衛曾與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會面,隨后小米“米粉節”一天賣出130萬臺手機,其中的60%由順豐速運完成。黃剛認為,這反映出順豐與小米的深度融合。
  坊間傳說,王衛可能要學習小米科技的互聯網思維,依托1年配送約11億個包裹所覆蓋的海量用戶資源玩新動作。黃剛對此曾經撰文稱,一旦順豐將11億包裹服務的人群進行大數據分析,再通過“APP+微信+17萬快遞員”的精準營銷,大的商業布局就呈現了。
  國內知名互聯網專家、九口袋董事長張啟明曾表示,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確引發了流通領域的巨大革新,以星火燎原之勢聚合市場。其巨大的牽引力不僅影響我國產業結構、企業經營,甚至宏觀調控、政府行為也受到影響。目前央行對馬云、馬化騰展開個人征信,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佐證。
  扁平化供應鏈,考驗企業管理能力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去年底發布的《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排名》顯示,順豐速運2013年物流業務收入達257億元,排名第十,2010~2013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8.6%,截至2014年7月,擁有近29萬名員工,1.2萬多臺運輸車輛,15架自有全貨機及遍布中國大陸、海外的9100多個營業網點。未來的順豐如何在此基礎上實現高速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在技術、規模上的發展以及平臺打造上的日漸成熟,商品流通所經過的路徑正在縮短,尤其是在面向個人用戶的消費品領域,供應鏈環節大幅縮減。供應鏈的扁平化已使得商品供應周期、成本明顯減少,供應鏈效率大幅提升。
  對此,黃剛以順豐速運嘿客的布局為例分析指出,速運嘿客從終端社區到原產地或品牌方,鋪墊C2B預售以及虛擬購物體驗的O2O大平臺,將直接打通扁平化的供應鏈通路。如果全渠道鋪通,將為整個順豐的快遞流量帶來巨大增量。
  李吉林認為,在物流業,快遞一般都處于金字塔頂端,從國際快遞業發展歷程來看,專業的快遞企業向綜合物流、供應鏈延伸是行業發展趨勢。順豐速運定位中高端,繼續“向上”謀求轉型,不拘泥于包裹快遞業務,正在向綜合物流服務商靠攏,實際上也是在考驗自己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當然,經受供應鏈考驗的不止順豐速運一家。我們也可以比較一下類似企業:2014年2月,天貓國際正式上線,京東也幾乎同期推出海外購頻道;同年8月,亞馬遜以上海自貿區為入口,引進了全球產品線;10月韻達涉足中美海淘及轉運市場。順豐速運則在去年先后上線“海購豐運”、“全球順”,同時通過攜手立陶宛郵政、荷蘭郵政全面打開歐洲市場。現在,順豐速運旗下已有“順豐優選”和“順豐海淘”兩大網購平臺,順豐在App上已可同時實現寄快遞和網購。在“順手付”成為支付工具后,理財工具“順手賺”則隨之孵化。
  記者也了解到,申通也推出了倉儲業務,涵蓋存儲、打單、打包、發貨、配送。而在近兩年緊追順豐速運的圓通,則針對電商上線倉儲、代運營等定制化服務。
  贏在農村市場,誰會控制住冷鏈?
  如今,無論是阿里,還是蘇寧、京東,都致力于渠道下沉,開辟三四線甚至是農村市場。從目前的動作來看,圍繞農產品進城和商品下鄉的農村電商明顯升溫,或將成為下一個千億級市場。黃剛認為,農村電商是個大市場,具備重大商機,誰先拿下誰就贏在未來。
  據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2015年,農業部門把農業電子商務作為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并將為此開展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組織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對接,開展農業電子商務試點示范等工作。
  近期發布的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商建設。這是一號文件連續第三年提及促進涉農電商發展,并在今年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一號文件釋放的政策紅利,將為涉農電商發展開啟新的機遇。
  對此,李吉林分析稱,不光是政策層面,傳統企業也在轉型,電子商務主攻方向目前也并非一線城市,主要面向二三線城市。農村市場更是大有可為,兩三年內,勢必成為主導趨勢。黃剛也強調,這種趨勢以后會越來越明晰。
  然而,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核心價值在于對流通鏈條的革新,如何解決流通產業鏈上的斷點互聯問題是關鍵點,這牽涉到農產品電子商務和流通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創新。
  “解決農產品電子商務流通是重中之重,如何重新構筑適合農產品電商的物流系統,直接決定企業勝敗。”李吉林表示。
  然而,據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冷鏈物流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左右,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綜合冷鏈流通率已超過九成。冷鏈物流企業小而分散,缺乏政策監管和行業信任,成本一直虛高。
  2013年7月,天貓宣布試水生鮮冷鏈物流,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把冷鏈運輸、高端快遞、宅配、航空等物流資源整合在一個平臺上,部分線路全程冷鏈配送,配合“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完成冷鏈宅配。同年7月,蘇寧易購正式上線陽澄湖大閘蟹,通過冷鏈運輸實現全國下單配送。蘇寧易購還表示,將來有可能自建冷鏈倉庫及物流配送體系。
  2013年9月,京東上線自營生鮮頻道,順豐接手了其他快遞不敢接受的業務——蔬菜瓜果配送。實際上,自從2012年開始,順豐已經開設了冷鏈物流,并配套飛機、冷藏車,實現物流能力的有效提升。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發現,順豐速運“冷運”其實是在整合順豐旗下物流、電商、門店等資源的基礎上,提供包括冷鏈倉儲、冷鏈干線、冷鏈宅配、生鮮食品銷售、供應鏈金融在內的全供應鏈解決方案。其中,順豐優選既是冷運物流服務的使用者,也是銷售服務的參與者。
  如今,順豐速運“逆向”切入電商市場,實際上是從“最后一公里”入手,借由生鮮滲透整個食品網購市場。
  當然,順豐對于生鮮冷運閉環的建立,似乎相比其他電商企業來得更為容易。業內人士稱,嘿客實體店提供冷鏈倉儲、冷鏈干線、冷鏈宅配、生鮮食品銷售、生鮮食品自提、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貼近社區的巨大優勢,讓順豐顯得更接地氣。
