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彰顯后發優勢 “一帶一路”促進西部大開發

發布時間:2015-01-05 09:21:07 慧聰工程機械網

我國西部地區處于對外開放的末端,物流要通過沿海地區才能走向世界。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將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貨物將通過鐵路、公路從西部直接運往歐洲,通過擴大開放,擴大市場覆蓋面,把西部地區特色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有利于推進新時期的西部大開發。

戰略位置顯要

我國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但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同時,我國西部地區邊境線長、鄰國多,但與鄰國之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和科學文化交流不足,使得西部地區對外延伸的市場空間較為有限,市場吸附能力弱化,從而降低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阻礙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實際上,從區位上來看,我國西部地區向西、向南、向北方面都具有開放優勢,一是向西通過亞歐大陸橋到中亞,進而到達歐洲,二是向南可以加強與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南亞和東南亞的合作,三是向北則可以延伸至俄羅斯。但是,與東部地區的對外開放相比,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還不夠深入。

2000年世紀之交,亞洲金融危機使我國外向型經濟遭受重創,亟須擴大內需,開拓市場空間。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變化,應時應勢做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決策。但是,西部大開發要靠黨中央指定的戰略方向,更要靠一系列的規劃落實。在此后的10多年間,黨中央、國務院在推進西部大開發方面進行了多個重大區域規劃部署,在促進西部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引擎作用。

開發承前啟后

有專家指出,西部大開發事關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根據規劃,我國西部大開發目的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余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從2000年開始到2010年,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布局中,西部地區進入了歷史上經濟增速快、發展質量好、城鄉面貌變化較大、人民群眾受惠最多的新時期,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和東部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2010年7月,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謀劃西部在“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時間的總體發展格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次布局西部地區發展,開發的目標定位更多著眼于提高西部地區內生增長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上,更加突出了西部地區的戰略地位。

黨中央、國務院對西部地區新10年的布局,著力于發展外部借力和內生驅動,奠定了后30年我國改革開放格局,其中2010~2020年這10年,將是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西部大開發站到新的起點上,成為我國經濟下一個增長極。然而,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國在鞏固和擴大沿海開放成果的基礎上,需要調整內向拉動發展方式,擴大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形成西部大開放格局。

區位優勢凸顯

如今,在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加速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背景下,西部大開發正處于加速發展階段。但西部大開發具有階段性,需要認真規劃、循序漸進,需要研究西部地區基本實現現代化將大體經歷哪幾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有什么特點,目標和任務是什么,把西部開發同全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地區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有步驟分階段地逐步實現現代化。

有分析指出,我國現代化的困難之點不是在東部,而是在西部,現代化的落腳點最終可能也是在西部地區。事實上,我國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從出口通道而言,西部地區產品不僅可以通過廣東或廣西連接海外市場,在四川被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后,成都開通了內往新疆、外往歐洲的貨運列車,可以向西(中亞和歐洲)開放,通過歐亞大陸橋出口貨物,西部區位優勢開始顯現。而“一帶一路”將打通我國邊境通道、東中西部間的物流通道和保障東部與南部資源供應的戰略資源通道,將促進西部地區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加強東中西之間的聯系,降低西部物流成本,發揮西部戰略資源優勢,密切與東部的經濟聯系,從而實現雙向互動。

然而,西部開發千頭萬緒,各種關系千絲萬縷,在我國經濟呈現新常態、擴內需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的新時期,西部地區戰略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同時,為我國與周邊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為西部地區加快對外開放,提升沿線開放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機。當前,西部地區仍然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要把西部開發放在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樣的大背景下考慮。因此,我國在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要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的培育力度,充分考慮國內市場供求關系的根本性變化,更多地利用市場機制的力量,進一步擴大對內和對外開放。我國未來政策的著力點在充分發揮西部自身優勢的同時,應著眼于解決西部經濟結構不合理、自我發展能力不強、基礎設施落后等現實問題,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體現項目傾斜。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