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客放緩推進
“從農歷二月初一開始,顧客到店自寄和自取快件,都能獲得兩元順豐[微博]快遞的優惠費用。”日前,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的一家順豐嘿客門店推出了此類促銷活動。
與此同時,為了吸引客戶到店,店門口還掛起了“火車、機票預訂”、“代交水費、電費、話費”的招牌字樣。
據這家嘿客門店店長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從去年11月份開店以來,目前還處于拓展和培育市場階段。
“杭州的嘿客店一天的營業額可以做到十多萬。與南方城市相比,天津地區還是剛起步,周邊社區居民不太了解。”該店長表示。
在門店停留不到一小時,新金融觀察記者看到,前來店里下單購物的顧客寥寥。隨后,新金融觀察記者走訪的市內另外兩家順豐嘿客門店,情況也大致如此。
據了解,順豐旗下社區便利店——嘿客自去年5月份上線,截至去年年底,已在全國完成超過2975家門店的布局。目前,在天津地區范圍內,共有69家順豐嘿客門店。根據計劃,2014年順豐要在全國開設5000家嘿客門店。與最初的計劃相比,這樣的節奏,顯然有些遲了。
對此,順豐速運天津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新一年天津地區嘿客門店的整體規劃和預算還都沒下來。”
而另據順豐總部公共事務部人士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證實,“自去年底以來,嘿客的開店計劃的確有所放緩。”
尚未考慮盈利
據新金融觀察記者了解到,以天津地區為例,目前,顧客來嘿客店中主要以消費店中的實物促銷商品及寄收快遞為主。
而對于店內通過“商品海報+PAD電腦”方式下單的消費群體僅限于少數年輕人,其主要消費品類集中在進口水果、酒水及母嬰產品等。
“春節前訂海鮮和年夜飯半成品的比較多,還有99元紅酒禮盒,橄欖油等。”前述嘿客店長介紹說。
為了拓展線上渠道,去年11月順豐還啟動了嘿客網上以及嘿客官方微信平臺,與線下嘿客店協同發展。
目前,嘿客線上平臺主打經營食品生鮮、糧油、母嬰玩具、家居日用品、數碼電器等商品。顧客可以通過上網或到嘿客門店內用平板電腦下單,選擇將商品寄到家中或所在社區附近的嘿客店中自提,并通過微信、支付寶[微博]、網銀、門店現金等方式完成支付,所有的商品均由順豐速運提供配送服務。如果商品異常,顧客可以現場拒收,并由順豐嘿客客服安排返修或申請辦理退換貨事宜。
“從5月開始,我們會出臺電腦積分政策,顧客可以注冊自己的賬號,在嘿客門店的平板電腦和嘿客線上平臺消費時登錄就可以享受消費積分累積。”
據前述嘿客店長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目前嘿客店全部為順豐直營,不考慮加盟模式,所推出的訂票、交話費等便民服務并不收取手續費,目的就是為了吸引顧客來店光顧,并順便瀏覽其他商品,增加其購物意愿。至于盈利,則至少在一年以上甚至更久。
“這個店面光租金一年就是十多萬,天津地區其他門店的租金水平也大致如此。南方城市還要更高一些。”該店長透露。
理想與現實
從順豐嘿客上線之初,外界對其商業模式的爭議和質疑就始終不斷。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嘿客作為電商本身,在店里配備電子設備,成本高;作為零售便利店,嘿客門店“零庫存”的原則又違反了零售業的基本原理;而從延伸物流、完善“最后一公里”布局角度來說,順豐如此大手筆建門店的投入似乎也太“燒錢”。而在社區O2O這一領域,包括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也都紛紛入局,分羹市場。
根據上線之初的計劃,嘿客宣稱,可以提供快遞收發、虛擬購物、ATM、冷鏈物流、團購預售、試衣、洗衣、家電維修等多項功能,試圖以“物流+電商”的模式,催生新型的社區虛擬購物形態。
就現實來看,上述業態如今并沒有在嘿客門店內全面鋪展開來。比如,對于鞋帽、箱包等商品,消費者的習慣是試穿試戴才會購買,但目前大多數嘿客門店內尚無法提供實物體驗;洗衣、家電維修等主打“社區便民”概念的相關服務也尚未在全網內開展。
對此,順豐方面人士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嘿客業態的拓展是一個分區域的過程。嘿客作為順豐整體布局的一個節點,不能以傳統商業形態人來人往的客流來判斷其商業模式的流轉,更不能從某家店的情況來看嘿客的整個形態。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順豐目前完成了“快遞+冷鏈+電商直供+跨境物流+社區金融支付+嘿客門店+嘿客電商”O2O這個大閉環中線上線下的布局,未來通過大數據的精準營銷,還是有可能實現較大商業價值。
只是在現階段,如何通過前期營銷,持續轉化居民的消費觀念和購物模式,順豐還有太長的路要走。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