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廣州國際航運中心60個項目將投逾千億

發布時間:2015-09-15 10:10:00 中國聯合鋼鐵網

廣州國際航運中心“藍圖”終于發布了!近日,《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在廣州市政府官網正式對外公布。根據上述文件,廣州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將建設智慧型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和“互聯網+航運+金融”新業態發展作為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的兩大戰略支點,發揮“海港”和“空港”樞紐雙引擎疊加優勢,舉全市之力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實現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務體系相互融合的格局。《行動計劃》顯示,廣州將圍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60個項目投入逾1000億元。同時還支持籌建廣州海事大學。
  關鍵詞1
  集疏運體系升級
  南沙港國際班輪2018年前開通引航費打八五折
  《行動計劃》顯示,廣州港口基礎設施不足,能力不強,集疏運體系尚需完善,多式聯運發展不平衡,物流園區和通道建設需進一步完善,物流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為此,升級完善集疏運體系成為補齊“短板”的關鍵。《行動計劃》的目標是:到2017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000萬標準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億元,新增港口通過能力8000萬噸。
  圍繞這一目標,廣州港將推進一系列動作,包括南沙港三期、四期工程,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工程,南沙國際汽車物流產業園配套碼頭工程,爭取2017年開工建設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推進新沙港區和黃埔港區升級改造。開展在珠江口建設大型浮式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可行性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港還將發展鐵水聯運和海空聯運。依托南沙港區集裝箱干線網絡,探索建立快件海空聯運通道。結合南沙跨境保稅物流項目,開通香港機場—南沙保稅物流園區海空快運通道。依托白云國際機場、白云空港綜合保稅區構建航空貨運樞紐,逐步推進發展海空聯運中轉業務。
  在提升運輸能力的同時,《行動計劃》還將目標瞄向了腹地拓展。其中之一便是增加外貿航線,拓展海向腹地,重點增加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澳新、歐洲及美洲航線,提升廣州港的集聚和輻射能力。爭取國家支持,在2018年前對在南沙港區開通的國際班輪航線按標準的85%收取引航費。
  廣州港也將通過爭取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增加拓展“無水港”,提升輻射能力,其中將協調推動省內佛山、肇慶、云浮、清遠、江門等港口以及廣西欽州、梧州、貴港等實施以南沙保稅港區為離境港的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
  與此同時,《行動計劃》鼓勵組建廣州遠洋集裝箱運輸公司,按市戰略性主導產業專項資金申請補助,重點在南沙港區開辟國際班輪航線,填補廣州沒有遠洋集裝箱運輸船隊的空白。
  關鍵詞2
  國際航運物流樞紐
  打造木材的“廣州價格”
  智慧型國際航運物流樞紐是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兩大戰略支點之一。
  《行動計劃》顯示,廣州將依托南沙自貿試驗區、南沙保稅港區、白云空港綜合保稅區、廣州保稅區、廣州出口加工區,大力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分撥以及國際轉口貿易,加快建設保稅物流基地、保稅期貨交割基地、出口采購配送基地和保稅離岸貨物基地,形成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保稅物流網絡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汽車這一支柱產業,廣州港將建設廣州南沙國際汽車物流產業園,打造集汽車整車滾裝、零部件、倉儲配送、檢測、改裝、貿易、展示的汽車增值服務產業和商品汽車集散物流基地,做大做強整車進口和保稅轉口業務,在南沙自貿試驗區積極開展平行進口汽車業務,加快建設沙仔島綜合性汽車樞紐港,支持在沙仔島建設展示交易中心,開展汽車展示交易,爭取“進口整車出自貿區征稅”等政策。推動江海聯運物流運輸方式,使廣州港成為泛珠三角地區商品汽車滾裝運輸和進出口基地。
  《行動計劃》還將眼光瞄準了大宗生產資料物流。根據計劃,廣州將加快建設鞍鋼、寶鋼華南鋼材物流中心,為泛珠三角地區提供便捷的倉儲、物流配送服務。以新沙港區、黃埔港區新港作業區為主形成煤炭物流基地,通過水路、鐵路運輸方式,為華南地區提供煤炭中轉、倉儲、交易、配送及增值服務。以黃埔、小虎石油化工作業區為基礎,形成以水路中轉和管道運輸為主要物流方式的石油化工存儲配送基地。以黃埔、南沙為主建設木材物流基地,打造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木材交易和價格指數發布中心。觀察人士指出,這一舉措將有利于打造形成木材的“廣州價格”。
  關鍵詞3
  “互聯網+”新業態
  瞄準航運運價指數外衍生品
  “互聯網+航運+金融”新業態發展是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另一大戰略支點。
  《行動計劃》特別引入“互聯網+”,瞄準智慧航運建設。廣州將依托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廣州市電子政務云服務中心和廣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臺,建立數據交換共享機制和數據標準體系,整合政務、物流、通關、交易、金融等領域數據,建設港航企業、船舶、車輛、從業人員、貨物、通航環境、空間地理信息、電子海圖等港航基礎數據庫。廣州將以“互聯網+”思維,探索和建立航運電子商務新商業模式,鼓勵扶持企業大力發展航運電子商務。
  在金融創新方面,《行動計劃》則支持廣州航運交易所探索開展航運交易、港航資產交易、航運保險交易、船舶融資租賃資產(產權)交易、航運資金結算、海損理算、航運信貸轉讓、航運運價指數場外衍生品開發與交易等業務,為航運物流企業提供融資安排和專業化的融資服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廣州航交所將成為一個樞紐和平臺,整合與航運鏈條上的車、船、港、貨、人五大要素,并加上這五者的信息,實現數據匯集,并提供電商平臺為業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
