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10 10:03:39 華西都市報

“南充市嘉陵工業園經過近10年的發展,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7戶。”據嘉陵工業園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燕京啤酒、通產華晶玻璃、吉利新能源商用車等一個個項目相繼落戶嘉陵。
據了解,南充市嘉陵區近年來積極推進“兩園”(汽配產業園、嘉陵區工業園)、“兩中心”(物流中心、小微企業孵化中心)建設。目前,嘉陵區將總投資約100億元,建設嘉陵現代物流中心。發揮優勢
打造“豪華型”產業園
昨日,記者在花園鎮大溝村汽車汽配產業園工地上看到,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繁忙運作,工人們正在進行道路施工。
“去年12月31日,吉利集團與南充市政府成功簽署合作協議,斥資70億元入駐嘉陵汽車汽配產業園,在南充打造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生產項目。”嘉陵區工業集中管委會規劃科工作人員說,今年主要工作是修好園區進場道路和1000畝吉利集團工業用地的場平工作。
據介紹,規劃建設的南充汽車汽配產業園,位于嘉陵區花園鎮大溝村、仲村溝村和都尉街道辦蒲村宮村片區,緊鄰燕京大道。2014年初,嘉陵區委、區政府正式拍板,用5年時間,投資60億元,打造一個幅員面積6平方公里的汽車汽配產業園,是一座集工業、商住為一體的產城互動新城。
據悉,機械汽配產業是南充優勢產業之一,嘉陵區作為南充機械汽配產業的集中地,現有規模以上機械汽配企業13戶,形成了汽車整體組裝與零配件生產的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條。汽車汽配產業園的建成,將為汽車汽配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依托吉利集團新能源商用車、東風南充汽車、天龍特種汽車、元順機械等龍頭企業,形成集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汽車汽配產業集群。
技術改造
園區企業去年銷售收入298億
在燕京啤酒公司包裝車間,不銹鋼流水線光潔锃亮、纖塵不染,數以千計的啤酒瓶在傳輸帶的牽送下,包裝入箱,灌裝、殺菌、封蓋、包裝等工序均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操作。
在集中區通產華晶玻璃有限公司二樓行列機車間,各種生產機器轟鳴,身穿工作服的工人進出忙碌,兩豎排列的整整齊齊的啤酒瓶,從高溫玻璃窯爐里魚貫而出,整個廠區一片勃勃生機。公司2號生產設備于去年4月升級后投入使用,不但年產各類玻璃瓶5億只,每年還可減少南充市玻璃垃圾填埋量約10.2萬立方米,實現年銷售額3.5億元,年繳納稅款1500萬元。
據了解,去年園區新增紅獅水泥、恒鼎建材、帝特塑膠等13戶企業,現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7戶。通過技術改造,實現銷售收入297.94億元,同比增長6.40%;入庫稅金22967萬元,同比增長10.90%。
占地5600畝
建設高速公路精品物流中心
2月5日,成南高速嘉陵新開出口天井溝、頭洞橋一帶的挖掘機轟鳴,運輸車輛來回穿梭。
“天井溝道路東起燕京大道頭洞橋,西至嘉陵大道北段天井溝下穿蘭渝鐵路橋附近。”嘉陵區物流中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何思洋介紹,天井溝道路東段貫穿物流中心,長1.5公里,設計雙向四車道城市道路,車行到16米,兩邊各4米人行道,預計今年8月份完工。
何思洋介紹,為突破制約經濟發展的物流業瓶頸 ,該區總投資約100億元,在新高速路出口規劃幅員面積5600畝,其中凈用地約3500畝,建設嘉陵現代物流中心。
“我們努力建設高速公路精品物流中心,建成后,可進一步加強嘉陵與成都、重慶、西安等城市的物流聯絡,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何思洋說。
昨日,在花園鎮小微企業孵化中心工地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嘉陵工業園集中區管委會建設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微企業孵化工程2014年11月份開始動工修建,計劃投資1.2億人民幣,建造面積為55000平方米小微企業孵化中心。
目前,嘉陵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共有140多戶,其中,63戶為規模以上企業,其余為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占到園區企業總數的一大半。在這些小微企業中,又以服裝紡織企業為主。根據這樣的實際情況,嘉陵區決定以現有的新天歌服裝、美亞絲綢等幾家服裝企業為基礎,在其周圍的甲子溝一帶拓展出1600畝土地,作為小微企業孵化中心。
據悉,整個工程預計2015年底竣工,屆時能容納8家企業入駐,300多人職工住宿,緩解小微企業生產難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