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31 09:34:59 21世紀經濟報道

趕在歲末年關,招商局和中外運長航兩大集團的重組事項終于落定。
12月28日傍晚,國資委網站發布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并入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重組完成后,一個資產超過七千億元的新央企巨頭誕生。
業務互補多于重合
在整合之前,兩大集團已經在油品運輸和地產開發上展開了合作,為后續的業務協同奠定了基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到,整合后,雙方將致力在綜合物流、能源以及散貨運輸、園區開發及港航聯運、裝備制造等多個板塊業務上形成規模效益和協同效應。
21世紀經濟報道11月曾報道了最終確定的這一重組方式,并分析了其優勢——中外運長航成為招商局旗下二級公司后無需改變兩家央企的戰略發展目標,也不用涉及人事、財務和業務的整合。
在資本市場上,只有中外運長航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外運發展(600270.SH)、中國外運(00598.HK)和中外運航運(00368.HK)會面臨實際控制人變化,而各自資產維持不變。這樣一來,也比此前中遠中海合四大上市公司資產大挪移的局面簡單不少。
業務互補多于重合。
截至去年,招商局集團總資產約為6241億元,中外運長航集團為1091億元。吸收后者后,新招商局集團資產規模超過中遠和中海約5000億的水平。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招商局并非專注于航運產業,其非航板塊的業務要大很多。歷史悠久的招商局集團旗下三大核心產業包括交通、金融和房地產,航運相關的港口、能源運輸及物流、造船海工等只是交通產業的一部分。
和中遠中海相比,招商局的航運業務與中外運長航重合度并不高。在上一輪央企重組中誕生的中外運長航集團以物流為主業,同時涉及空運(外運發展)、海運、河運、陸運和倉儲等不同環節,定位于綜合物流企業。
正是因為業務重合度并不高,加上資產規模差距更大,雙方的重組最終并未采用中遠中海“合并同類項”的方式。
整體并入招商局集團后,中外運長航將不再是央企,而是招商局旗下的二級公司。但正如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提到的,雖然失去了行政級別,但與招商局的業務形成互補后,中外運長航的業務卻更有可能發揮經營效率。
比如在航運領域,中外運長航主要側重于內河運輸,其資產來自于長航集團,而招商局則是海運為主。重組后,雙方在樞紐港、支線碼頭和駁運網絡的資源上有望形成更大的協同效應,此外中外運長航在長江經濟帶和珠三角江海聯運體系也有望與招商局在東南亞、歐洲的區域港航網絡體系連接在一起。
在航運業務當中,雙方業務重合最明顯的板塊是油運。但早在2014年,招商局旗下的招商輪船(601872.SH)就與中外運長航簽署了超大型油輪(VLCC)船隊合資的協議,雙方目前以合資公司中國能源運輸公司共同承擔油運,船隊規模將僅次于中遠中海重組完成后的中海發展。
五大板塊將有協同效應
有了油運(和地產)板塊的合作基礎,重組后雙方的業務協同面會更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招商局集團方面了解到,重組后雙方的規模效益及協同效應將體現在多個領域,包括綜合物流、能源以及散貨運輸、園區開發及港航聯運、裝備制造等五大板塊,有利于打造“海陸空”供應鏈體系一體化的綜合物流企業。
在重組前雙方就已經在開始推動一部分業務合作。中外運航運22日就曾公告,其參與承辦5艘北極LNG船的磋商最終落定。這一合作的對象CLNG公司是由招商輪船子公司和中遠旗下大連遠洋合資成立。
此外雙方還可能學習中遠中海合資中國礦運的模式,共同承建超大型礦砂船(VLOC),來承運淡水河谷的鐵礦石。招商局方面就表示,雙方將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運輸船隊,同時發揮各自在干散貨運輸的資源優勢,為后續建設領先的干散貨運輸船隊奠定基礎。
除了業務合作的部分,雙方其他領域重合度不高的業務能否避免中外運和長航“整而不合”的境地?招商局和中外運長航此次重組不得不汲取上一次重組的教訓。
中外運長航曾經在A股共有3家上市公司,但其中的兩家長航油運和長航鳳凰都先后連虧退市(后者近期回歸A股),業績始終處于低迷之中。其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整合之后,中外運和長航一直貌合神離,直到近年才在航運業務上推動實質整合。
仍然留在A股的外運發展依然擁有資源優勢。安信證券交運分析師姜明就指出,外運發展在全國物流園和機場附近的倉儲設施具備不可復制性。這些資源與招商局的金融產業結合,將有望實現實業與地產的良性互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