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農村物流藍圖:建地級市物流中心 鄉村物流開放共享
發布時間:2016-09-23 08:58:32 第一物流網

菜鳥準備開建地級市物流服務中心以及配套的物流園,這一財年完成60-70個點的建設。
菜鳥準備將農村末端物流資源整合,形成線路共享系統,開放給社會。
菜鳥還準備造福鄉村貨車司機,改變他們四處找貨、等貨的處境,做成“滴滴”式的搶貨模式,完成線上車貨撮合,改善鄉村商貿物流。
……
9月19日,菜鳥網絡和重慶江津區政府簽署“縣域智慧物流+”合作協議,要聯合重慶郵管局、江津政府、本地物流企業推國內首個鄉村末端物流線路共享系統。
菜鳥農村物流總經理熊健希望借此幫助重慶江津區內的29個鎮區、184個行政村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物流。
而文章開頭所說均能在菜鳥與江津政府聯手打造的集農村、農業、金融、數據等農村供應鏈服務的農村物流公共服務平臺上實現。
承接所有社會訂單
分線路下沉鄉鎮
在菜鳥縣域智慧物流+江津服務中心正式開放當天,第一物流全媒體?現代物流報(微信:cn156news)記者參觀了現場。
① 菜鳥縣域物流服務中心向社會開放。據菜鳥在江津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豐安物流的工作人員介紹,服務中心并不僅僅接受淘系平臺上的包裹,其他電商的包裹、社會包裹等,“只要是往江津下屬的鄉鎮村送的,都可以與服務中心合作,幫助他們送下去。”
② 社會包裹分揀下鄉過程。記者到達時,正有一大批下鄉的包裹到達服務站,工作人員現場分揀、分配線路、裝車送往每條線路上各個鎮點的代收點。
工作人員直接在貨車口處理快件。包裹隨著傳送帶不斷往下走,工作人員第一次掃入即可整理包裹信息并分配下鄉線路。
第二道環節,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根據系統線路分配,給每個包裹標注上1-11的數字,代表該包裹需要被歸入某個線路的整理箱。
之后有專門人員根據包裹上數字編碼,分揀入對應的整理箱。
最后等待服務站的線路車,將快遞包裹裝車拉往各個鎮代收點。
③ 開通11條下鄉線,平均每天4000件。據豐安物流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江津服務站才試運行兩周,所以只有11條線路,覆蓋了60個左右的鎮點,但已經實現全區基本覆蓋,未來會進一步加大布點密度,讓村民收貨更便利。
此外,每條線路,目前每天下鄉送貨一次,均有固定的時間點。“試運行期間,每天的包裹量平均在4000件左右,有時可達5000件。如果某一天某條線路上的包裹量過多,服務站車輛無法滿足時,就會分配給社會運力資源。我們會在征集儲備的社會物流資源中尋找合適的車輛跟司機幫助派送。”
改善鄉村貨車司機生活
降低商貿物流成本
① 鄉村貨車司機生活艱難。“鄉村貨車司機生存是很艱難的,經常要在批發市場等地等待生意上門。政府管理有難度,對市容也有影響。而且因為這種找貨的不確定性還會影響物流服務質量。”菜鳥農村事業部總監沈建鋒告訴記者。
② 菜鳥“橙運”撮合車貨匹配。而菜鳥“農村智慧物流+”物流服務平臺上有一個名為“橙運”的APP就是為了幫助這些貨車司機。據了解,“橙運”可以實現本地配送司機從線下到線上的轉移,縣域內商戶可通過手機端下單給線上司機,商戶可對包裹物流詳情全程跟蹤。此外,橙運還提供智能派單、智能路由、代收貨款保理、貨物保險、線上實時結算等增值服務。
退伍軍人陳基貴返鄉做物流司機,每月只能掙2000-3000元糊口。據其介紹,加入菜鳥農村物流服務平臺后,才半個月就掙了2500元,相比原先多了一倍。
③ 降低縣域商貿物流成本50%。反過來,這樣的服務其實對于縣域商貿物流來說也是一種福音。通過社會化協同運力和集貨模式,降低商家的運營成本。
“我們現在每天平均可以接到200單左右的商家包裹。他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渠道幫助他們往鄉鎮送貨。例如一家輪胎商,就跟我們簽訂了每月幫助配送一定量輪胎下鄉的合作,大致可以節省50%的物流運營成本。”
④ 幫助快消品牌渠道下沉。此外,菜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品牌商借助縣域物流服務中心可以實現商品的渠道下沉,“原先傳統經銷模式下,品牌進入5-6線城市的成本非常高昂,所以在農村看不到品牌商品,買到的假貨居多。但品牌商,尤其是快消品的品牌商,跟縣域物流服務中心合作,可以提前將貨備在服務站內,農村雜貨店、鄉鎮小超市向品牌廠家下單就能直接從站內發貨,不僅物流成本低,配送時效也高。”
記者在江津服務中心看到,已有飲料品牌與其合作,在快消品件區,堆有大批商品,一旦訂單到達系統,就能隨其他包裹一起下鄉。
