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28 09:21:33 中國質量新聞網

業務遍及全球、專注于房地產領域專業服務和投資管理的公司仲量聯行,日前出爐的綜合研究報告《中國城市60強》顯示,中國物流行業的整合期已經到來,薄利和日益加劇的競爭壓力,驅使第三方物流公司整合物流倉儲空間,尋求規模化經濟。
《中國城市60強》報告指出,中國物流市場的版圖已日趨形成。巨型城市區域供應鏈愈加復雜,人口密集的巨型城市區域——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擁有的現代物流倉儲空間占據了全國總量的2/3。同時,內陸城市物流產能增長明顯。隨著制造業活動向中國中部和西部城市持續轉移,西部、中部以及中國東北部城市的物流市場發展迅速。大規模的高速公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也帶動了內陸和低層級城市市場的發展。
在經過了幾年的強勁擴張后,中國物流市場格局已發生改變。經濟發展的放緩,加上日益增長的成本壓力和局部供應過剩問題,使該行業的競爭局面和需求出現了新形式。
盡管中國實體零售市場的擴張和大型制造業基地的建設,仍將是現代物流倉儲需求的主要驅動力,但電子商務和全渠道零售的崛起已成為新的增長引擎。中國電子商務配送網絡落后于發達國家,但隨著電商企業運作更加高效,由電子訂單配送中心、退貨處理中心和其他專業設施組成的物流市場新生態體系,將逐步發展起來。
仲量聯行中國區工業部總監司徒藝表示:“隨著更多投資者進入物流地產市場,雖然局部有可能出現選擇性供應過剩的局面,但應清醒地認識到,相對于中國經濟的整體規模,物流市場在總量上仍處于供應不足的狀態,電子商務的發展正逐步填補需求缺口。與美國重點城市的1.55億平米甲級物流倉儲總量相比,中國的2900萬平米同類物業更是相距甚遠。”
《中國城市60強》認為,長期以來,物流土地的供應不足也限制了60強城市物流業的發展。但制造業投資的下滑已經驅使政府轉向物流行業,為其供應更多的土地。此外,政府也越來越意識到高效的物流網絡,是城市競爭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馮建強總結道:“傳統零售實體店、電子商務和全渠道零售網絡這三駕馬車,將強勁地推動物流地產發展,并繼續為中國60強城市提供長期增長機遇。同時中國的消費階層正在快速壯大,國內消費與其他結構性利好因素也正在形成合力,為物流地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長期發展前景,這進而也將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