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05 09:37:03 證券日報

"雙十一"進入倒計時,據記者了解,為迎接百億元盛宴,電商業和快遞業早已摩拳擦掌做好了準備。數據顯示,2014年"雙十一"當天全網交易額高達805.11億元,而隨著"雙十一"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以及電商運營、營銷水平的提升,2015年全網交易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商與快遞行業實現共贏關鍵在于建立良好合作關系,電商與快遞在電子商務產業鏈中其實屬于上下游關系,二者密不可分。為了達成良好合作,雙方可以達成協議,如電商承諾給予快遞企業不少于一定數量的訂單,而快遞企業需提高這部分訂單的配送效率等。
為加速快遞行業的發展,國務院近期印發了《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整合中小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鼓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預計,到2020年快遞業務總量將達到500億件,業務收入達到8000億元。今后快遞業發展的方向是通過'互聯網+快遞',快遞本身是因網而起、因網而興的行業。"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
可以說"雙十一"是檢驗電商和快遞行業的最佳時期,自2011年起"雙十一"即成為電商角力的競技場,天貓2010年"雙十一"的銷售額9億元,2014年以571億風光收官。除了天貓和京東,其他電商的銷售額同比增長速度也創新高,其中國美在線銷售額同比增長580%,蘇寧易購在線銷售額同比增長487%。
馬軍勝表示,今年"雙十一"區域業務會有所提高,隨著大數據銷售的成熟,傳統的配送流程將借助大數據分析客戶需求,提前儲備貨品,將倉配一體化,節省中間環節,可以緩解密集群的業務壓力。此外,今年農村網絡已經覆蓋了鄉鎮的三分之二,老百姓對網購的熱情較高,但快遞行業進村近戶面臨挑戰,最后一公里末端投遞是今年快遞業的新考驗。
馬軍勝表示,今年海外可能會通過"雙十一"大量訂購中國商品,對我國運輸通道、海關、安檢實施是一大挑戰,需要有關部門相互協調,力保"雙十一"期間各項工作平穩推進。
申正遠表示,當前國家對跨境電商的監管還應做到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并加強產品溯源管理,跨境電商一般是由國外賣家直接到國內消費者,中間缺少經營責任承載主體,落實經營主體責任、產品溯源管理非常重要,否則消費者利益受損將難以追究責任。
"同時,要完善消費者維權渠道,由于跨境電商的賣家與買家在不同國家,信息不對稱問題較為嚴重,需要使消費者維權渠道保持暢通。"申正遠告訴記者。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