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O2O加速度!百果園和一米鮮合并,預示生鮮供應鏈新競合?
發布時間:2016-12-15 09:38:52 第一物流網

近日,水果零售連鎖品牌“百果園”與生鮮電商互聯網品牌“一米鮮”正式對外宣布合并,這也是生鮮領域內線上線下融合的第一樁合并案。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將保持百果園與一米鮮雙品牌運行。
百果園和一米鮮的合并不免透露出些許抱團取暖的況味,但我們也能看到,線上線下終于不再是劍拔弩張你死我活的關系,而是要握手言和共謀發展了,這對于生鮮電商行業又意味著什么呢?
電商平臺與實體店拉鋸戰
從互不信任到互相依賴
2014年起,生鮮電商開始受到資本追捧,于是一大批生鮮電商創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成長起來,那個時候,很多人樂觀地認為生鮮電商的風口已經到來,但時間證明之前的火熱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2016年開始,眾多為人熟知的生鮮電商平臺開始倒下,業內人士才明白一個道理:風口遠未到來!
那么,身處其中的生鮮電商平臺和線下零售商超又走過了哪些悲喜歷程?摸爬滾打后得出了怎樣的發展思路?
▌實體店:轉攻線上,鮮有成功
在生鮮電商狂飆突進的時候,線下商超開始擔心,這種擔心與其說是受到電商在經營方面的沖擊(因為至今生鮮電商的滲透率也僅為3%),不如說是對行業發展大勢的一種憂慮:生鮮電商或許就是未來的一種趨勢,線下實體店不可能永遠稱王。
于是一邊是生鮮電商的快速發展,一邊就是線下實體店開始上線自己的電商平臺,但遺憾的是,至今鮮有成功,這里可以以沃爾瑪和家樂福為例:
沃爾瑪: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的線上銷售渠道,沃爾瑪也是不遺余力。2011年5月沃爾瑪入股1號店,2012年8月商務部批準沃爾瑪對1號店的控股增至51.3%,2015年7月沃爾瑪全資收購1號店,最后到2016年5月底,京東成為一號店的接盤俠,隨后沃爾瑪也上線京東商城。
與京東的合作也表明沃爾瑪此前的線上探索以失敗告終,最后還是要依賴于中國市場的電商巨頭。
家樂福:2015年6月,家樂福在上海正式啟動O2O業務——家樂福網上商城,2015年12月,家樂福網上商城APP上線,2016年4月,該業務拓展至北京,隨后,家樂福網上商城先后在成都、昆明、無錫和蘇州開通。據了解,北京站的網上商城SKU已經達到1.5萬個,其中生鮮商品超過4000個。
盡管如此,家樂福的網上商城能否成功仍然被打上問號。此外,國內的永輝、物美等超市也嘗試過自己做電商平臺,但都以失敗告終。
▌傳統商超做線上失利的原因
除了流量還是流量!在中國的電商市場,阿里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已經占有了絕大部分的流量資源,留給垂直生鮮電商平臺的流量少之又少,即使傳統商超投入巨額資金、做出一款漂亮的網站或APP,但電商巨頭依舊主導流量資源,稍有不慎,精美的APP便會被用戶刪除或者遺忘。
線下基因太難改變。不管是沃爾瑪、家樂福,還是永輝、物美等傳統超市,很難靠自己的能力做好線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做傳統商超的基因太難改變,他們與電商在思維模式上、管理運營等方面都大相徑庭,這種情況下轉做線上難度很大。
即時物流不易打造。做生鮮電商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物流,商超配送涉及到的即時物流配送也成為影響用戶體驗的重要一環。目前京東手握國內最大的即時物流平臺達達配送,阿里也戰略投資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而沃爾瑪和家樂福在即時物流方面卻遜色很多。
▌電商平臺:把握供應鏈才是王道
反觀垂直生鮮電商平臺,他們也漸漸發現不去依托線下將很難做到精細化運營,用戶體驗也必然不能保障。尤其是在2016年起生鮮電商一片凋零的情況下,順利拿錢的天天果園和易果紛紛強調做強供應鏈的戰略。可以看到,線上線下緊密結合才是出路。
天天果園:天天果園CEO王偉在D+輪融資發布會上就表示,今年的資本市場趨于理性,理性的目的就是賺錢。因為供應鏈是零售生意極其重要的本質,所以想賺錢就離不開供應鏈的打造。天天果園不會放棄這個賺錢要憑借的根本。
