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28 09:39:09 第一物流網

河北省地處京津冀交界處,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據了解,河北省截至目前有物流連鎖公司112家,企業內部物流配送中心95個。已建成了內聯11市、外通31省、市、自治區100余個大中城市的運輸網絡,平均每天處理貨物182噸。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信息網絡技術日趨完善,為物流產業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國際市場持續低迷,國內需求增速趨緩,我國部分產業供過于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這就要求河北省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從而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河北經貿大學教授唐振龍就河北省目前的產業發展現狀向《現代物流報》記者做了分析。
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下,國家明確提出要突出河北省的“三區一基地(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功能定位,河北省人民政府也于近期印發了《河北省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規劃》,經過多年發展,商貿物流業已成為河北省現代服務業中的第一產業。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為河北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加速成長提供了重要機遇。
河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及短板
據了解,河北省截至目前有物流連鎖公司112家,企業內部物流配送中心95個。已建成了內聯11市、外通31省、市、自治區100余個大中城市的運輸網絡,平均每天處理貨物182噸。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信息網絡技術日趨完善,為物流產業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河北省自然資源、能源資源比較豐富,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新能源、汽車、電氣、煤炭、紡織、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石油、輕工、醫藥等優勢產業。“河北省緊鄰北京,可以依托北京的大外環高速和環首都城際鐵路等綜合交流運輸通道,大力發展物流業及與物流配套的其他服務產業,提高河北省整體物流水平,”唐振龍向《現代物流報》記者說,“同時,可以依托布局在京津周邊的農產品物流配送基地,完善新鮮蔬菜、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從而建設環京津1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圈。”
河北省地處京津冀交界處,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但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京津冀之間發展落差較大,京津地區產業凝聚力強,很多優勢產業都落戶在京津地區,而河北省相對封閉,未能共享京津開放市場,經過多年發展,京津地區“空吸”了河北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多種要素資源,從而造成京津的經濟實力遠大于河北。“河北省目前交通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公共服務資源相對缺乏,而且河北勞動力水平相對較低,缺乏高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業的發展。”唐振龍繼續說。
補短板實現物流業全方位發展
“在京津冀‘大交通網絡’迅猛建設的同時,河北要加快速度完善自身的交通網絡,尤其是省內對接‘縣級、村級’的交通網絡建設,加快農業等產品的服務速度和質量,實現京津冀‘大交通網絡’無縫對接”。唐振龍向記者表示。
近年來,河北區域霧霾是環境治理的首要內容,為此河北省已經在近兩年采取了多項措施,狠抓環境污染。河北省通過在唐山市、平山縣、鹿泉市等多地大規模集中拆除水泥企業,在唐山、邯鄲、張家口、邢臺等市集中拆除多家鋼鐵企業等方式,倒逼此類企業化解產能過剩,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并將騰出的土地規劃建設綠色環保產業。因此,唐振龍指出,河北省還應著力治理環境污染,為京津企業向河北順利轉移及物流業的全方位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最后,唐振龍向記者表示,政府應制定相關機制,加強“執行力”,保障三地協同發展。目前,河北省已經在很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對京津地區的對接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需要相關機制的保障。河北省政府需要從觀念、體制、政策、措施上再下功夫,制定相應的保障機制,并加強“執行力”管理,確保河北省采取的各項措施能夠強有力的執行下去,從而能夠為京津冀一體化“保駕護航”,而不是讓所有的措施都“流于形式”。
抓機遇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就河北省來說,其優勢產業中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傳統產業居多,鋼鐵、裝備制造、石化、醫藥、建材、食品、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1.8%。這些產業之間獨立性較強,相容性較低,給京津冀的一體化協同發展帶來了很多困難。“近年來,河北省主要依靠自我積累發展,而京津是國內投資集中地區,自增強能力強。近些年,雖然京津一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資源消耗型行業正在逐漸向河北地區轉移,但到目前為止河北尚未充分共享京津的開放市場。京津地區的企業很少在周邊河北的市縣開設企業分部,未能起到京津向河北區域擴展的示范帶動作用。只有地區之間企業主動融合才是實現區域一體化的根本。”唐振龍表示。
因此,在當前“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環境下,河北應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對此,唐振龍指出,首先需要協調區域發展,引導新興商貿物流業態集聚。要適應日益激烈的商貿物流市場競爭,在培育新興商貿物流業態發展上,要充分利用集群化所獨有的專業化分工與互動協作能力,指導建立新興商貿物流業態的研發中心、傳播中心。
同時,應加快創新體系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在加快創新體系建設的同時要搭建信息資源整合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依托平臺吸引大量靈活高效的創業投資,形成與其他產業接軌的投資和退出機制、中介服務機制、信托責任機制等,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最后他強調,要培養和吸引創新人才,做好人才保障。人力資源是商貿物流產業的核心資源。新興商貿物流業態是高科技與商貿物流融合的產物,特別需要高素質人才來支撐。要加強人才培養力度,著力造就一批既掌握現代物流技術,具有創造力,又懂得現代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