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每年十多萬億GDP的物流行業,到底是個什么樣?

發布時間:2018-02-07 10:50:29 牛透社

我是一個IT行業混跡了21年的老兵,做過很多IT相關的事,也基本都是在企業服務圈子。

過去四年里,我在一家物流行業做互聯網化和信息化服務的企業——G7公司工作,負責產品開發和研發管理。

大家對于順豐、京東配送、菜鳥,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其實,物流行業遠比大家每天接觸的這些東西要多得多。

事實上,物流行業是一個每年有10多萬億GDP的行業,是中國最大的行業之一。大家耳熟能詳的這些大公司,包括順豐、德邦在內,加起來恐怕連整個物流行業的1%都不到。

其原因在于,大家所熟知的物流行業大公司,基本都是TOC的,比如快遞。但在整個物流行業,還有很多其它類型的公司,比如:鐵路運輸、輪船云圖、特殊行業的運輸等等。

更直接地來說,中國幾個大的快遞公司加起來可能還沒有UPS一家大。UPS一年差不多1千多億美元的銷售額,但是順豐每年也只有幾百億人民幣而已。

在這個行業里,提供互聯網和軟件服務的公司至少有幾百家。由于中國物流行業是非常分散的,所以為這些公司做服務的企業也非常分散。

物流行業生態系統

在我加入崔牛會之前,有一場分享中提到:交易服務可能是SaaS服務最有利、最容易切入的應用。其實物流行業同樣如此。

物流行業生態系統,我用三句話做總結:

第一,非常分散;

第二,正在快速的集約化發展;

第三,互聯網對這個行業影響非常大,過去這幾年尤為如此。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讀過很多相關的研究報告,結合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做出了以上的總結。

我將物流行業分為幾個層次。(并不是層次高的占比就越高,僅僅只是分層而已)

從下往上數第三層是崔牛會里很多牛油都在做的事情,比如:報關平臺、tms、ERP、設備管理系統、GPS定位服務等。

從上往下數第二層則是一些管理服務,比如我們聽到過的DHL、中外運等等,它們都屬于基礎的管理服務。

還有一些特殊的行業,比如冷鏈、化工品,在這些領域里也都有很多挺大的公司,他們就是做管理,但實際運輸或者實際倉儲服務卻不一定做。

這幅圖是把前面那幅圖做了一個更細致的劃分,也許有很多分類在行業里并不一致,但這是我的理解,僅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接下來,我將分享我最熟悉的公路運輸企業的狀況。尤其是我過去幾年看到的,在公路運輸領域里面最主要的機會,以及這些機會反映出來的一些本質。

物流行業中小企業服務的機會

一、信息化發展滯后的原因

從上面這張圖,我試圖說明在中國公路運輸行業和其他的物流模塊一樣,都是極其分散的。

這張圖是根據我之前東家的數據來的——大概有4萬多家運輸企業的數據。在這4萬多家運輸企業里,大于50臺車的占3.58%,有30到50臺車的占4%,有10到30臺車的為8.99%,小于10臺的則是83.35%。

從這個數據來看,小微企業占到了絕大多數。

首先說這個數據的準確性。因為G7的客戶在行業里基本都屬于偏大的,換句話說抽樣數據會比實際數據要好一些,實際數據更分散,比這個分散一倍不止。

給大家做一個比較:美國最大的運輸企業大概有10萬輛車,而中國最大的運輸企業也就不到3000輛車。

當然,這里說的不是像順豐這樣的公司,因為順豐一定程度上來說并不屬于運輸企業,它既有運力也有貨,所以也可以說是甲方。因此我們不把順豐列在其中,僅說單純的運輸企業。

這么分散的一個行業,導致了一個現象:這個行業的信息化發展非常滯后。

行業里有著大量小企業、夫妻店或者兄弟幾個人開的店,他們過去都不太需要信息化。此外,稍微大一點的企業,也都非常不愿意花這個錢。

另外,運輸行業是國家比較早放開的一個行業,所以其競爭結果是——幾乎過去的所有國營企業都出局了,只有民營企業。

嚴格來說,普貨運輸基本都是民營企業,除了中石油、中石化、煙草專賣等國家控制的資源,由國營企業在做運輸,其他都是民營企業。

過去這些年,有非常多的IT公司、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試圖在這個行業里找到一些機會。而我們做ToB的業務,無非是思考怎么樣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到現在為止,我們還能看到很多的機會,行業里還有非常多的痛點,非常多的公司都在嘗試,但是賺錢不易。換言之,有痛點,但是從用戶痛點里賺到錢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二、五類物流企業服務

在這里,我們主要是說小企業的機會,就不談大企業服務的事兒了。

1.TMS

小企業最多一類的普貨物流企業,我們就叫小專線或者小車隊等等。

最開始,絕大多數的公司試圖做一件事——TMS,運輸管理系統。凡是有車、有貨這樣的物流企業,每天都在做業務,還要記錄貨、記錄車、記錄運行情況、記錄該跟客戶收多少錢、記錄跟司機(尤其是跟一些外部司機或者外部車)的交易情況等。