在供應鏈方面天天果園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努力。首先,天天果園定位做全品類生鮮電商平臺,引進了一大批優質供應商;其次,對上游農場進行投資、控股,增強對上游農產品品質的把控,王偉也首次紕漏投資規模已經達幾百萬美金了;此外還獨家采購優質農產品,由于獨家采購的農產品品質較好,因此也能提高平臺的議價能力。
易果生鮮:無獨有偶,為了加強供應鏈環節,易果在C+輪融資發布會上正式宣布成立上海易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該公司成立之前,易果與上游供應鏈合作伙伴只是一般的供應和采購關系,供應鏈公司成立后,易果將在一般的采供關系基礎上,與各細分領域的優秀企業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如通過戰略聯盟、合資、投資等方式加強對上游供應鏈的把控。
線上線下融合之路
改良派 VS 革命派
在線上線下紛紛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時,融合便成為必由之路,在目前的融合模式上,出現了“改良派”和“革命派”兩個鮮明派別,“改良派”以多點和物美的融合模式為例,而“革命派”則以徹底顛覆傳統線上線下模式的盒馬鮮生為例。
▌改良派:線上線下合作較成功的案例
多點CEO林捷在接受現代物流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商超一定要發生改變,多點的存在就是要幫助傳統商超更好地適應新時代。
所以多點對物美的改造是溫和的,是雙方攜手并進的過程。再加上多點和物美有共同的投資人,因此雙方合作能坦誠布公。
目前雙方合作已經取得顯著進展,在倉儲方面,多點讓物美的倉庫建立起包裝菜加工中心,生產出的包裝菜能更好地適應電商平臺的銷售;其次在揀貨方面,多點為商超揀貨員配備專門研發的揀貨APP,提高揀貨效率;在賣場的變革上,多點正在積極提倡電子貨架等。
在雙方高效的協同配合下,多點在今年雙11和雙12不僅銷量翻番,而且兩小時送達的妥投率分別達到94.49%和99.38%。
▌革命派:顛覆傳統商超 整合線上線下
對標多點和物美的融合模式,阿里注資的盒馬鮮生卻放棄改變傳統商超的道路,另起爐灶開起了適應用戶消費升級后所需要的線下體驗店。那么盒馬鮮生新在哪兒?
首先是線下體驗店的布局跟傳統生鮮超市很不一樣。盒馬鮮生的店鋪設計比較現代化,整潔透亮大氣,大理石鋪地,大玻璃框的商品呈現。該店還擁有一套自動化運貨設備,從前端體驗店到后庫的裝箱,都是由物流帶來傳送,而這套運貨設備就在消費者頭頂,于是實體店上方是飛來飛去的快遞包裹,下方就是琳瑯滿目的食品,設置十分新穎。
這套自動化運貨設備的作用是:如果是到店的消費者,選完貨就可以直接通過物流輸送帶送到收銀臺;如果是通過APP下單,門店在收到訂單后,店內各個商品品類部門,就會直接把貨架上標準化、獨立包裝的商品掛至運輸系統,自動運至配送人員,時間周期不到一分鐘。與此同時,也在一分鐘左右,店員會從庫房提取商品補充至貨架之上。
其次,盒馬鮮生的生鮮標準化做得比較好。盒馬先生除了以個售賣的生蠔、以條售賣的活魚,幾乎所有商品,到店時已實現了獨立包裝,從蔬菜、肉類到水果等等,并且重量和價格都標得很明確。
最后就是配送效率高。盒馬鮮生采用的是自建物流,宣稱五公里內半小時送達。無論是在門店購買,還是APP線上下單,均能保證“五公里范圍,半小時送達”。并且還實現了智能拼單,盒馬鮮生能將線上線下數據充分打通,消費者既可以單獨線上、線下消費,也可以實現線上線下智能拼單。
盒馬鮮生的模式不僅對傳統商超的外觀設置進行了改變,而且在運營方式上也與之截然不同,被認為是迎合時代需求的生鮮體驗店,但其前期投資成本高也讓業內人士不敢輕易嘗試。
但在一定程度上盒馬鮮生代表一種趨勢。近日就有媒體爆料,永輝超市就打算和京東在北京開兩家線上線下融合新業態店,采用的就是盒馬鮮生的模式。
“改良派”和“革命派”究竟誰的模式更好?多點CEO林捷此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就表示:“雖然兩者的模式不盡相同,但最后很有可能是殊途同歸。因為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做新零售、做好用戶體驗,在向這個目標努力的最后,可能結果就會是一樣的。”
而百果園和一米鮮的合并,也讓我們再次期待一個全新的生鮮電商業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