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25 11:11:43 錢江晚報

提到電動三輪車,你是會覺得:說起來,已經好久沒見到了。還是依舊覺得:快遞小哥不是每天都在用,剛過去的雙十一不還都靠它的嗎?
也許你還記得,從去年11月開始,杭州多個相關職能部門就開始聯合對非法上路的貨運三輪車輛開展專項整治。
其實,在國家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目錄中,沒有電驅動正三輪摩托車的登記信息,因此,公安機關車輛管理部門無法依法給予其登記許可。也就是說,這類車輛基本沒有牌照,沒有購買保險,一旦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后續賠償無法得到保障。
而更麻煩的是,不少一線執勤交警反映,這些電動三動車,在行駛過程中,車速快、體積大,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但對于從事快遞行業的人員來說,電動三輪車卻早已是離不開的“搭檔”。尤其是每年一度的雙十一,這樣的日子里,沒有電動三輪車,快遞小哥真的扛得牢嗎?
快遞小哥和快遞公司:沒電三輪,一天24小時也送不完
43歲的朱師傅是杭州濱江區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去年為了方便接單送快遞,他自己花了2000多元購買了電動三輪車。
“說實話,我們也知道這電動三輪車是不能騎上路的,可關鍵是,用電動車或者是用汽車送快遞,都不方便,成本上也不劃算。”
電動三輪車整治之后,朱師傅也重新用回了電動車。但雙十一一來,他又用起了電動三輪車。就這樣,每天還得早上六點多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十點,“要是不用三輪車送,每天24小時送,快遞估計還送不掉一半。”
他的電動三輪車至少能裝下三四百斤貨,一次裝幾十個包裹沒問題,新買的車充一次電能跑一天。
“送貨的車子都是快遞員自己買的,好一點的也就三四千元,要是買輛面包車送貨,起碼要三四萬。”朱師傅嘆了口氣說。
錢報記者從多家快遞公司了解到,前段時間的“雙十一”讓快遞小哥們幾乎都過上了“白加黑”的生活。非重點區域的快遞點,一個快遞員每天送件70-80單,雙十一期間,每天要送100多單快遞,同時還要收件200多單,要是碰上客戶為淘寶商家的,那一天至少要收件400-500單。
目前,快遞公司到快遞點的運輸還是用貨車,但細分到快遞員個人的日常派送,除了少數公司(全部直營)和少數重點區域的快遞點配備貨車,絕大部分快遞點不提供運輸工具——換句話說,快遞員怎么派送快遞都由個人解決。考慮到快遞員的收入是計件制——多勞多得,他們當然希望用裝得多,跑得快,更省力,更便宜的工具幫忙送貨。
業主和物業:電三輪進出小區,管還是不管
就小區而言,有了電動三輪車則內部交通更為復雜,危險因素隨之增加。
“我們小區人多,平常車都開得很慢,有時候一輛電動三輪車進來,又有車出去,得堵半天。”金先生所住的城西翠苑小區,由于居住人口數量眾多,地面道路本就被大量小車占據,時常會碰到快遞小哥引發的交通堵塞。
保安也很頭痛。保安李師傅直言,即使不讓電動三輪車進小區,快遞小哥只要打電話給業主,說讓業主來拿,一些業主就會打電話到崗亭讓他們放行,“兩頭為難”。
也許人車分流會好一些?也不然。宋先生所住的楓華府第小區,因為邊上就是幼兒園,早上和下午,時常會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玩耍。許多家長都擔心從地面道路進小區的電動三輪車,會給孩子帶來危險。
“但不讓快遞進來,也不現實。”宋先生說,業主們和物業一時也想不出太好的法子,暫時只能和快遞小哥們溝通,讓他們選擇靠近中午——孩子們都在睡午覺的時段進出。
交警:去年涉電動車事故六千起
部分與電三輪有關
錢江晚報記者獲悉,杭州交警部門一直不間斷對非法營運、非法上路的“兩非”車輛查處整治。而電動三輪車正屬于這個范疇。
從目前來看,電動三輪車大多是各專業市場、農貿市場、快遞企業、送水站、煤氣站等單位在使用,用來運輸貨物。而快遞企業是目前的主要使用群體。特別是雙十一到雙十二期間,交警部門加強了與快遞企業的溝通,著重管理電動三輪車上路行駛。
交警部門曾對快遞企業使用的電動三輪車委托專業機構做檢測,發現這當中絕大部分車輛的屬性都已經達到了機動車的標準,屬于電驅動正三輪摩托車。
在查處的過程中,交警部門會對車輛的合法來源進行了解,并且將查處到的車輛進行鑒定。車輛如果符合機動車的標準,駕駛員又是無證駕駛的話,將被處以15日(含)以下拘留和2000元(含)以下罰款,其違法車輛也會被暫扣。如果車檢機構認定是非機動車,駕駛人則會被處50元罰款,車輛發送到駕駛人原籍。
錢江晚報記者獲悉,去年全年涉及電動車的事故6375起,死亡1109人,受傷6858人,部分也跟電動三輪車有關。
業內專家:兼顧效率安全
建議設立集中收發點
省快遞協會的一位不愿意具名專家,曾在國內某知名快遞企業工作多年。他說,相關部門對電動三輪車的整治自然有著從安全上考量,電動三輪車在安全上也的確有所缺陷。但從快遞從業人員來說,電動三輪車卻幾乎是難以取代的最佳交通工具。
難道就沒有一個兩全的方法嗎?這位專家建議,參考國際上通用的模式,不妨在一定的區域內,設立快遞收發點,由小區物業或者社區來統一管理,各個快遞公司用車輛集中將快遞送到這個收發點,這樣既解決了電動三輪車上路危險的可能,又降低了各個快遞公司的運行成本,提高了運行效率。
而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快遞公司和物業公司簽訂協議,請物業公司代為派送部分居民的快遞,由物業公司收取一定的費用,這樣既保證了收件人方便收件,同時也能很大程度減少不法分子冒牌快遞員進行違法活動的可能性,收件人的人身安全也會提高。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