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01 09:39:38 每日商報

近年整個跨境電商的發展非常迅猛,不過物流方面也出現了不少爆倉、延誤等問題,因此物流行業始終致力于開發各種新渠道,面對跨境電商日益增長的發貨數量和不斷提高的運輸要求時,海外倉應運而生。
尤其是從2014年跨境電商的幾項指標變化來看,海外倉已經充分證明了對于提升賣家售賣和買家體驗的支持能力。第一,最大海外買家市場的歐美買家,越來越要求本地發貨及本地化售后服務;第二,尺寸大、重量大的品類售賣增長快速上升;第三,基于海外倉的一站式整體物流解決方案,有效降低賣家物流成本,提升物流穩定性。
那么對跨境電商賣家來說,海外倉到底是自建好還是用第三方的好呢?
其實相對來說,第三方的海外倉是更合適的選擇,因為海外倉的痛點不在于倉儲,在海外建立一個倉儲中心之后,除了當地的配送之外,建立在跨國商品銷售基礎上的倉儲服務,必然會涉及到不同國家區域間的法律和稅務問題,而這并不是一個自營的海外倉能輕易克服的。所以,答案很明顯,除非團隊夠專業,業務流量非常穩定且高效,否則自建海外倉帶給企業的不一定是物流成本的下降,而是風險的增加。
從海外倉誕生第一天開始,它就不是一個單一的物流運輸方案,而是對現有市場上所有物流運輸方案的全面整合,形成一套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也就是說,海外倉要從目前的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向綜合服務商的整體性跨越。
在我看來,作為專業的海外倉供應商或者說跨境物流商,其實有必要思考,為賣家提供跨境物流服務之外,提供一些資訊類以及清關等方面的服務。比如在跨境物流流程如此復雜的現實狀況下,賣家售賣的商品及目標市場,究竟是海外倉合適,還是傳統的快遞、小包、EMS包裹、專線更合適,而對于跨境賣家來說,他們更多的是考慮銷售這一環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