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08 09:29:10 四川日報

今年9月1日起,我國首部強制性郵政行業標準《郵政業安全生產設備配置規范》(下稱《規范》)將施行。標準分別從消防、隔離、監控、安檢、報警等6個方面對快遞企業營業場所和處理場所安全生產設備的配置進行了明確規定。該標準對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從收寄到投遞的各個環節、場所如何規范?現有的快遞企業能達標嗎?記者展開了調查。
《規范》要求,快遞企業營業場所、處理場所、與外相通的各出入口、停車與裝卸區等區域應安裝視頻監控攝像頭,保持全天候運轉,圖像資料保存時間不應少于30天。
同時,處理場所應設置專門的安全監控室,專人負責,全天候實時監控;視頻監控圖像和數據應實現與郵政管理部門視頻監控系統聯網聯通。快遞企業處理場所應配備微劑量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
5月3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成都市多家快遞網點和物流公司,發現很多物流公司和網點硬件設施簡陋,多為一個門店、兩臺電腦、幾輛電瓶車的模式,能達到《規范》要求的甚少。
在成華區雙林路某快遞網點,店門口橫七豎八地堆放著幾輛送貨的電動車,幾大包“臃腫”的快件裸露地捆綁在車上。記者在店內沒有發現任何監控和安檢設備。“要求太苛刻了,很難達到!”走訪中,有快遞工作人員聽到記者對新規“亮點”敘述后如此表示。金牛區星辰路韻達快遞公司一工作人員認為,新規“全方位全程”監控是天方夜譚,且不說可行性,就成本增加便是“天文數字”。
成都順豐速運四川區域傳媒經理告訴記者,《規范》中與監控相關的措施,其實早已作為明確要求而存在,在順豐大大小小的中轉場,裝有密密麻麻的攝像頭。
有業內人士表示,《規范》的實施對一些中小型快遞企業而言,由于不得不更換或增加硬件設備,服務成本會因此大大提高,無疑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據業內人士爆料,很多快遞公司采用承包加盟的方式發展基層網點,避免了“審核”,且加盟門檻低、人員流動性強、從業素質參差不齊。
四川省物流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趙香南告訴記者,中小型快遞企業達到《規范》要求有難度。《規范》實施后,一些硬件設施不達標、服務質量不及格的快遞企業將被淘汰出局。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事郵政、快遞業務的企業,安全設備的配置和管控十分重要。本標準作為強制性行業標準,將依據《標準化法》等相關法規執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十四五”交通規劃17項主要指標中6項提前完成 11項年底前將全部完成
- 民航局:加快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拓展國際航線網絡
- 國家鐵路局:目前正在編制“十五五”鐵路發展規劃
- 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 商務部:1-6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增長8.5%
- 上半年國家鐵路發送貨物19.8億噸 同比增長3.0%
- 大載重無人機成功試飛 特色農產品開啟“空中走廊”
- 國家郵政局:指導相關快遞企業優化收費計重規則
- 數說上半年快遞物流業“成績單” “小包裹”折射中國經濟澎湃動能
- 【江蘇】全面啟動2025年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工作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做強國內大循環重點政策舉措落實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