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2-25 10:53:25 北京晨報

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58萬公里,位列世界第一,高速鐵路服務范圍覆蓋28個省區市,實現網絡化運營。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發改委將推進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據介紹,2014年發展改革委共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340億元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新開工鐵路項目66個,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項目20個,普通國道“瓶頸路段”項目21個,水路項目12個,支線機場項目9個。
到2014年底,全國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1萬公里,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46萬公里,沿海港口(含長江南京以下港口)2116個,通航的民用運輸機場202個。全國有21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營總里程超過2800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58萬公里,位列世界第一,高速鐵路服務范圍覆蓋28個省區市,實現網絡化運營。
今年,發展改革委將重點抓好中西部鐵路、城際鐵路、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和普通國道“瓶頸路段”、內河高等級航道、新建干線機場等新開工重大項目相關工作,確保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鄭州至萬州鐵路、石嘴山(蒙寧界)至中寧公路改擴建、香格里拉至麗江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
同時,創新投融資模式,進一步研究細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積極吸引社會資本,用好鐵路發展基金平臺,擴大鐵路建設資本金來源。
鐵路裝備出海平臺形成三大框架 南北車合并成主體
鐵路裝備已成中國出口新增長點,去年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集團簽訂的海外項目合同金額超過60億美元,同比增長60%以上。中國鐵路總公司也與一些國家的鐵路主管部門、企業簽訂了雙邊合作文件,目前重點參與和推動的項目有10余個。
據2月12日媒體報道,在11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鐵路設備“走出去”吹風會上,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公司負責人從金融服務、建立技術規范、成立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及南北車合并等方面,勾畫了鐵路裝備“出海”平臺的多層框架。
框架之一:企業主體準備就緒
鐵路裝備走出去主體無疑是企業。“南北車合并后,將形成合力更有利于鐵路裝備走出去。”鐵路裝備出口主體之一的中國北車負責人說。粗淺的估算,兩家企業合并后總資產將超過3000億元,將成為全球鐵路裝備行業的“巨無霸”。
框架之二:標準規范已經實施
在技術方面,國家鐵路局科技與法制司副司長曾會欣表示,從2月1日實施的《高速鐵路設計規范》,是一個能適用多種速度、適用多種氣候條件、適用多種地貌地質、適用多種運輸模式的一個標準體系。這個規范將為中國高鐵發展以及高鐵走出去提供系統規范的成套建設標準支撐。
框架之三:進出口銀行提供融資支持
鐵路裝備產品要打入海外市場,金融支持必不可少,尤其需要政策性銀行的支持。昨天,中國進出口銀行公司業務部副經理李文表示,該行有一些多品種的貸款支持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項目,包括鐵路“走出去”項目提供需要的金融產品支持。相關產品是參照國際同業的做法,包括“走出去”現實需要進行設計的。而作為政策性銀行,也會積極介入中俄高鐵等重點項目,適時提供融資支持。
可見鐵路裝備已成中國出口新增長點。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集團簽訂的海外項目合同金額超過60億美元,同比增長60%以上,隨著鐵路走出去戰略的進一步落實,A股中鐵路建設概念股時代新材、鐵龍物流、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南車等,值得重點關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