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物流商用車十大事件:沒有最意外,只有更意外
發布時間:2017-01-10 09:49:37 第一物流網

寫在前面:
正如紫霞仙子在《大話西游》中那句經典臺詞,2016年的物流商用車市場,很多故事大家都是“猜中了開頭,卻猜不到這結局。”也正因為此,故事才好看,2016才耐人尋味。
今天,《現代物流報·汽車周刊》記者便來帶您一同梳理過去一年物流商用車領域的種種“意外”。而這,既為2016做一注腳,也為2017開啟新篇。
▌最被動增長
——治超推著重卡“跑”
吸睛事件:
2016年8月18日,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貨車非法改裝和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意見》,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治貨車非法改裝”、“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車輛運輸車聯合執法”三個專項行動( 重點整治階段:2016年9月21日至2017年7月31日)。而受治超影響,部分在用車型不合新規,運力受損,直接拉動重卡需求增長。2016年10月,重卡銷量7.0萬輛,環比增31.5%,同比增54.0%,一些車企年底生產排期更已延至2017年3月。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從嚴治超推高重卡銷量,部分重卡車型一改往日低迷之余,更具供應鏈優勢的車企也是表現更為出彩。
一句話點評:
治超火了重卡,一些車企產能跟不上,令之更為重視供應鏈管控。同時,2017年從超載延至超限治理,治超影響必然繼續發酵。
▌最爭議國標
——GB1589新版“惹”人憂
吸睛事件:
2016年9月21日,新修訂的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16)以及新修訂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伴隨治超新政開始執行。新國標以及新規定對車輛限重、車身尺寸等硬性指標進行規范,二者結合下,最先受到打擊的是雙排轎運車、17米5平板、6X2牽引、前四后八等車型的司機和用戶,甚至運價因此一度上揚。此外,在用違規車輛處理、新車購置成本提升等,也讓司機和用戶“添了白發”。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新版GB1589來襲,本意規范車輛使用,卻偏引得部分卡車司機“出離憤怒”,這也使之成為近年商用車市影響最大的一次國標落地。
一句話點評:
新版GB1589和新管理規定目前在用戶端效用明顯,未來,其在車輛生產端也必是企業須戴好的一個緊箍咒。
▌最持久疲軟
——輕卡輕客一路跌
吸睛事件:
2016年1-11月,輕型商用車產銷繼續低迷態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此間,輕卡銷售137.6萬輛,同比下降2.6%;輕客銷售32.2萬輛,同比下降16.1%。顯然,在商用車市場大盤回暖之際,輕型商用車整體表現陷入了持久疲軟的尷尬境地(2015年,輕卡銷售155.85萬輛,同比下降6.26%;輕客銷售43.20萬輛,同比下降2.50%)。而來自物流用戶的一線聲音表明:沒有治超等外力助力,經濟走低,貨源減少,傳統物流需求不振,都在制約該市場的復蘇。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需求升級也無用,城市、城鄉乃至城鎮物流消費難救輕型商用車產銷,這種情形真的很慘。
一句話點評:
輕型商用車還要蕭條多久仍不好說,但是2017年黃標車淘汰、國五標準切換實施以及國三車進入換車周期或將成為“助長回暖”因素。我們也希望,不順利的2016再也不要“回來”就好!
▌最無奈受難
——轎運市場遇風波
吸睛事件:
2016年1-11月,我國汽車產銷完成2502.7萬輛和2494.8萬輛,同比增長14.3%和14.1%。其中,乘用車產銷2174.3萬輛和2167.8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5.6%。顯然,汽車消費尤其是乘用車消費2016年迎來全新爆發之年,年內二者有望分別達到2800萬輛和2400萬輛左右,而這對于汽車物流所需轎運車而言本是近年難遇的一次需求爆炸。然而,受制于治超新政和新版GB1589實行,雙排轎運車禁止上路,中置軸轎運車產能有限,轎運車竟然一度有市無車。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需求暴增也無用,汽車消費重現往昔火爆場面卻也拉不動轎運車市場,真是難掩淡淡的憂傷。
一句話點評:
伴隨政策陸續落地和實行,以及合規產品更多上市,轎運車市場有望迎來大好局面,2017年前景看好。
▌最強行下滑
——電動車型現尷尬
吸睛事件:
2016年1月21日,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聯合啟動騙補調查,之后國務院辦公廳還組建了督察小組。9月8日,財政部對外通報了年初對90多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專項檢查結果,蘇州吉姆西等5個典型案例予被曝光。而在2015年順風順水的純電動物流車也是遭遇一場“橫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四批延至12月2日方才發布,雖然得以首進目錄,但2016年上半年其銷量卻僅為6168輛,低迷顯而易見。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新能源汽車騙補調查就阻斷了純電動物流車勢頭,這在2015年年底時候恐怕無人想到。
一句話點評:
市場需要公平、公正的政策環境,為嚴打騙補行為叫好,但也期待監管更加到位,避免致使純電動物流車這類新興市場大漲大跌。
▌最獨辟蹊徑
——吉利偏愛增程式
吸睛事件:
2016年10月26日,吉利控股集團在四川成都正式發布全新商用車品牌--遠程。與比亞迪、奇瑞等自主品牌早早布局商用車市場不同,吉利可謂姍姍來遲。更不同的是,一方面其在商用車上只做新能源產品,另一方面其新能源產品將主打增程式技術。該技術在日本等地已然成熟應用多年,但在這類產品尚且沒有政府補貼支持的情況下果斷發力,吉利的膽識和勇氣卓爾不凡。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不走尋常路,吉利商用車不止僅做新能源,新能源還不過分依賴政府補貼,真可謂新氣和底氣皆足!