上圖是行業比較著名的運輸企業信息化公司——車滿滿的產品手機版界面。(這是我從網上截的一張圖,)

圖中顯示,這個月這家公司跟他的客戶有哪些活,應該結多少錢,這是很基本的界面,也是非常基礎的TMS公司的界面。

這是一個實際的車隊,也算是一個中型車隊。目前大概有100輛車,年營業額大概有好幾千萬,他們公司的內部每天在用這款產品。

這個車隊主要是整車運輸的,大家可以看到,它記錄的是:每天哪趟車從哪兒到哪兒、出發時間、到達時間、行駛里程、路上開銷等等。

這家公司通常會讓客服小姑娘把這些數記下來,有的是司機照照片過來,她做記錄,有的是從其他系統把信息拿過來,有了這些數據以后就可以做結算。

事實上,早期的時候,TMS最開始做信息化的公司,大多數都是在做這一塊。這個行業里對小企業服務的公司,包括藍橋、卡行天下等等。其中,有一家經緯投資的公司叫oTMS,是這幾年崛起的,他們給上游企業服務。

但是到目前為止,做TMS服務的公司,我們還沒有看到做得特別大的。嚴格來說,給大公司做TMS服務的有幾個不錯的,但是給小企業提供服務的,我們還沒有看到上萬級別的企業。

2、專線、中小型物流公司交易服務

在物流園區里,原來都是散貨司機,所以園區里有非常多的黃牛。黃牛最開始把貨的信息寫在小黑板上(很多公司用小黑板發布信息),有人就去找貨。

但實際上,這部分總量并不是特別大。我們叫這種發布信息的,叫做“信息部”,信息部找貨量不是特別多,可能僅占到10%,因為這都是散貨,通常應該是10%到20%之間。

在這10%到20%的散貨里,過去幾年產生了兩個非常大的公司,一個叫貨車幫,一個叫運滿滿。

貨車幫、運滿滿實際就是類似于滴滴的公司——他們自己都管自己叫貨運市場的滴滴,都是做貨運市場的即時交易信息服務的。

換句話說,他們是把原來信息部黃牛的生意給搶了。

當然,他們最開始還是挺聰明的,他們并不說“我要搶你的生意”,而是提供了一些信息工具讓黃牛用,說能幫黃牛更好的去撮合交易。

但實際上,溫水煮青蛙,這些信息部、黃牛最開始用他們的工具,后來信息都集中以后,有貨的人和有車的人,他們也都有這個工具,發貨的人就開始自己發布信息,找貨的司機就自己去找貨了。 

如果大家現在去貨運市場,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信息部了,或者說信息部越來越少,已經逐漸退出市場了。當然,貨車幫、運滿滿也是比較苦逼的,它們不像滴滴每天都有多少個億的收入。 

就我的判斷,目前貨車幫、運滿滿合并之后,他們可能也并不敢對交易服務直接收費。 

因為一旦他們撮合了一筆交易,去收差價,肯定有人用不收差價的方法去做,比如提供信息服務的方式。

所以貨車幫、運滿滿合并以后,他們最大的贏利機會是金融和后市場服務,這是他們今年最主要的布局。 

貨運市場的交易服務,在當年的競爭慘烈程度,我相信與跟滴滴、快車這些相比也是有過之無不及的。據說他們每天“打架”都有幾十起,每個月賠款預算可能都有幾十萬、上百萬,是非常慘烈的。

不論如何,即時貨運交易這樣的生意已經跑出來了一個巨頭,就是合并后的貨車幫運滿滿。 

3、快遞、大型物流公司交易服務 

貨運市場的另外一類交易服務,是給快遞、快運等等大型物流公司做整車交易服務的,或者說幫大型物流公司去找零散運力的公司。

這其中有一家公司跑出來了,叫福佑卡車。他們也就發展了三年時間,現在估計已經做到一年十幾個億的銷售額。

這家公司提供的最主要的交易服務,實際上是提供給大企業的,讓大企業去找零散運力的時候更舒服一些,比如它提供開發票的服務,提供擔保的服務等等。

像福佑卡車這類公司,以后可能也是要做金融和后市場服務的。但是這一類服務,我們的判斷是提供幫大公司找小的運力這種服務,它可能會變成一個四方公司,而四方公司就不是一個全行業的平臺公司。

我個人估計,可能會有多個像福佑卡車這樣的,做這類交易服務的四方公司出現,我覺得這其實也是我們的機會所在。 

4、管車服務 

還有一類服務,不是交易服務,我們稱其為管車服務,這是G7的模型。 

 

如果大家翻到前面的行業生態結構圖,就可以看到G7結構是管車服務,只要是有車的或者有貨的人,都會對這個車的信息有興趣。 

司機會對車有興趣這是毫無疑問的,物流運輸公司對這個車有興趣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他買車要對車進行維護保養、跟蹤車的位置。

同時,他們的客戶也對車有興趣,因為他們要知道你是用什么車給我拉的?這個車到哪兒了? 

