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18 10:18:12 湖北日報

流通環節多、成本高,市場規模小、輻射力弱,始終制約我省農產品流通效率。
減少流通環節、降低交易風險、節約交易成本,打造新型農產品流通模式,呼聲日漸高漲。
建一片園區,興一方產業,活一方經濟。在荊門,在“中國農谷”,一場“大市場促大流通”行動,正如火如荼。
今年油菜花開時節,中國農谷荊門農產品物流中心將開門迎客。
施工招商并進
只待4月開門迎客
天空中塔吊云集,地面上鋼筋林立。2月10日,走進荊門掇刀長坂新區荊門農產品物流中心,好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數十名工人緊張地綁扎鋼筋,高速運轉的攪拌機、泵車等機器不斷發出轟鳴,工地運轉快速而有序。
初春時節,寒風徹骨,2萬噸級冷庫正在安裝,工人們斗志昂揚。
荊門多輝農產品物流園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師張金芳告訴記者,冷庫計劃今年7月投入使用。今年1月啟動建設以來,只要天氣條件允許,加班加點,搶抓工期。
每天天一亮,張金芳就和工人們上了工地,現場督促進度、把關質量。“必須嚴格按圖施工、規范操作,一點都馬虎不得。”“冷庫是物流中心一期項目的收尾工程,建成后一年吞吐量30萬噸。”荊門多輝公司總裁助理劉嶺介紹,干貨、糧油、副食、水果、蔬菜5個專業批發市場已經竣工。
放眼望去,樓上樓下兩層商鋪整齊劃一,敞亮氣派;4幢水果區、4幢蔬菜區并列排開,虛位以待。“共有17萬平方米、1300個攤位,目前,水果、蔬菜400個攤位招商完畢,新疆哈密瓜、四川紅提、福建蜜柚等優質農產品品牌紛紛落戶,4月中旬將開門迎客。”劉嶺說,糧油、副食、干貨市場招商完成 60%左右,隨著二期倉儲項目動工,6月也將開門營業。
資源區位兼得
農產品融入大市場
荊門地處湖北中部。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鐘祥市、湖北優質稻生產示范縣京山縣,優質油菜生產示范縣沙洋縣,著名的“鄂中金三角”,歷來盛產優質農產品,也是重要的農產品物流集散地。
這里,農產品以輸出為主,商品率達61%以上,每年八類農產品流出總量在200萬噸以上。這里,207國道、二廣高速、滬蓉高速和京珠高速穿境而過,四通八達。
然而,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并沒有轉化為農產品市場優勢。長期以來,荊門市場地位限于二級批發。“沒有大平臺支撐,柑橘只能通過貨車送到北方銷售,每斤運輸成本0.3元至0.5元。”荊門市金生柑橘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業頗感無奈,合作社為此不僅一年多花了245萬元,而且沒有價格話語權,只能被外地市場價格牽著走。
沒有大市場的煩惱,荊門不少種植養殖大戶、農民合作社感同身受。由一個現代化、國際化的市場主體,來承載大量農副產品的流通、來組織農產品基地的生產,顯得尤為迫切。
2013年5月,致力于成為全國連鎖農產品綜合運營商的深圳多輝集團,和荊門一拍即合,開啟了一級農產品總部批發市場的挺進之路,農產品大流通通道徐徐打開。
深圳多輝集團董事長吳玉輝說,這將填補荊門乃至鄂中地區沒有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場所的“空白”。
一站式交易
引領農產品現代大流通
“水果、糧油、副食、花卉、農資、種子、水產品、冷凍食品、干貨調味品,一站式交易。”劉嶺介紹,物流中心還設分揀加工、電子結算等八大功能服務,2016年底建成營運后,5000種以上農副產品在市場交易和物流配送,“預計年交易量300萬噸以上,年物流總額200億元以上。”
目前,荊門多輝公司已和中百超市、武商量販等大型超市簽訂了供貨協議,與國內10多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吸引了6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駐。