一句話點評:
吉利進軍新能源商用車領域,電動物流車必然成為主攻方向之一,增程式技術到底效果幾何,是我們最關注的,它或給后來者以新的啟發和借鑒。
▌最峰回路轉
——銀隆等到“董小姐”
吸睛事件:
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個人、萬達、中集、燕趙匯金、京東邦能等企業在北京與銀隆達成增資協議。其金額為30億,獲取后者22.388%股權,增資后的銀隆將于中集和京東在電動物流車領域深入合作。此前11月16日,格力電器對外發布公告,表態決定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然而僅僅一個月后,固執的“董小姐”便為銀隆賭上所有資產,也為“銀隆收購案”畫上一個最是峰回路轉的年度句點。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董明珠拉上王健林增資銀隆,而且銀隆未來更將目光投向電動物流車,自然也愈發令人期待。
一句話點評:
好事多磨,資本市場看中銀隆,押寶的是鈦酸鋰等技術,以及整個新能源行業的未來。
▌最特別搶鏡
——周年慶典不及“它”
吸睛事件:
1956年7月13日,一汽解放在長春總裝車間舉辦了解放卡車誕生60周年暨解放J6紀念版車型下線儀式;2016年9月19日,中國重汽在濟南舉辦了企業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或許是為過往六十年輝煌歷程獻禮,2016年一汽解放和中國重汽在市場上亮點頻現,甚至搶了60周年慶的風頭。最突出的是:2016年,一汽解放全年中、重、輕卡 整體實現15.5萬臺銷量,上演王者歸來;7月1日,中國重汽旗下一款汕德卡產品以26個月跑完100萬公里,一舉創造國產卡車一大奇跡。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風頭被自家人搶光,2016年同時邁入一甲子的中國重汽和一汽解放,業績比過往更亮眼,真真令人羨慕。
一句話點評:
搶眼的銷量提升,突出的產品表現,不僅為一汽解放和中國重汽60年慶添彩,更為2017年二者再戰江湖尤其是高端市場注入新的動力。
▌最迅猛發布
——無人駕駛“提前”到
吸睛事件:
2016年9月19日,號稱中國首款智能卡車-由中國重汽打造的一款汕德卡智能車型精彩亮相;10月20日,東風商用車“創世紀”卡車項目啟動,目標也是打造一款高效智能的卡車產品;11月14日,福田與百度深度合作的無人駕駛超級卡車發布,預計2025年將實現量產。這一系列貼滿智能標簽的新品亮相或發布,無疑是“互聯網+汽車”的造車理念初步落地,也必然為中國物流運輸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概念落地仿佛盡在一瞬間,2016年智能卡正從遙不可及到漸漸清晰,尤其是國產無人駕駛卡車的亮相,你都猜到了嗎?
一句話點評:
中國重汽、東風商用車以及福田汽車,下手之“快準狠”令人驚嘆,那么問題來了,下一個智能卡車發布者,又會是誰呢?
▌最以變應變
——多面調整謀新篇
吸睛事件:
2016年6月,東風汽車高管層做出調整,丁紹斌接替楊青出任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青調任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任總經理;12月16日,上汽集團發布消息稱,上汽集團對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方式擴大股權,上汽集團將直接加間接持有上依紅59.96%的股權,成為上依紅控股股東。這正應了,市場在變,企業也在變。前者要在2017年大打質量提升戰略,后者要在2016年高速增長下繼續奔跑,二者以變應變后的擔子都不輕。
上榜理由:
有一種意外叫變化來得實在太快,當你覺察到的時候已經不覺得它是意外的存在了。
一句話點評:
以變求發展,企業能否做到,是個大考驗,實際上,東風汽車股份、上汽紅巖不過是大變局中的縮影而已。
寫在后面:
所謂回顧和總結,總是難免掛一漏萬。在這十大榜單之外,國五率先在東部11省市啟用、國六輕型汽車排放標準公布、福田超級卡車系列產品歐洲發布、多家商用車企業更換掌門等,也是盤點2016時候不該錯過的“環節”,也都一一寫進了中國汽車歷史的長卷中。而2017已來,在此,就讓我們同去見證新的一年還有哪些新的“意外”最終發生,前路漫漫,一定有更多精彩等著我們!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