當一個上游企業要找下游的時候,他也要知道,你到底有幾輛車?你能夠調配的車輛到底有多少?能不能保證在急的時候,我的貨能夠隨時發出來。 

因此,G7做管車服務的出發點是,這么多人都對車有興趣,我就做好管車服務,滿足所有人對車的訴求。 

坦率的說,管車服務也賺不了太多錢。因為中國不像美國,能賺到美國的五分之一就不錯了。 

管車服務或者說車隊管理服務,在美國平均每臺車每個月可以收到100美金,在中國能收到100人民幣就不錯了。所以,實際上,G7接下來要賺錢的地方也是金融和后市場服務。 

5、油品貿易/服務

從生產要素來說,在物流里有路、油、車、貨、人。

有一家公司叫找油網,它是從找鋼網孵化出來的公司。因為它發現了中石油、中石化這些加油站或者是大的貿易公司不能服務到的地方。 

他們找到了這樣的機會切入市場,給物流企業(物流企業用油多)提供一些個性化的服務,幫他們找到更便宜的油、更適合的油,幫助貿易公司找到更多的客戶。 

找油網可以賺到一些批發、零售的差價或者返點,但是我相信它接下來也一定會關注金融服務。 

找油網的母公司是找鋼網,找鋼網也是類似的服務——主要是做鋼材貿易的服務。找鋼網本身做鋼材貿易的交易服務并不賺錢,但是他們通過物流賺到錢了。 

這就像淘寶一樣,它對交易本身不直接收錢,但是它可能會對開店收費或者通過物流賺錢。找鋼網、找油網都是這樣的案例。 

從過去這幾年的狀況來看,以上這幾個交易服務案例非常的明確告訴我們——互聯網在整個物流行業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非常好的幫助小的物流企業長大了,也幫助司機、幫助車老板提升了他們的管理效率。 

但實際上,交易服務本身并不一定能賺到錢,他們賺的是金融服務的錢。或者說,羊毛出在豬身上,典型的互聯網思路。 

對物流行業智能化的展望及我們的實踐

在物流行業還有沒有其他交易服務機會? 

我的答案是很明確的——有很多交易服務的機會。比如城市配送里的一些交易服務、其他設備的交易服務、叉車租賃或者人員外派等等。 

接下來要談的一個話題是:去年以來比較熱的智能化的場景。 

1、無人倉庫 

對于無人倉庫,大家可能早都已經看到了,亞馬遜、京東做了很多相關的事情。甚至包括每一個大的快遞、快運公司,他們的自動分解等等。 

倉儲運營系統,其實有很多非常好的案例,而且也相當的成熟。 

2、無人駕駛 

對車而言,我們常提到無人駕駛。但從目前來看,貨車很可能更早比乘用車實現無人駕駛。其實已經有很多公司都在做這方面的嘗試了。 

3、自動化運營 

這也是我新的公司準備全力以赴去做的,它是針對各個運營服務甚至銷售場景去做的。 

我們小幫如魚智能科技公司,是希望對物流和供應鏈去做智能化。 

我們思考的入手點,第一個是客服的場景。據說,順豐有五千多個對外的客服,而德邦有一兩千個。 

他們對內的服務,比如對帳等等這些服務也都有好幾千個。他們在每一個門店的服務人員,都有至少一到兩個。這樣算下來,每一家大公司都不少于上萬人的服務人員。 

我們認為,未來的客服可能是這樣的:有大量的、重復的、自動化的工作。不一定是對外的客戶工作,對內的服務也應該是這樣。 

所謂大量重復的工作,是指比如客戶打電話查一個單,對內部做一次報表的統計,在內部溝通一次車輛或者找一票貨,又或者是找一個車輛的信息。 

目前,這些事情由大量的人在做,而我們認為,這件事應該是可以比較快的實現信息化的。并且,內部和外部都一樣,有非常多服務交流的重復工作,所以我們希望從這個點入手。 

我們是做行業領域的自動化,所以可以避免掉很多問題。比如我們做客服機器人,因為我們是這個領域里的專家,所以對這一領域里的流程、用語和相關知識,形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知識圖譜,這可以形成推力,能和企業流程去做對接。 

正是因此,我們可以完成非常復雜的,這個領域內的客戶服務工作。這不像絕大多數目前的自動化客服,只能完成一句或者幾句的一問一答式的對話,我們可以對接到下單、理賠等比較復雜的企業場景。 

當然,我們也碰到非常多的挑戰,比如自然語言的理解和流程的學習,與企業現有系統集成,以及語音識別等。 

總的來說,在過去幾年里,物流行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互聯網、物聯網正在深入的對這個行業產生影響,帶來變革。交易服務類的互聯網公司走得很快,最先跑出來了一些獨角獸。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清晰的交易服務場景,而行業智能化也是今年非常火熱的話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