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金融以產業整體為服務對象,整合各種金融與非金融資源,為鏈群企業提供綜合化、一體化金融服務。因此,科學選擇產業,統籌實施產業組合管理是產業鏈金融創新成功的基礎。而所謂的產業鏈金融,只不過是一種金融業務拓展的方式。商業銀行,其實可以看作是具備國家特許經營的連鎖機構,很重要的就是以怎樣的方式來賣其產品或服務,簡單說就是做零售,還是做批發?怎么做?各有怎樣的利弊?其效率和成本之間對數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業務或者說市場才能做得相對舒服一些。鏈式金融屬于批發業務形態的一種,是以企業為目標客戶群,以貸款類業務為主要產品的問題。
筆者做出這一判斷的理由主要是我國政府在金改過程中強調了金融要回歸扶持實體經濟的本質,對互聯網金融的規劃也如是。另外是大批實業企業還沒有入場,這些傳統大佬會在互聯網流派培育好市場后出來收獲果實,干掉很多不掌控資產端的純互聯網金融平臺,今年是時候了。
要了解產業鏈金融,先來看看它都有那些模式。筆者總結產業鏈金融具備以下典型的運行模式。
一是電商生態系統內融資模式。這種模式是下面第二種模式的網絡版,是在當前中國電商火熱催生的一種新形態。電商平臺通過自身掌握的商家大數據提供信用或抵押貸款,具有放貸成本低、風險可控、相對更安全的特點。這種模式典型的代表是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融、京東金融、歸薪寶、陸金所等。
二是經銷商、供應商網絡融資模式。這種模式利用核心企業的信用引入,對核心企業的多個經銷商、供應商提供授信。這是供應鏈金融最典型的融資模式,目前主要運用在汽車、鋼鐵等供應鏈管理較為完善的行業,這些行業內核心企業和供應鏈成員關系緊密,并有相應的準入和退出制度。這種模式要求核心企業必須有供應鏈管理意識,對銀行授信環節予以配合。
三是銀行物流合作融資模式。銀行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通過物流監管或信用保證為客戶提供授信,合作形式包括物流公司提供自有庫監管、在途監管和輸出監管等,也有物流公司基于貨物控制為客戶提供擔保的情形。銀行借助物流公司的專業能力控制風險,可以通過與物流公司的合作發現并切入客戶群,拓展業務空間。
在實體經濟環境中,企業會因為行業屬性,或者產業屬性天然的形成聚集形態,而在產業環境中,必然會有龍頭企業、領航企業和從屬企業的區別,呈金字塔形態分布,這就為產業鏈融資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先直接說模式,然后再來簡單的分析。產業鏈融資分為幾個步驟:首先,把龍頭企業或者領航企業聚集起來,這個看似比較難,但實際情況不會太難,簡單的辦法是把行業協會利用起來,一般行業協會大多是行業中的龍頭行業組成的,這不難理解。把龍頭企業或者領航企業聚集起來之后,每家從自己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資金,匯集起來形成產業基金;其次,參考基金成員企業的意見,將這筆基金以定向融資的方式,提供給指定屬性或者方向、且有資金需求的企業中去。這樣的操作,類似投行,也類似定向投融資。基金出資企業的財富可以隨之增值,同時可以幫助整個產業增值。相對來說,風險也會小很多,個中的奧義,仔細體會一下也不難理解;最后,銀行或者投融資機構充當操盤手的角色,獲取自己的利益。整個模式,換個角度可以理解為:產業鏈條中財富再分配,資金流轉產生增值收益,且通過流轉為產業本身提供內在驅動資本的過程,同時,因為同處于一個產業環境中,可以有效降低借款人的道德風險。同樣,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的關鍵細節需要有效把控。這里,暫時之談模式,不談流程。
總而言之,金融產品或服務需要向下游市場滲透,而這種滲透并不能簡單的拷貝過往的模式與經驗,需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開創出真正合適的業務模式。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