“我們把合作品牌對象定位為快消品,未來隨著合作的品牌越來越多,站內空間不夠用,會繼續開拓倉儲場地。”據沈建鋒介紹,此類縣域物流中心每個都會配套物流園。
菜鳥物流骨干網絡藍圖初現
縣域物流中心承上啟下
① 江津服務中心是地級市物流服務點。“以江津服務中心為代表的服務站并非縣級物流點,而是地級市物流站。”沈建鋒的表述化解了記者的疑惑。
在參觀時,記者一直將江津服務中心定義為縣級物流服務中心。因此,認為江津樣板只是菜鳥縣級物流服務中心的2.0版本,相比原先的站點,增加了對社會包裹開放和車貨撮合匹配等新功能。
然而,事實上,類似江津服務中心的物流服務站,在菜鳥的定位中是承上啟下,極為關鍵的一環。拿沈建鋒的話來講,“將來會起到銜接作用,從這點可以暢想菜鳥的整個藍圖。”
② 地級市服務站銜接大城市與鄉縣網點。據了解,菜鳥在全國已經建立了8個骨干核心節點,這可以看做菜鳥在大城市層面的建設,并且已經基本完畢。
而在末端物流布局上,已經在全國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建立了超過430家縣級服務中心,近2萬個村服務站,輻射1.5億農村消費群體。這種推進速度可見鄉縣末端布局已經可復制并且推廣神速。
在這樣的背景下,菜鳥開設縣級物流服務中心組織構架之上的縣域物流服務中心,即地級市物流服務中心及配套物流園,基本已經可以窺見整個菜鳥藍圖。
③ 菜鳥物流骨干網可以窺見。沈建鋒也直言:“我們也非常期待這種銜接的到來。”到那時,從大城市骨干核心節點到地級市服務中心再到縣鄉物流末端網絡,整個菜鳥社會物流骨干網絡的框架搭成,其后續想象力簡直無窮。
未來開拓四川、甘肅等地
年內建設60個
① 首個地級市物流點駐扎江津的原因。那么,這樣一個試點為何會選擇重慶江津呢?
沈建鋒介紹,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是重慶的線上消費能力非常旺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其次重慶作為工業重區,對于消費品、線上電商的需求更迫切,潛力無窮;再者,重慶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最后,已經有豐安物流這樣做村村通的物流合作方,基礎很好。
② 地級市物流站的選擇條件。那么未來,菜鳥會挑選怎樣的城市繼續開拓呢?
“主要有四個參照,第一是每天的快遞下鄉單量能達到1000-1500單的量級,第二是社會落地配件有一定規模,第三網購需求量呈現較高的增長趨勢,最后傳統經銷網絡正有升級或者淘汰發生。”
③ 2016年或建30個。沈建鋒認為參照這樣的標準,未來將會在四川、甘肅、陜西等地迅速開展。預計在未來一個財年內會開拓60-70個地級市物流服務站點,2016年或可能建設30個左右。“為了響應政府大力推進快遞向西、向下的號召,會重點開拓中西部地區的核心城市。”
吸引快遞企業跟盈利
或需要進一步考慮
誠然,這樣的模式創新、先進,對于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物流資源整合有巨大的幫助,但或許有一些情況仍需思考。
① 如何吸引快遞企業的包裹進入。記者在服務站現場,看到一輛韻達的快遞貨車開進站內,貨車車箱內已經裝有3/4左右的快遞。據韻達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包裹全部是韻達的快件,準備送往韻達在鄉一級設立的網點(大概有3-4個)。來江津服務中心是為了接一些開往同一個鄉鎮的包裹,好把車箱裝滿,充分利用資源。
這種情況當然值得點贊,利用了閑散運力資源,提高了快遞收入。但從這也能看到,不少快遞企業并未將下鄉快遞交由菜鳥整合平臺。
這里面或許有對新穎模式的觀望態度;或許有成本上的考量,畢竟交給菜鳥縣域物流服務商也有成本,這種成本與原先幾個鄉級網點的成本孰優孰劣還需比較;或許還有信息數據的考量,原先因為電商依賴,快遞企業對由此產生的與菜鳥的信息系統對接就有頗多顧慮,如今菜鳥開放平臺,快遞如果進入,社會件、商貿件信息資源也會隨之進入,或許這也是快遞考慮的原因。
而無論出于何種因素,如何吸引這些未進入縣域物流服務中心的快遞大戶,或許也是菜鳥以及物流合作伙伴需要考慮的。
② 盈利將是持久戰。此外,盈利問題也是目前的老大難。農村物流的民生和公益屬性注定了盈利是個持久戰,最終的盈利模式也需要菜鳥考量。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
- 四部門印發《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空間
- 電動化 電子化 可再生 國際快遞企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