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10月18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國發〔2021〕29號,以下簡稱《規劃》),在總結“十三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成效、分析存在問題和研判形勢要求基礎上,提出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為“十四五”時期各地區、各部門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一、準確把握推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四梁八柱”
作為我國數字經濟領域的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規劃》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律,突出體系化設計、系統化布局,以“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為基礎支撐,以“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為發展主線,以“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為目標導向,以“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著力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為保障手段,構建形成了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四梁八柱”。
(一)從基礎支撐看,《規劃》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要素“軟硬兼顧”,牽引驅動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發展強不強,要看基礎牢不牢。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要持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化升級,不斷挖掘我國海量數據資源的巨大潛力。具體而言,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硬件”支撐,主要涉及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等,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順應科技革命新趨勢的戰略選擇,有利于牽引帶動數字經濟發展。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軟件”支撐,具有基礎性戰略資源和關鍵性生產要素雙重屬性,海量數據價值的挖掘和釋放,將對其他要素效率產生倍增作用,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二)從發展主線看,《規劃》統籌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產業化,著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經濟發展快不快,要看融合深不深。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要充分發揮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產業化的“雙輪驅動”作用,推動融合應用持續深入。具體而言,產業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利用現代數字信息技術、先進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有利于發揮數字科技賦能的巨大威力,提高實體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數字產業化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數字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
(三)從目標導向看,《規劃》推進公共服務數字化和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加快成果普惠共享、促進經濟循環暢通。數字經濟發展好不好,要看效果好不好。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要讓廣大群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要促進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體而言,推進公共服務數字化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重要體現,以數字技術賦能公共服務,能夠有效提高數據資源的利用率,推動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是促進構建新格局、暢通經濟循環的內在要求,要從推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高度出發,積極開展雙多邊數字治理合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拓展戰略空間。
(四)從保障手段看,《規劃》強調數字經濟治理和數字經濟安全,有力推進數字經濟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發展穩不穩,要看保障實不實。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要建立健全適應數字經濟特點的治理體系,全面筑牢數字安全屏障。具體而言,數字經濟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是規范數字經濟發展、實現數字經濟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必由路徑。數字經濟發展安全是必須堅守的底線,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安全風險更泛化、安全需求更細化、安全要求更強化,需要持續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加強重要數據安全保障,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確保數字經濟安全有序、規范健康發展。
二、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在做強的方面扎實打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在做優的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規范健康發展,在做大的方面持續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一)優化升級新型基礎設施,夯實發展基礎。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水平上已進入全球領先方陣,但是在寬帶服務性能、空間和海底設施能力、關鍵核心技術能力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對此,圍繞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要實施推進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工程,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信息基礎設施。要加強大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布局建設,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進云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要穩步構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礎設施。
(二)充分挖掘數據要素價值,激活發展潛力。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網民數量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積累了龐大的數據資源規模,但數據的價值潛力尚未充分釋放。對此,圍繞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一是要實施數據質量提升工程,提升數據資源質量、培育數據服務商、推動數據資源標準化,促進數據要素高質量供給。二是要實施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試點工程,開展數據確權及定價服務試驗,推動數字技術在數據流通中的應用,培育發展數據交易平臺,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三是要適應不同類型數據特點,以實際應用需求為導向,鼓勵市場力量挖掘商業數據價值,鼓勵重點行業創新數據開發利用模式,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對有經濟和社會價值、允許加工利用的政務數據和公共數據進行增值開發利用,不斷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
(三)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增強發展動力。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從三次產業來看,數字技術與工業領域融合上還有差距,農業數字化轉型最為薄弱。大量中小企業仍面臨“不敢轉”“不會轉”“不能轉”等問題。對此,圍繞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一是要通過引導企業增強數字化思維,支持有條件的大型企業打造一體化數字平臺,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二是要加快實施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工程,推動傳統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全面深化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三是要引導產業園區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共享制造平臺在產業集群落地和規模化發展,推動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四是要實施數字化轉型支撐服務生態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動建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構建融合技術、資本、人才、數據等多要素的轉型支撐服務生態。
(四)加快數字產業化進程,釋放發展活力。我國數字產業化發展仍面臨基礎不夠牢固的問題,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鏈供應鏈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對此,圍繞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一是要加大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實施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工程,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二是要強化關鍵產品自給保障能力,開展產業鏈強鏈補鏈行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提升核心產業競爭力。三是要實施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工程,大力推廣協同辦公、遠程醫療等在線服務模式,深化共享經濟應用,引導發展智能經濟和新個體經濟,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四是要加強資源共享和數據開放,鼓勵新型協作平臺發展,強化產業創新優勢資源匯聚,營造繁榮有序的產業創新生態。
(五)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共享發展福利。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成效顯著,但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群體間數字鴻溝依然存在。對此,圍繞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一是要持續優化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功能,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加大政務數據共享和創新應用力度,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二是要實施推進社會服務數字化提升工程,加快推動公共服務資源數字化供給和網絡化服務,大力開展數字幫扶,助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社會服務數字化普惠水平。三是要加快實施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統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建設,推動數字城鄉融合發展。四是要著力提升住宅和小區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創新發展“云生活”服務,提升場景消費體驗,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數字生活。
(六)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優化發展環境。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快速擴張,但也出現了一些不規范、不健康的苗頭和趨勢,影響了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對此,圍繞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一是要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相適應的治理方式,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強化協同治理和監管機制。二是要加快實施數字經濟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強化政府治理和服務能力建設,加強數字經濟統計監測和決策分析,強化重大問題研判和風險預警,推動線上線下監管有效銜接,增強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三是要實施推進多元協同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政府、平臺、企業、行業組織和社會公眾參與、有效協同的數字經濟多元治理新格局。
(七)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確保發展安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安全問題,往往影響大、損失重,網絡安全風險挑戰不容忽視。對此,圍繞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一是要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網絡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增強設施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健全完善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相關制度規范,強化個人信息保護,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三是要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風險綜合研判,健全完善數字經濟重要領域產業安全態勢監測預警機制,引導企業完善自律機制,切實有效防范各類風險。
(八)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凝聚發展共識。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國要更加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維護和完善多邊數字經濟治理機制。對此,圍繞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一是要完善數字貿易促進政策,加大服務業開放力度,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加快貿易數字化發展。二是要推動已有信息樞紐和合作機制高質量建設,支持和鼓勵我國數字技術、產品和服務優勢企業“走出去”,推動“數字絲綢之路”深入發展。三是要倡導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開展數字經濟標準國際交流與合作,深化政府間數字經濟政策交流、建設性對話和技術合作,積極構建良好的國際合作環境。(白京羽 郭建民 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驅動發展中心(數字經濟研究發展中心))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