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1-14 09:44:16 中國新聞網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發布消息稱,為減輕國際市場油價過高或過低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保障國內能源長期安全,有必要對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設置調控上下限。
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即當國際市場油價高于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在40美元至130美元之間運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正常調整,該漲就漲,該降就降。
此外通知要點如下:
【油價新年首次下調汽油價格下調140元/噸】
根據完善后的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還有一定的下調空間。按此,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人民幣和135元,測算到全國平均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降低0.10元和0.11元。
【為何調整成品油價格機制?】
現行成品油價格機制是2013年修改完善的。2014年下半年以來,世界石油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國際市場油價從每桶110美元快速下跌至40美元以下,成品油價格機制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適應的問題:一是國際市場油價持續走低的影響逐步顯現。過低的油價不利于我國石油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也不利于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發展。二是成品油價格調整與市場化目標尚有差距。
【新機制為何要設調控上下限?】
油價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油價過高,會加大用油行業和消費者負擔,影響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油價過低,長期看會導致國內原油產能萎縮,削弱我國石油自給能力,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另外,過低的油價不利于資源節約使用和治理空氣污染,也不利于能源結構調整和新能源發展。
【為何將調控下限定為每桶40美元?】
調控下限是綜合考慮國內原油開采成本、國際市場油價長期走勢,以及我國能源政策等因素確定的。
據相關機構統計,國際主要石油企業的平均原油生產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因資源稟賦等原因,我國原油生產成本更高。生產成本是決定國際油價長期走勢的主要因素。目前看,將每桶40美元設定為調控下限是合適的。
【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改革如何推進?】
國家決定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一是放開液化石油氣出廠價格,二是簡化成品油調價操作。這些舉措是希望逐步放松價格管制,為將來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積累經驗。
下一步,國家將結合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進程,適時全面放開成品油價格。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