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段時間 將是巨頭收割內容電商的時候
發(fā)布時間:2016-09-19 10:15:34 變革家

最近參加某巨頭電商企業(yè)舉辦的內容電商內測活動,深深感觸,中國電商的基本面,已經開始發(fā)生根本變化,引發(fā)這一思考的并不是他們推出了什么功能的產品,實際上,產品還在研發(fā)階段,而是綜合這一個月以來,筆者走訪觀察多家電商巨頭之后,感覺大家都在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這個方向也不是什么新奇特,而是被大家早就討論爛了的內容電商,之所以討論爛了,是因為大大小小的自媒體在做內容電商的時候,發(fā)現這簡直就是一個大坑啊,跳進去才發(fā)現是個無底洞,筆者也嘗試做了一個內容電商平臺,三個月之后,發(fā)現這里面的坑又大又多,爬出來都很難,何況在里面折騰出動靜來。
而那些在微信上隔三差五就冒出來的內容電商案例,其實也幾乎是太監(jiān)的命運——再也沒有下文了,只有母嬰用品這個品類在以內容電商的名義做著打折處理的事情,一派熱鬧氣象。
號稱走品質路線的所有內容電商嘗試,包括自媒體、垂直APP、各大巨頭、直播平臺,都還在迷宮里撞墻。
盡管如此,筆者還是覺得,中國電商的基本面在發(fā)生根本變化,京東內容總監(jiān)Tom說了一句話,很有意義,做內容電商,大家都是有手段,但是沒有舞臺。
大家能寫出花樣翻新的文章,能拍出唯美的視頻,能用各種逗逼直播玩法吸引粉絲觀看,但是,到轉化的時候,用戶的懶癌發(fā)作,不愿意跳轉。
在這方面更加深有感觸的應該是蘇寧最近半年來的網紅玩法,從4.18、6.18到8.18,每次都花了大價錢請網紅做直播,每次都很熱鬧,但一算轉化率,慘不忍睹。
一怒之下,自己做了直播,現在自己做直播的還有淘寶和京東,這幾家巨頭的目的就是讓用戶看直播之后,直接在自己平臺上下單,免去跳轉步驟,隔APP如隔山啊,心愿是好的。
對于這些巨頭來講,直播、網紅、達人、自媒體、視頻等等,都是工具,他們是用組合拳來獲得重新分配流量的權利,不同于自媒體單一媒介的內容電商模式。
所以,又跟幾年前,巨頭平臺收割垂直電商一樣,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又是巨頭收割內容電商的時候。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這兩個詞,曾經讓我們討論到嘔吐,但他們真的是相愛相生的一對,沒有誰取代誰,只是誰在某一個階段占據優(yōu)勢。(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看到誰在說去中心化取代中心化的論調,我就想掐死說這個話的人,納粹法西斯單邊恐怖主義文革思維,深存于社會大眾心中。)
在去中心化的內容電商(自媒體的做法)遭遇普遍困境之后,中心化的(阿里京東蘇寧)平臺在用一系列組合拳開始收割了。
或許你會說,這是根本變化嗎?電商還不是又回到巨頭壟斷的局面嗎?這是老路子啊。
不,上述內容只是之一,你有沒有想過,當巨頭掌握內容電商流量的時候,對于品牌方又意味著什么?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捋明白一件事。
絕大多數人在看待內容電商當前困局的時候,都是從內容創(chuàng)業(yè)的角度來看,但我們是從零售的角度來看。
內容電商的根兒不在內容,在電商,電商的根兒是零售。
所以,這個方向在表面上是內容電商,換算到零售思維,則是選品為王。
中國的商業(yè)體系,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現在,其發(fā)展主題先后經歷了批發(fā)為王、KA為王、深度分銷、終端為王、PC電商、全渠道(含移動電商及O2O),到如今,終于到了選品為王了,以前多個時代,歸結到一點,都是渠道變革,現在,內容電商的火熱,背后只是因為渠道紅利變薄之后,選品(產品)需要發(fā)揮作用了。
亞馬遜中國新任總裁張文翊上任之后,提出了大選品時代,跟我們提出的選品為王是一個思路,據“什么值得買”一位高管估算,國內內容電商帶動的海淘商品中,80%來自亞馬遜,他們也發(fā)現,國外的商品,更新奇特,更容易做內容電商。
所以,當前,推薦型的內容電商,對于國內品牌來說似乎不利啊。
當然,國內品牌早就知道自己的任務是產品創(chuàng)新,做出更多細分產品出來,這也不用多說。
需要說的是,這些品牌的塑造方法,可能要發(fā)生很大的改變了。
當零售平臺與媒體內容融為一體的時候,品牌方的操作手法,就得適應一下新業(yè)態(tài)了。
阿里前段時間發(fā)財寶,第一句話就說,阿里已經不是一家零售公司了,劉強東雖然還說自己堅持作為一家零售公司,但未來的方向肯定是科技零售,蘇寧也是如此,亞馬遜早就是科技公司了。
對于他們來說,零售都是基礎業(yè)務,大數據云計算金融內容產業(yè)這些布局,都讓他們在發(fā)生一些根本變化。
科技的東西先不過多探討,僅是內容布局,你會發(fā)現,他們的APP都有一個頻道叫發(fā)現,內容來源都是開放型的,品牌方現在跟他們的合作還只是CPS分成模式,當他們的影響力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只是分成了。
而這個影響力的程度,來源于自媒體(新媒體)的遷移速度,從微信遷移到這些巨頭平臺的內容社區(qū)里。
微信,畢竟不是電商的沃土。
不知道,五年后,微信是否會因為當初有機會建立卻沒有建立一個最強大的商業(yè)品數據庫而后悔。
電商平臺,已經不是當初的平臺;媒體,已經不是當初的媒體;品牌,也不再是當初的品牌;經濟環(huán)境,也不再是當初的經濟環(huán)境。
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中國電商,或者是中國商業(yè)的基本面,都已發(fā)生根本變化。(來源:變革家;文/馮華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fā)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yè)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lián)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xié)同發(fā)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國新辦發(fā)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jiān)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fā)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yè)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lián)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