  而其第一步就是編制珠江航運指數,該指數有望今年上半年出臺。借助這一指數,強化市場話語權,瞄準航運“廣州價格”,也是廣州航交所一直想推動的工作。
  關鍵詞4
  航運服務業
  南沙入境郵輪乘客或可“72小時過境免簽”
  在現代航運服務業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加強與國際性船舶管理公司的合作交流,吸引香港華林船舶管理公司和英國東方集團等世界知名的船舶管理公司在廣州設立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逐步形成專業化第三方船舶管理市場。支持外商在南沙自貿片區獨資經營國際船舶管理業務,開展航行國際航線的五星紅旗船舶管理,爭取國家支持開展中國籍船員外派業務。同時,優化口岸監管流程,簡化審批手續,實施保稅油供應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建設華南國際船舶保稅油供應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計劃》還瞄準了廣州毗鄰港澳的優勢,提出了建設粵港澳航運服務示范區的目標。將依托南沙自貿片區建設,全面深化粵港澳港航業的合作與交流,鼓勵港澳服務提供者在自貿試驗區設立獨資國際船舶運輸企業經營國際海上船舶運輸服務。將香港的自由港政策優勢、高端航運產業優勢與內地的資源優勢有機整合,推進粵港澳航運服務行業管理標準和規則相銜接,將南沙打造為粵港澳航運服務示范區。爭取港澳航線船舶按國內航線管理、粵港澳船員實行免簽等粵港澳航運市場一體化政策。推進粵港澳航運服務業人員職業資格互認。推動粵港澳物流與會展、旅游等港航專業領域合作。
  與此同時,《行動計劃》將爭取在南沙保稅港區設立保稅船舶登記機構,鼓勵中資方便旗船舶回歸登記注冊,爭取中資國際航運船舶特案免稅登記政策。爭取第二船籍港制度試點,允許加掛五星紅旗的中資方便旗船在南沙港區經營中國沿海內支線及內外貿同船運輸業務。
  在航運經紀方面,廣州將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經紀規則,支持南沙自貿片區新增“航運經紀”注冊類別,發展專業航運經紀公司。支持在南沙自貿片區內從事國際航運服務的經紀公司開設外匯賬戶,在外匯管理局授權限額范圍內自由支付。
  對于備受關注的郵輪游艇旅游產業,《行動計劃》明確,將允許在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內地資本郵輪企業所屬方便旗郵輪,經批準從事兩岸四地郵輪運輸和其他國內運輸。鼓勵港澳和國際郵輪公司在南沙自貿片區內設立中外合資或獨資郵輪公司,吸引皇家加勒比、歌詩達、麗星等國際知名郵輪公司在廣州開辟國際航線始發和掛靠,對境外入境郵輪乘客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支持國家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和郵輪配送中心建設,支持境外商品保稅船供業務發展。實施“144小時便利簽證”措施,實施離境退稅,爭取離港免稅政策,豐富免稅商品供應,發展郵輪經濟。
  關鍵詞5
  保障措施
  市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支持航線拓展
  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人才是關鍵。《行動計劃》顯示,未來將制定《廣州市引進航運高層次人才實施細則》及《人才引進目錄》,將航運高層次人才納入新制定的人才政策中予以重點保障,引進港口航運管理、航運物流、航運服務、航運法律仲裁、航運金融保險、航運經紀、航運電商、郵輪游艇旅游服務等航運高層次人才。落實省市引進航運高層次人才的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在住房、戶籍、子女入學、津貼補貼等方面對高層次航運人才給予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計劃》還鼓勵高等院校、培訓機構培養各類航運人才。支持廣州航海學院籌建廣州海事大學,推進有關院校增設航運相關專業。爭取國家在廣州設立國家級船員評估中心,建設廣州航運人才培訓基地。與國際航運機構合作舉辦航運培訓項目,培養國際化航運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申報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過項目合作、項目研發來吸引和歷練人才。下一步還將爭取國家和省支持在廣州成立國家級航運發展創新研究中心。
  在財政方面,廣州市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重點用于增加集裝箱班輪航線、集裝箱貨源組織、喂給港和內陸港建設、航運業務創新、航運交易平臺建設、航運人才引進培養、對外交流及其他相關項目。
  關鍵詞6
  營商環境
  將制定《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
  《行動計劃》指出,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所面臨的另一項不足則是:“營商環境有待優化,與國際商事規則接軌不夠緊密,現代信息技術與航運產業融合度不高,政務、口岸、投資貿易便利化等服務水平亟待提高。”
  為此,廣州將對照國際通行規則,制定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加快《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制定,廢止或修改不利于市場競爭、阻礙航運發展的各項地方法規,建設統一、公開、公平的營商環境,保障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其中,在提高通關效率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完善口岸快速驗放機制和國際轉運貨物自助通關模式,綜合運用FS6000、H986等高科技查驗設備和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實施提前申報、貨到驗放通關模式,建立“進口提前申報、船邊分流驗放”和“出口提前申報、卡口分流驗放”的海關快速驗放模式。在南沙港區試點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承擔部分企業的海關查驗費用。推進檢驗檢疫“智檢口岸”平臺建設,優化檢驗檢疫監管服務,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分步推進與境外政府及境內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機構信息互換互認工作。簡化船舶進出口岸查驗手續,改進國際船舶保稅油供應監管方式。
  此外,為了提升國際影響力,廣州將從2016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論壇暨招商引資大會。舉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港口城市論壇,積極爭取國際海運年會、泛太平洋海運會議年會主辦權。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