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18 09:52:20 第一物流網

5月17日,中國政府網顯示,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同時擴大低空空域開放,總結推廣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經驗,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劃設低空目視飛行航線,方便通用航空器快捷機動飛行。
長久以來,空域管制和通航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因素制約著我國通航產業的發展。而經歷了2011年至2015年低空域管理改革推廣階段之后,2016年開始將進入低空空域改革的深化階段,通航產業發展正不斷迎來政策東風。
到2020年,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
500個通航機場支撐產業發展
意見指出,近年來,我國通用航空業發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通用機場超過300個,通用航空企業281家,在冊通用航空器1874架,2015年飛行量達73.2萬小時。有數據顯示,相比2014年,2015年新增通航企業41家,同比增長16%。
盡管通航企業數量增長迅速,但目前盈利的尚屬少數。業內人士曾對記者表示,對于通航來講,最大的制約首先是空域使用條件,另外一個是保障能力、基礎設施,以及低空的航線情報服務能否跟得上。現在整個通航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規模還沒有形成,規模是利潤的前提,體量小的情況下,整個行業的盈利很難提升。
美國的通航市場與我國形成鮮明對比。根據美國通用航空制造商協會的數據,截至2013年,美國擁有20.9萬通航飛機,通航產業為美國經濟每年貢獻1500多億美元,并創造了超過120萬個工作機會。而美國通用機場數量達2萬余個,通用機場被用于醫療救援、軍警執法、公務旅游、農林開發以及基本出行等各方面的需求,帶動的通航產業占到美國全年GDP的1%。
根據此次國務院發布的意見,到2020年,將有500個以上通用機場支撐我國通航產業發展,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覆蓋農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50%以上的5A級旅游景區。同時,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
繼續擴大低空空域開放
在此次意見中,低空空域改革有了推進。意見提出,科學規劃空域,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劃設低空目視飛行航線,方便通用航空器快捷機動飛行。研究制定并組織實施空域分類標準,在國(邊)境地帶、空中禁區、全國重點防控目標區和重點防空目標等重要地區劃設管制空域,包括航路航線、進近(終端)和機場管制地帶等民用航空使用空域,確保重要目標及民航航班運行安全。
通航產業通常被認為有很強的產業帶動作用,能夠在醫療、氣象、科學實驗、文化體育、公共服務等領域廣泛應用,不但涉及從研發、制造、機場、飛行運營、航行服務到飛行保障的龐大產業主鏈,也包括延伸的關聯性產業,比如航空培訓、地面維護、咨詢、金融租賃、保險、旅游等。
因此,意見還提出,要推動通用航空與互聯網、創意經濟融合,拓展通用航空新業態。促進通用航空與旅游業結合,在適宜地區開展空中游覽活動。鼓勵發展飛行培訓,提高飛行駕駛執照持有比例。積極發展個人使用、企業自用等非經營性通用航空,鼓勵開展航空體育與體驗飛行。利用會展、飛行賽事、航空文化交流等活動,支持通用航空俱樂部、通用航空愛好者協會等社會團體發展,擴大通用航空愛好者和消費者群體。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