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21 10:31:43 新華網

在山西省潞卓商貿集團的農產品物流園區內,600平方米的大數據信息交換中心和50輛裝有GPS的配送車輛忙碌地運轉著。憑借全新的信息化經營,這家“互聯網+”企業成為中國商務部指定的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試點企業。
“我們目前以直供直營為主,網上交易為輔,已經建立起從田間到舌尖的全信息化農副產品產業鏈,發展了60余家直營便利店,覆蓋300家直供網點。”該公司董事長張建峰說。
隨著中國政府加快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互聯網+”已成為當下一個熱門概念,傳統的三農(農業、農村、農民)也迅速與互聯網產生“化學反應”,“互聯網+三農”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并開始影響人們的餐桌消費。
在張建峰看來,傳統農業經營模式正在被互聯網顛覆。“網購生鮮農產品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這樣的網店現在很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網上買菜、買水果,我們也做網上交易,而且交易量十分可觀。”他說。
在太原市民張琴家的餐桌上,經常擺著網購的果蔬。“平時經常從網上買水果、海鮮之類的東西,下午下單,第二天一早就能收到貨物,很新鮮,價格也便宜。”她說。
今年5月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要求“推進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并明晰了一系列舉措。
“互聯網+三農”被視為中國農業發展的新趨勢,但卻并非只是簡單的網購。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目標是實現二者的深度融合,以此來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幫助解決農產品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滯銷等一系列傳統難題。
國家食品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萬寶瑞建議,要加強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培養農村地區互聯網人才,整合農村信息服務平臺,從而將農村優勢資源與農業現代化串聯起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