一個全國農產品產銷網絡正在形成。
“在這里,無論是福建、新疆還是廣東的特產,都可以找到。”荊門多輝公司市場招商運營部經理張世國驕傲地說,荊門老百姓今后在“吃”的方面,價格會降低10%左右。
上聯生產基地,下聯銷售終端,本地農產品就地銷售,成本大大降低。同時,大市場與小生產之間的矛盾,也迎刃而解。“市場需要什么,田間就生產什么,物流中心將市場與農業生產基地無縫對接,縮短農產品流通鏈條,同時打造訂單農業生產新模式。”荊門市農業局有關專家表示,這將直接帶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本地農產品競爭力。
同時,實體市場和虛擬市場結合,線上線下同時發力。“有一天能像‘商丘價格’一樣,形成全國農產品價格的重要風向標,讓‘荊門價格’叫響全國。”劉嶺期望。
親歷
商務車一年跑了9萬公里
“招商,是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荊門多輝公司市場招商運營部經理張世國說。
去年一年,他帶領團隊走訪了全國40多家農產品種植基地,還有20多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足跡遍布陜西、甘肅、寧夏、海南和山東等10多個省份。“一年下來,一部商務車跑了9萬多公里,車都吃力,你還莫說人。”陜西洛川蘋果種植基地,海南、漳州蔬菜種植基地,平和水果,贛南臍橙,山東大蒜…… 張世國一一實地踏訪,洽談合作。“由于商圈還沒有形成,農谷物流中心沒有名氣,上門推介,沒少挨白眼。”張世國對此從不氣餒,一次不行,兩次、三次……有時一住就是一個星期,軟磨硬泡,直到攻下難關。
目前,物流中心已與全國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企業、連鎖超市、經銷商戶和農貿市場建立了密切的溝通關系,簽訂入駐協議的商戶已達670多家。“看著一個個品牌入駐,再苦再累心也甜。”張世國笑著說。
名片
【項目名稱】
中國農谷·荊門農產品物流中心
【項目地點】
荊門市掇刀區興隆大道
【項目投資】
16億元
【項目概況】
占地總面積逾800畝,建筑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建設蔬菜、水果、糧油、水產品、干貨調味品、冷凍食品、副食、花卉、農資、種子十大專業市場,以及檢驗檢測、產品展銷、冷鏈物流、倉儲配送、分揀加工、電子結算、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八大功能中心。
【建設工期】
2013年至2016年
微評
買全國賣全國
農產品“買難賣難”,一邊傷農,一邊傷民,癥結何在?
大市場與小生產,矛盾重重,如何突圍?
繞來繞去,繞不開流通。農產品物流網絡不健全,產銷銜接不暢,流通成本過高,成了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
打通大流通的“任督二脈”,迫在眉睫。
規模大、業態新,經營管理手段先進,農產品呼喚交易大市場;引導生產、搞活流通、平抑物價、促進消費,現代農產品物流業呼之欲出。
建一級農產品物流中心,以流通引導生產,以生產促進流通,市場連基地,基地帶農民,必將富裕一方百姓。
買全國、賣全國,中國農谷,丹田發力。
互動
荊門市團林鎮石堰村村支書嚴祥軍:村里優質稻專業合作社和花卉苗木合作社的產品,銷路有了依托,不用再舍近求遠,可以就地銷售,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荊門市團林鎮居民陳紅:有了一級批發市場,以后不出荊門,就能吃到新鮮的膠州大白菜、新疆哈密瓜和福建花椰菜,既方便,又省錢。
荊門市子陵鎮養殖戶郭中全:以前,只能根據外地市場的價格來定價,很被動,受制于人。希望有了物流中心后,本地能有定價權。
廣西永盛香蕉湖北經銷商黃源:周圍沒有大規模的市場,這是一個很大的商機,我已經與物流中心簽約,希望把荊門周圍的生意全部做過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