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現代物流業跑出增長“加速度”
發布時間:2016-04-18 10:16:32 新華日報

“十二五”期間,揚州物流發展總體呈現總量規模平穩增長、物流成本平穩降低的發展態勢,全市物流業增加值由2011年的156.4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59.6億元,年均增長13.5%;去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5個百分點;工業品物流總額占全市社會物流總額比重達75%。全市“物流集聚區-物流基地-農村物流示范點”的三級物流體系基本建成,共擁有市級以上物流集聚區9家,其中省級物流集聚區2家、省級物流基地3家、省級農村交通物流基地2家。重大項目方面,共有7個物流業重大工程項目成功進入全省100個“十三五”物流規劃重點物流項目,項目總投資52.8億元,業態涵蓋了港口物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物流、汽車物流、商貿物流等多個領域。
園區轉型激發產業活力
物流園區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按照省級物流園區標準,揚州著力推動全市物流集聚區規模化、專業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一方面,積極探索多樣化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機制,支持物流園區以合作共建等形式,實行資源整合和功能布局優化。另一方面,加快優化物流園區集疏運體系,開展物流園區多式聯運、甩掛運輸試點工作。同時,不斷完善物流園區綜合服務功能,積極構建園區公共信息、投融資等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園區配套服務能力。結合物流配送末端“最后一公里”問題,揚州加快推動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推動整合連鎖企業物流基地、大型物流企業和快遞分揀中心等城市配送物流節點,建立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培育共同配送企業。
特色物流拓寬發展空間
在產業細分領域,揚州物流業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特色與亮點:快遞物流持續高速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業務收入年均增速分別達49.7%和38.9%。汽車物流保持營業收入過7億元規模。醫藥物流加快第三方化進程,基本構建了醫藥“物流分撥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三級共同配送網絡。冷鏈物流加快發展,共有冷庫總容量6.29萬噸,加工冷藏能力6萬噸、冷凍能力3.1萬噸,冷鏈物流運輸企業10家。石化物流保持穩定,共擁有各類儲罐508座,容積290.8萬方,初步建成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乙烯、丙烯倉儲中轉基地。糧食物流平穩發展,共有糧食倉儲企業62家,倉容159萬噸,主要集中在江都、高郵、寶應等糧食主產區。農村物流加快布局,暢通城鄉雙向物流渠道,通過農村產業布局和城市物流的延伸,全市已建成省級農村交通物流基地8個,設置60個貨物配載點,服務范圍覆蓋全市80%的鄉鎮。
企業培育打造產業龍頭
在企業培育方面,揚州開展了“物流大企業培育計劃”,扶持物流企業創A,著力培育和扶持在信息化、標準化、品牌化、專業化等方面績效顯著的物流龍頭企業和成長型企業,按照汽車物流、港口物流、石化物流等專業物流開展行業專業物流十強認定工作,引導支持大型物流企業資源整合。編制《物流信息化示范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開展市級物流信息化示范企業認定工作,推動建設物流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參與“傳統服務+互聯網”行動,實施一批“物流+互聯網”示范項目。編制年度物流招商計劃,全方位開展境內外物流業招商推介,大力引進和發展城市共同配送等第三方專業物流企業。
人才培養增強發展后勁
人才是產業轉型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實施人才建設“十三五”規劃過程中,揚州對“十三五”揚州物流人才需求概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編制完成物流人才培育計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現代物流領域,開展高層次管理人才、實際操作技能型人才的培訓。大力支持海峽兩岸物流實訓基地建設,打造國內第一家結合培訓、專業物流規劃、物聯網技術、現代物流科技及硬件供應為一體的實戰型物流人才培養基地。支持市現代物流協會、物聯網協會,以引導智能化、服務化智慧物流發展為目的,召開揚州市智慧物流研討會,引導和提升物流園區、物流企業高層次管理人才發展理念。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