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02 09:15:39 國家郵政局網站

為提升行業發展質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寄遞需求,國家郵政局委托專業第三方對2015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時限準時率進行了測試。現將有關情況通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15年快遞服務時限準時率測試范圍覆蓋50個城市,包括全部省會城市、直轄市以及19個快遞業務量較大的重點城市(與2014年相比,替換增加6個中西部地區城市),具體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杭州市、太原市、南昌市、鄭州市、蘭州市、昆明市、濟南市、南京市、石家莊市、福州市、烏魯木齊市、西寧市、長春市、海口市、合肥市、拉薩市、銀川市、長沙市、貴陽市、哈爾濱市、成都市、呼和浩特市、武漢市、南寧市、廣州市、西安市、沈陽市、深圳市、東莞市、中山市、汕頭市、金華市、溫州市、寧波市、蘇州市、無錫市、廈門市、泉州市、青島市、大連市、洛陽市、蕪湖市、株洲市、遵義市、寶雞市和桂林市。
測試對象為2014年國內快遞業務總量排名靠前且服務水平較好的10家全網型快遞服務品牌,包括:郵政EMS、順豐速運、圓通速遞、申通快遞、中通快遞、韻達快遞、百世匯通、天天快遞、國通快遞和宅急送快運。測試方式為系統抽樣測試和實際寄遞測試,其中,系統抽樣測試獲得有效樣本60萬件,實際寄遞測試獲得有效樣本5580件。
二、測試結果
1.全程時限
2015年快遞服務全程時限(以下簡稱“全程時限”)的均值為59.20小時,同比縮短0.21小時。2015年“國內異地快遞服務時限72小時準時率”的均值為73.85%,同比提升1.84個百分點。從較長周期觀察,自2010年首次開展全國快遞服務時限測試以來,行業全程時限均值基本保持在58-60小時之間,行業72小時準時率均值基本保持在72%-74%之間。在快遞業務量保持連續50個月同比平均增速超過50%的高速增長,達到206億件市場規模的情況下,快遞服務全程時限和72小時準時率基本保持平穩,反映出行業服務能力與發展增速匹配程度較好。
2.分環節時限
測試數據顯示,寄出地處理環節平均時限為12.57小時,運輸環節平均時限為30.84小時,寄達地處理環節平均時限為11.78小時,投遞環節平均時限為4.01小時。四個環節中,運輸環節改善明顯,同比縮短4.32小時,但兩端處理和投遞環節時限均同比延長1個多小時,表明快遞服務品牌的末端能力建設投入不足。
3.不同寄送距離時限
測試數據顯示,1000公里以下平均時限為46.19小時,同比延長3.34小時;1000-2000公里平均時限為59.39小時,同比縮短0.03小時;2000-3000公里平均時限為69.59小時,同比縮短2.58小時;3000公里以上平均時限為82.35小時,同比延長3.28小時。表明寄送距離在1000-2000公里和2000-3000公里(測試樣本量占比近七成)的快件全程時限得到改善。
4.分區域時限(以寄達地劃分區域,分析寄往該區域內快件的全程時限水平)
東部平均時限為56.39小時,同比延長2.14小時;中部平均時限為59.80小時,西部平均時限為63.38小時,同比分別縮短了0.47小時和8.23小時,快遞“向西向下”成效顯著。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