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30 09:27:15 安徽經濟新聞

擁有800里皖江岸線資源的安徽,是長江經濟帶上一個重要的節點。在《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安徽的地位更加明確,特別是合肥與南京、杭州一起作為長三角副城中心,進一步凸顯了合肥的戰略地位。
在1月25日舉行的安徽省 “兩會”上,安徽省發改委對外宣稱,2015年將是該省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啟動之年,全省將圍繞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新興增長極的目標,啟動一系列配套工程和項目,2015~2017年將建設18條過江通道。同時,未來3年安徽的港口建設也將提速,合肥將被打造成為一類口岸。
建設18條過江通道
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韶春介紹,未來3年安徽將突出打造兩橫一縱的航道主骨架。
所謂“兩橫”就是加快長江和淮河干流航道整治,提高通航標準;“一縱”則是實施引江濟淮航運配套工程,打通江淮聯運通道。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安徽省長江沿岸港口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對此,安徽省發改委表示,在航道暢通的基礎上,安徽將大力破解港口功能單一、同質化競爭問題,引導建設功能互補、聯動發展的港口群,并加快發展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完善集疏運設施,充分釋放水運優勢。
在此次安徽省發改委公布的長江經濟帶建設規劃中,建設18條過江通道最受關注。其中,安徽省單獨建設17條,江西與安徽兩省還將共建宿松公鐵兩用過江通道。
“打通過江通道,可解決貨物到港口的運輸問題,從而加快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步伐。”港口行業專家羅德明指出。
安徽省省委書記張寶順指出,在搶抓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安徽正處于交通建設黃金發展期,2014年全省完成交通建設投資730億元,同比增加18.5億元。2014年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安徽省重大水利工程引江濟淮的支持。
港口建設提速
安徽省境內長江流域占長江下游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其航道發展對長江水運能力的提升和安徽省外向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但不可忽略的是,與長江下游的江蘇和中游的湖北相比,安徽仍有較大差距。
在業內人士看來,安徽港口企業的發展多依賴政府支持,服務滯后,航道及配套設施亟待改善提升。
為此,2014年7月,張寶順考察馬鞍山鄭蒲港時,提出要在推進港口建設的同時,完善綜合交通網絡。他提出,要將鄭蒲港打造成為安徽的北侖港。
除了鄭蒲港,蕪湖港是安徽經濟發展、沿江產業布局和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2014年7月,蕪湖港與國內最大的港口企業上港集團合作,打造安徽省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上海洋山港重要的喂給港。同樣在2014年7月,經交通運輸部水規處批準,安慶市啟動安慶港中心港區總體規劃修編,安慶市擬規劃建設安慶新港,將城區碼頭外遷至新港,同時建設一批集裝箱、滾裝船運輸泊位,將安慶新港建設成為具備公、鐵、水聯運的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新型港區。
張韶春表示,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安徽省還將著力推動長江大通關建設,“重點是引導有條件的市創建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支持蕪湖出口加工區整合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并做好合肥港一類口岸升級的前期工作”。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