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9 09:53:55 新華網

中國快遞年業務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中國快遞業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再過五到十年,讓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聯邦快遞等洋快遞感到壓力。”中國快遞企業代表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說。
曾經作為電子商務領域連接賣家與買家的邊緣產業,如今已脫穎而出成為現代服務業中的主力軍,快遞業堪稱中國經濟的一匹“黑馬”。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40億件,躍居世界第一;快遞業務收入2045億元,連續4年增幅超過50%。今年1月至10月,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56億件,同比增長46%。
“快遞業成為支撐電子商務發展的主渠道,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快遞業也正演變為經濟升級的服務者和推動者,改變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式。”中國郵政總局局長馬軍勝說。
與此同時,隨著跨境電商需求的逐步增大,中國快遞企業的跨國業務也在不斷增加。國家海關總署監管司貨管一處副處長白曉東介紹,今年1—9月份,跨境電子商務試點試驗清單共計5542萬票,貨值84.02億,同比增長68倍和38倍。
借助中國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國內快遞企業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去年韻達、中通、申通等紛紛在海外設立分公司。
“未來兩到三年,中國的快遞企業會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生根發芽,世界各地都能享受到中國快遞的服務。”圓通速遞董事長的喻渭蛟說。
日前,圓通速遞在美國向波音公司購買了15架737飛機的介紹,據喻渭蛟介紹,這些飛機將被用于發展國際運輸業務。目前圓通速遞航空運力通達93個機場,773條航線,覆蓋103個城市。
申通快遞也在持續海外擴張。董事長陳德軍透露,申通花2年時間在美國建立了12個運轉中心,100多個分公司,并通過分公司加盟的模式,在競爭中占據優勢。
中國快遞企業家表示,對比國內外快遞企業,國內快遞企業在中國消費者“嚴格要求”下培養出來的高效、靈活和個性化的作風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更有競爭優勢。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海松介紹,企業曾經測算過,在美國,快遞一周到達是正常的,在中國,3天不到就會有客戶抱怨。“客戶有這個需求,我們盡量去滿足,這個行業在抱怨中成長,我們更會琢磨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賴海松說。
數據顯示,目前“洋快遞”在中國國際快遞的占比是75%,但是在國內的業務上占比只有1%。針對這個數據,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說,未來這一比例還有可能大幅降低。
陳德軍的預計不僅來自于目前中國快遞業務的海外擴張速度,還在于中國快遞業獨特的工作和發展模式。“我們采取加盟模式,讓所有的員工、加盟商感到是在為他們自己干,他們的工作認真度、拼搏度會更高,而且我們比較了雙方的員工薪水、待遇,發現還有不少差距,所以再過五年、十年,像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這些企業壓力會很大。”陳德軍說。
喻渭蛟表示中國民營快遞未來能提供最優性價比的服務。“目前申通力求做到國內寄件24小時、48小時內到貨,未來,要爭取國際快遞72小時內到貨。并讓國際物流成本起碼下降三分之一。”
日前,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發布,為448.5。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馮立虎分析,通過比對去年同期中國快遞發展指數327.3,同比增長了37%。“這一數據反映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快遞企業仍將處在高速增長發展階段。”
但不少專家也表示,中國快遞業小、散、弱的問題仍然突出,是快遞業改進技術裝備、提高服務質量、轉變競爭方式、增強綜合競爭實力的關鍵制約。建議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鼓勵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鼓勵快遞企業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加快向綜合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未來國家將重點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整合中小企業優化配置,建設一批輻射能力強的航空快遞運輸樞紐,加快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骨干快遞企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