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從B2B到B2B2Bank 中國供應鏈的發展和革新

發布時間:2015-03-18 11:02:52 中國大物流網

筆者曾在2008年對全球B2B和供應鏈發展趨勢做出分析,大致可歸納為以下6個要點:多種方式的綜合應用、B2B和供應鏈應用外包、供應鏈主數據產品信息管理、同步和數據質量管理、全球供應鏈可視化、物理供應鏈和金融供應鏈融合。

2013年典型的事件中,原物流信息平臺GT Nexus與供應鏈金融服務商TradeCard并購合并,印證了全球物理供應鏈和金融供應鏈的融合。在2015年的今天,供應鏈金融在中國發展到了新的階段。可以簡單的描述為基于互聯網信息對稱的核心理念,從原先的單純業務B2B到業務與金融雙鏈融合的B2B2Bank,其中Bank代表了廣義的包含銀行在內的多形態金融機構。

1.供應鏈金融自身的演化,未來在于供應鏈數據金融

傳統信貸傳統供應鏈金融供應鏈數據金融授信依據固定資產流動資產流動資產和信用還款來源綜合實力自償性自償性風險控制資產抵押物資產抵押物數據

金融產品的基礎包括,授信依據,還款來源和風險控制。傳統信貸依據實物固定資產或到貿易金融單證。傳統供應鏈金融的授信依據是流動性資產(預付款、庫存和應收款)。

供應鏈金融的還款來源是自償性貿易融資,即以企業銷售收入或貿易所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直接還款來源的融資業務。

在風險控制方面,傳統的供應鏈金融遵循傳統的質押方式,因此需要發展控貨等方式。可是既然第一還款來源是自償性的,而流動性資產質押更加難以控制和處置,造成了供應鏈金融向更純粹的信貸本質即信用發展,即供應鏈數據金融。金融機構需要更加需要依賴數據了解企業運行和經營,而在質押模式下,這些是金融機構不愿意花時間或者比較難以了解的信息。

2.供應鏈金融在中國有一大主力和三大推動力量

商業銀行仍然是供應鏈金融的主力,三大推動力量分別是互聯網金融、產業升級與整合、供應鏈大數據。這三大推動力量代表了新經濟形態,企業增長模式和技術力量。

商業銀行:如同全球供應鏈金融服務的Standard Chartered和亞太區表現積極的Deutsche Bank一樣,在中國,商業銀行仍然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主力。因為利用供應鏈服務中小企業,是商業銀行發展的優質路徑,盡管模式和產品不同,各大商業銀行均推出供應鏈金融產品,以平安銀行代表的創新型商業銀行推出更進一步體現供應鏈數據金融的平安橙e網平臺。

互聯網金融:與認為P2P等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在爭奪銀行供應鏈金融市場不同,目前的情況是因為P2P(P2B)為供應鏈服務的資金成本弱勢,造成P2P(P2B)適用與細分或者細分層級的供應鏈金融市場。但互聯網金融對金融機構帶來了思維和模式上的沖擊,促使供應鏈金融向更線上化更數據化(即供應鏈數據金融)方向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供應鏈金融就是B2B的互聯網金融。

產業升級與整合:產業升級靠創新研發和在供應鏈中發現新價值。以供應鏈金融為推動力量可促進產業上下游橫向縱向整合。

供應鏈大數據:傳統企業征信方式采用事后靜態的財務報表數據作為主要評估依據,參見下圖該圖反映了一個典型的信貸風險評分模型的預測能力,彎曲幅度越大,或與直線型隨機模型偏離越多,說明評分對經營失敗的預測能力越強。當包括了財務數據時,信貸評分的預測能力最強,在沒有財務數據,但包括了貿易數據的情況下,評分的預測表現與最佳模型表現基本相同。

通常滯后的財務報表數據,無法實時反映企業真實經營;同時脫離了上下游貿易背景的財務報表數據更無法預測和刻畫企業未來表現。供應鏈大數據的應用基于更快頻率近于實時的企業貿易數據為基礎(第一數據),結合能夠反應真實貿易的上下游供應鏈數據(第二數據)為交叉匹配,行業性趨勢性數據(第三數據)為參考,可以清晰實時的判斷企業交易背景真實性并增加預測性判斷。

3.供應鏈金融的實踐、問題和前景

在這些推動力量之下,中國供應鏈金融正在進入快車道,我們看到以平安銀行,南京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與上海文瀝共同開發純數據融資類等產品,以互聯網革新為產業升級方向為代表的海爾積極推動供應鏈金融系統的建設。

我們另一方面看到除了金融體系組織機構的總分支體系面對全國性跨地區性的服務群體,互聯網手段和面簽效率安全性等等次要問題外,最主要的問題是(那么問題來了)三點:

1)核心企業參與問題:以往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往往缺乏意愿參與,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核心企業明白幫助供應鏈業務伙伴也是幫助自己。主動的建設是在獲取供應鏈的競爭能力而且是核心能力之一。如Aberdeen Group調研積極采用供應鏈金融手段的領先企業平均11天應收帳齡優勢,13.6天應付賬款賬期優勢,2.86%的供應鏈貿易融資成本優勢。所有的企業都明白,這些就是巨大的利潤。另外一方面供應鏈金融業在向越來越開放的模式發展,本文不討論。

2)有意愿參與但條件不具備:雖然很多企業建立了電子商務化供應鏈管理體系,但企業的供應鏈數據管理和數據質量基礎還沒那么完善。比如營銷鏈條中,很多品牌企業只有經銷商訂購數據,正在艱苦的獲取一級經銷商銷售和庫存數據(作為銷售分析和需求驅動),更不用說在多級營銷體系中。我們的建議是同步建設,以供應鏈金融為推動因素,供應鏈數據可以多方獲益。

3)生態環境需進一步建設: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管理發展的一個高級階段,而供應鏈數據金融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高級階段,需要多方分工共同合作。

 

圖:國際供應鏈金融生態圈

如上圖所示,國際供應鏈金融生態中有明顯的幾個特點:1.大量供應鏈平臺在其中發揮重要的數據作用。2.除銀行外,有明顯的金融服務公司參與和傳統物流貿易商轉型成為供應鏈金融服務商。在中國原先就缺乏供應鏈數據服務公司,尤其是深度需求數據和預測技術。而這些需要不再僅僅服務物理供應鏈,同時需要與金融風險控制模型相結合,產生基于專家法、統計法和綜合法的金融可視化量化風險模型。

中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需要進一步進行產業分工和合作,供應鏈大數據企業征信的目標是進一步推動物理供應鏈與供應鏈金融的融合,讓金融機構更了解企業,讓企業更便捷更低成本的使用金融服務。我們堅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供應鏈金融的一定會在短期內發展到新的高度。

 

信息來源: 鄧白氏澳洲

筆者簡介: 鐘勝九先生現任文瀝(WelinkData)首席執行官。加入文瀝公司前,任全球最大的電子數據交換平臺公司GXS中國區總經理,8848中國技術總監。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