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2017年,鋼鐵行業進入價值回歸新時代

發布時間:2017-01-05 10:22:41 現代物流報

 2016年,由于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增加,以及新一輪房地產熱和去產能政策影響,中國鋼材價格不斷上漲,大部分鋼鐵企業扭虧為盈。那么2017年鋼鐵行業走勢如何?價格又將呈現什么樣的變化?本報記者整理了近期一些專業人士在不同場合給出的觀點。今年市場走勢究竟如何,還請各位讀者關注《現代物流報·鋼鐵版》。2017年,我們在一起。

【全國工商聯冶金商會原名譽主席趙喜子 鋼鐵行業有所回調】
2016年12月9日,在鋼鐵行業論壇上,全國工商聯冶金商會原名譽主席趙喜子認為:2017年鋼鐵行業會有所回調,但情況會好于2015年。趙喜子認為,鋼價上升首先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的。2016年中央對以往單純靠貨幣政策刺激投資做法進行調整,重在加強城市基建,全國鋼材市場銷量提升。“去產能”政策對2016年全國鋼鐵行業的價格攀升也產生重要影響。他認為,2017年,首先中國經濟下行趨緩,對鋼鐵行業來講是根本利好。房地產市場不會像2016年這樣火熱,但也不會至于走向另一極端。此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都將推動鋼鐵工業的發展。
【友發集團副總裁韓衛東 鋼材均價和絕對值將高于2016年】
2016年11月25日,在“第十二屆環渤海鋼鐵市場論壇”上,友發鋼管集團副總裁韓衛東表示,2017年鋼材市場將實現供需基本平衡,也是脫胎換骨充滿希望的一年。2017年的供需是基本平衡,但是品種分化,出口下降。實際上冷、熱板產品增長幅度都是超過5%,但建材、無縫管沒有增長甚至是負增長,品種的分化已經非常明顯了。2017年成本會上升,礦和煤焦的話語權會大大的提升,鋼材的話語權也會增加,2017年供需一旦平衡以后,鋼材的話語權也能夠提升。2017年鋼材的成本將上升,鋼材均價及絕對值會高于2016年,且交易模式將發現質的變化,電商、集采和直銷成為主流。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新偉 鋼價將呈現前高后低走勢】
2016年國內鋼材價格大幅上漲,整體呈現“過山車”行情,在談到2017年的鋼材價格走勢時,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新偉認為,2017年國內鋼鐵價格將呈現先高后低走勢,3~4月份鋼價有望創近3年新高。隨后將展開年度級別調整,下半年將呈現震蕩下行走勢。首先,環保及去產能將繼續影響市場。未來環保要求將更趨嚴格,對市場的影響也將持續。2016年四季度展開的中頻爐去產能行動對2017年年初行情也會產生較大影響,螺紋鋼供給或因中小品牌的退出而出現緊張情況。其次,基建因素支撐鋼價走強。目前國內仍在大量批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近幾個月工程機械銷量增加明顯也預示未來一段時間基建會繼續呈現增量趨勢。另外,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也有加強基建的措施,若中美基建形成共振,對2017年工業品市場將形成較大支撐。再次,當前全球經濟仍處于衰退期,盡管在貨幣刺激之下資產類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但資產類泡沫同樣也在快速膨脹,風險也在積累。強刺激具有不可持續性,因此不排除鋼價在2017年下半年重回尋底之路的可能。
【金銀島市場分析師李群 基礎設施投資仍是主要增長動力】
縱觀2017年,財政政策將繼續擴張,金銀島市場分析師李群認為,基礎設施投資仍然是主要的增長動力。由于較大規模的通貨膨脹壓力不太可能出現,預計貨幣政策將維持適度寬松。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在2016年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預計2017年將取得進一步推進。將有更多僵尸企業停工,重工業繼續削減產能,以及更快解決壞賬。穩定的增長和寬松的通縮壓力將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基本支持。機械行業特別是汽車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鐵路、交通、城市建設等基礎設施投入將保持高位。整體來看,2017年中國鋼鐵行業下游消費將與2016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需求走弱,并不意味著鋼鐵行業將進入衰退期,相反,2017年鋼鐵行業去去產能仍是重頭戲,那么隨著落后產能的退出,大型鋼企資源將受到青睞,鋼價仍有繼續走高的可能。2017年將是鋼鐵化解產能工作的關鍵時期,各項措施的持續推進,將有利于鋼材市場供需矛盾的緩解,市場競爭環境有望進一步改善。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主任趙武壯 有色金屬工業生產將緩中趨穩】
2016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呈現出增長速度下降、經濟效益轉好、市場環境改善、運行情況超預期四大特征。對于2017年有色金屬行業行業運行態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教授級高工、副主任趙武壯認為:全球有色金屬供應結構性過剩的局面不會明顯改觀;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上漲的動力依然不足,將繼續維持寬幅震蕩格局;美國加息對大宗金屬價格形成壓制;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繼續存在;成本上升對價格的支撐作用將逐步顯現。趙武壯表示:“2017年國內外主要有色金屬市場前景仍不容樂觀,但也不悲觀。初步判斷,2017年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繼續維持緩中趨穩的態勢,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有望維持在6%~7%水平;十種有色金屬產量保持小幅增長態勢;有色行業國定資產投資難有起色;企業經濟效益持續回升的壓力依然較大。”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 汽車需求量將達到2700萬輛】