  不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子商務觀察者卻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順豐電商也面臨一些挑戰。在競爭對手方面,京東自建物流并聯合萬家便利店;天貓采取的是直接將有冷鏈能力的第三方物流納入自己旗下。而順豐速運做生鮮O2O雖有萬家嘿客的支持,但與之合作的商家太少,相比京東和天貓強大的渠道控制力量,如果商家切斷合作,順豐將陷入被動。
  上述電子商務觀察者強調,順豐速運需要更多的合作商家和更廣泛的用戶。
  不過,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發現,順豐物流已經開始入駐京東商城,在北京市配送第二天就可以送達。這位電子商務觀察者也表示,僅就生鮮電商這個圈子來說,順豐優選的成長還是不錯的,物流企業的優勢得以凸顯。“順豐速運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物流。盡管順豐速運冷運宅配支持的城市數量僅五六十個,但天貓‘菜鳥’才十多個,沱沱工社僅涉及北京,京東也并不太活躍,對于中國如此廣闊的市場,其布局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上述電子商務觀察者認為,誰控制了冷鏈配送,誰就坐冷鏈物流界頭把交椅。目前,順豐速運的冷鏈配送體系與“對手”間的分食才剛剛開始。
  供應鏈金融,衍生商機空間大
  近兩年,在互聯網經濟推動下,中國企業的供應鏈模式正面臨快速轉型和創新,供應鏈金融正在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新主題。由于供應鏈金融是基于產業鏈真實交易的融資需求,因此,假設全社會20%非現金流動資產存在供應鏈融資需求,市場空間就在14萬億元以上。甚至有業內專家預計,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到2020年有望達到近20萬億元,市場空間巨大。
  如今,以順豐速運為代表的一些物流企業,試圖通過供應鏈和物流構建平臺經濟和生態圈,通過交易環節和平臺打造,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促動,從而替代銀行傳統的供應鏈金融。記者了解到,順豐速運旗下金融平臺——順銀金融,一直很受矚目,其已獲得由央行發放的銀行卡收單牌照。此前,順銀金融已經注冊了“順豐銀行”、“順豐支付”等金融類域名。
  現在,以物流為載體,提供金融服務,是物流增值服務的重要商業模式。在流通過程中,具備金融質押價值的商品完全可以進行物流金融。不管是物流企業、貨主單位,還是銀行金融機構,都非常渴望擴展這個領域。
  當然,供應鏈金融也蘊含著新的變革和創新,其中有3個不可或缺的主角:電商、物流和銀行。供應鏈管理中,最為重要的是對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運作和管理。而電子商務是新形勢下最具創新力的前端領域;物流企業是支撐供應鏈實體貨物運輸和流轉的堅實支撐;商業銀行是社會中最大、最全面的資金和金融服務的提供商。搭建合作平臺、打造生態圈,是電商、物流、金融共同打造核心競爭力的一致選擇。
  2014年11月27日,京東商城與中國銀行聯合對外宣布啟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向供貨商提供訂單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和協同投資等金融服務;2014年以來,阿里巴巴、百度、1號店等互聯網大佬陸續開展小貸業務,隨后蘇寧云商、敦煌網、珍誠醫藥、亞馬遜、順豐速運等電商巨頭也相繼涉足。
  與此同時,銀行也開始謀求與互聯網技術融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加重砝碼。譬如,招商銀行發布“電商和物流行業的在線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中信銀行與海爾旗下“日日順”平臺合作共推供應鏈網絡金融業務,郵儲銀行與1號店合作上線電商供應鏈金融產品,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和光大銀行均推出了各自的線上供應鏈解決方案。
  當然,順豐速運也結合自身快遞服務,針對銀行和保險機構,加速在垂直的金融服務業務領域布局,一手金融交易,一手金融服務。黃剛認為,當前商業競爭的實質就是供應鏈的競爭,盡管核心企業不存在融資困難問題,但其供應鏈上的企業大多屬于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通過互聯網平臺與供應鏈金融結合,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可以更高效地獲得低成本融資,有效緩解資金緊張局面。
  黃剛分析稱,“譬如,未來的順豐速運的嘿客,‘金融+數據’是其重要的盈利手段。亞馬遜基于數據精準營銷的服務,在2013年就超過8億美元。”
  “王衛的下一步,或許就是要‘打造物流領域的百貨公司’。”黃剛引用了這位順豐速運創始人在公司內部的發言預測說。
  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排名出爐
  2014年12月,中國物流企業50強排名出爐,順豐速運排名第十。該排名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社會物流統計報表制度》要求,對重點物流企業進行了統計調查,排名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收入規模增加。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共達8233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5.5%。
  二是入圍門檻提高。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排名第一位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物流業務收入為1441.5億元;第50位是新時代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物流業務收入為22.4億元,入圍門檻比上年提高2.1億元。
  三是分布多元化。從類型看,運輸型物流企業占22%,同比下降2%;倉儲型物流企業占4%,同比上升2%;綜合型物流企業占74%,同比持平。從區域看,東部地區占80%,同比上升2%;中部地區占14%,同比持平;西部地區占6%,同比下降2%。從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企業占34%,同比下降2%;民營企業占6%,同比上升2%;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分別占10%和6%。
  四是與民生相關的物流企業排名上升較快。如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均有所提高。湖南全洲醫藥消費品供應鏈有限公司、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成為新上榜企業。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