對于2016年的汽車市場發展形勢,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指出,消費者受2016年車輛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影響,汽車市場發展情況較好。截至目前,汽車增速是13.4%,正好是GDP的兩倍,對于GDP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正向拉動作用。乘用車是17.1%,商用車情況也不錯,下半年更好,甚至出現了脫銷的情況。到2017年年底,預測汽車需求量將達到2700萬輛。徐長明認為,提質控本是汽車整車廠商的共同大趨勢,也一定會傳遞到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 我國鋼材實際需求量將下降】
2016年12月9日,在鋼鐵行業論壇上,全國工商聯冶金商會原名譽主席趙喜子認為:2017年鋼鐵行業會有所回調,但情況會好于2015年。趙喜子認為,鋼價上升首先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的。2016年中央對以往單純靠貨幣政策刺激投資做法進行調整,重在加強城市基建,全國鋼材市場銷量提升。“去產能”政策對2016年全國鋼鐵行業的價格攀升也產生重要影響。他認為,2017年,首先中國經濟下行趨緩,對鋼鐵行業來講是根本利好。房地產市場不會像2016年這樣火熱,但也不會至于走向另一極端。此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都將推動鋼鐵工業的發展。
【全聯冶金商會會長、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 鋼鐵行業形勢或差于2016年】
全聯冶金商會會長、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日前表示,2017年,鋼鐵行業形勢可能不會好于甚至會差于2016年。沈文榮認為,雖然2016年鋼鐵企業效益好轉,但是企業的效益并沒有回歸到應該的合理水平。從2016年全年來看,鋼鐵企業第一季度虧損,第二、第三季度有利潤,第四季度利潤空間會收窄,預計2017年利潤空間仍會進一步收窄。好轉的局面難以維持,主要是因為2017年支撐鋼材價格上漲的剛性需求難以持續增長,但是鋼鐵產量很難下降,加上煤焦礦等原材料價格上漲,鋼企的利潤空間將被壓縮。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馮雨 煤炭價格或將趨于理性水平】
對于2017年的煤炭市場走勢情況,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馮雨認為:“2016年11月份PMI和PPI都達到了兩年來的最高點。另外工業增加值還有民間投資這一塊,都在上升。2017年財政政策和穩健適中的貨幣政策以及整體的經濟持續發展對于煤炭的需求還有較大的支撐作用。而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其對煤電的替代仍將延續,但可能趨弱。”馮雨同時表示:“2017年國家推動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取向或不會改變,調控市場方式將更加游刃有余、靈活多變,不排除煤炭供應從寬松轉向相對平衡,預計2017年全國煤炭產量、進口量均與2016年大體持平,煤炭價格或將趨于理性水平。”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朝才 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
2017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王朝才指出,經濟增長目前的特點是緩中趨穩,圍繞“三去一降一補”進行改革,目前來看,在經濟增長,一、二線城市房地產、主要工業品價格、物流量、用電量方面都顯現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他預判2017年經濟發展與環境仍有矛盾,產能過剩、不充分的科技創新動力、房價與房地產市場等問題也仍存在,因此經濟增長盡管有回暖勢頭,但并不穩固。
【上海鋼聯總裁助理、高級研究員任竹倩 “金九銀十”不復存在】
上海鋼聯總裁助理、高級研究員任竹倩在對2017年鋼鐵行業進行展望時認為,2016年鋼材價格不斷創出年內新高,原材料“雙焦”不斷刷新價格記錄,而鐵礦石價格則突破2014年以來高點,鋼價上漲,尤其“雙焦”引領鋼價,鋼廠盈利情況全面好轉,鋼鐵行業全面扭虧為盈。2017年鋼鐵去產能繼續進入實質性階段。事實上,全國各省減壓產目標已經達成,目前明確2017~2018年樣本煉鐵淘汰能力約4589萬噸,其中在產比例39%,去產能進一步演變成去產量可期。任竹倩在預測2017年鋼材價格時認為,上半年鋼材價格上漲概率明顯大于下半年;“金九銀十”不復存在;未來價格或經歷一輪調整;但行業利潤還是將保持在較為良好的狀態。
【上海鋼聯首席分析師汪建華 鋼鐵行業進入價值回歸新時代】
上海鋼聯首席分析師汪建華認為,未來鋼鐵行業進入價值回歸新時代,價格不會漲得太離譜,也不會跌得太離譜。“不忘過去:歷史重演及其邏輯;方得始終:新常態下挑戰與機遇;把握當下:周期切換重拾升勢”。
對于2017年的鋼鐵行業發展走勢,汪建華預測消費穩中略降,“2017年中國粗鋼消費增速在-0.65%~0.63%,至70365萬~71271萬噸,鋼材實際消費略有下降。鋼材出口量略有下降。粗鋼產量增速-0.9%~0.2%,至80157萬~81063萬噸,收縮是大概率。”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