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務鏈智慧型供應鏈將跨境食材貿易流通時間縮短2/3
發布時間:2017-07-14 09:33:05 第一物流網

ZARA極速供應鏈主要由四個環節組成:產品開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以及專賣店直銷。所有環節都圍繞目標客戶運轉,整個過程中不斷滾動循環和優化。
西班牙知名服裝品牌ZARA以快速反應著稱于流行服飾業界,其成功與創新的模式成為業界的標桿。ZARA每年提供12,000種不同的產品項目供顧客選擇,從設計理念到成品上架僅需十幾天,而國內服裝企業至少需要1——3個月,其致勝秘訣離不開“極速供應鏈”。
ZARA極速供應鏈主要由四個環節組成:產品開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以及專賣店直銷。所有環節都圍繞目標客戶運轉,整個過程中不斷滾動循環和優化。
ZARA極速供應鏈都離不開這三方面的成功:
第一是強大的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系統成了ZARA商業模式的核心,它將ZARA服裝的設計、生產加工、物流配送以及門店銷售四個環節融為一體,確保ZARA品牌成為“買得起的快速時尚”,正是在信息方面的卓越表現,才使得ZARA擁有了驚人的速度。
第二是覆蓋全球的高效物流配送網絡,其配送中心主要功能是周轉而不是存儲,反觀國內眾多服裝企業的配送中心是越建越大且里面成品堆積如山的倉庫。
第三是門店直配,國內大多數服裝企業都是當地設分公司建倉庫,積壓了大量成品庫存,而ZARA則是直接從生產車間將服裝成品直送門店,減少了門店庫存管理壓力。
Zara的成功,不僅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也為中國創業圈帶來了樣本效應。我們發現,在國內也有類似像ZARA一樣,通過重新設計供應鏈模式,從而達到改變行業運轉效率的創業公司。食務鏈,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之一。
其設計的智慧型供應鏈將中國跨境食材貿易行業的采購流通時間從過去的10——15天,壓縮至了3——5天,被國內投資機構贊譽為中國跨境食材供應鏈界的ZARA。
食務鏈智慧型供應鏈的真實面貌
和ZARA極速供應鏈模式一樣,食務鏈的智慧型供應鏈也具有快、高效兩大特點。
相對于國內已經超復雜的生鮮流通市場,跨境食材貿易則是復雜中的復雜。表面上看,跨境食材供應鏈只涉及離岸和到岸,實際上,從離岸到到岸過程中,需要包含食材生產商、品牌商、代理商、出口商、國際冷鏈貨運物流、進口商、各國海關、各國商檢、以及報關公司、國內冷鏈倉儲物流等多個鏈條的參與,整個鏈條超長且無序。
再加上食材流通過程中需要嚴格冷鏈物流配送,任何一個環節稍不注意,整個訂單都有可能因為食材損壞而全部銷毀。
面對行業低效、高成本、不賺錢的凄慘現狀,食務鏈團隊期望通過打造一個諸如ZARA的極速供應鏈,或者說是智慧型供應鏈,來幫助這個行業上下游參與方,改變他們的運轉模式,降低運營成本,最終實現效率結構性的改善。
針對上述行業痛點,食務鏈智慧型供應鏈從兩個方面給出了專業的解決方案。
一方面,針對行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食務鏈推出了官方網站和食務鏈微信公眾號。并上線了查價格、查稅率、查船期以及查訂單等基礎信息服務。客戶通過食務鏈網站,或者食務鏈微信端均可隨時查詢這些最基礎的信息數據。
當然,信息查詢只是滿足客戶最基本面的服務需求,客戶最本質的供應鏈需求還是賣貨、買貨。
對此,食務鏈智慧型供應鏈的服務重心是在上游,通過加速整合全球大型知名的食材生產商、或者品牌商、工廠和出口商,幫助他們建立中國進口供應鏈管理通道,最終匯集成食務鏈全球食材數據庫。
在該庫中,不僅包含食材供應商的進出口資質,食材價格、食材供應量,還包含中國海關公布的關于該類食材的相關進口數據。整個數據樣本包含食材的生產、加工到流通整個過程。通過該數據平臺,可以大大降低國內進口商的采購時間(比價、議價)成本。
有貨有客戶,但是如何才能快速拿到貨了?這是食務鏈智慧型供應鏈考慮的第二點。針對物流冷鏈配送環節,食務鏈現已完成全球大部分貨運航空公司,以及海運船舶公司的全面整合,并已上線為客戶提供全球貨運船舶查詢,以及貨運報價等服務。
由于貨物進口需要使用口岸冷鏈倉儲物流服務,所以食務鏈還在上海、天津和深圳等全國主流口岸設立了分公司,專門負責進口清關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采購服務流程上,為了保障貨物快速運送到國內客戶的冷鏈倉庫中,食務鏈協同上游出口商,在全球30多個國家的50多個機場設立了冷鏈贍養中心,將食材裝運地點從農場或者漁場,直接轉移至機場貨運專區。國內進口商下完訂單,當天即可完成打包、裝機、發貨。待貨物到岸,分布在上海、天津和深圳等港區的清關人員可以做到最快2小時完成貨物清關過程。
食務鏈智慧型供應鏈到底有多快?
按照早前的設想,食務鏈歷經2年發展,其設計的智慧型供應鏈基本建成。該供應鏈不僅解決了目前行業上下游最急需的容易買容易賣問題,其還延伸到了國際食材代采、報關清關、購匯繳稅、冷鏈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等全流程服務。
簡單來說,國內一家跨境食材進口商,或者采購商,只需要通過食務鏈平臺下一個訂單,其他的譬如找貨、議價、下單采購、購匯、繳稅、報關清關、食材分發配送、冷鏈倉儲等均由食務鏈全部負責完成。
當然,食務鏈已將整個服務過程線上化和系統化。進口商或者采購商,在下完單之后,可以通過食務鏈PC端,或者移動端(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多個渠道直觀的了解到整個訂單的真實狀態過程。這個過程就如同點外賣場景一樣。
訂單到了哪一環節?外賣食物已經配送到哪個位置,客戶都可以隨時查看。完全不需要擔心,船期延誤、貨已靠岸卻無人通知,又或是對于海關新政策不了解,導致報關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最終影響貨物清關時間等風險問題。
為了縮短食材的生產裝貨時間,食務鏈已實現中國報關管理標準數據的全球化共享。這個數據不單單指中國海關管理標準數據,還包含同類貨品報關未通過的數據。
依據這些數據,可以幫助出口商完全規避所有可能的不通過風險。此外,食務鏈協同上游出口商在全球30多個國家的50多個機場設立的冷鏈贍養中心,將整個貨運配送時間縮短了50%。
據食務鏈創始人張頌介紹,過去一個進口商采購一批貨整個流程至少需要耗費半個月時間,但是現在食務鏈將這套流程時間壓縮至了3——5天,幾乎縮短了原來時間的2/3。
食務鏈智慧型供應鏈成功因素
事實上,貨物送達國內進口商的冷庫之后,整個服務流程并未完結。由于國內進口商將食材采購回國之后,經常會碰到次終端譬如餐廳的訂單臨時退單等問題,對此,食務鏈還將幫助這些進口商完成國內食材分銷,將其他采購需求與其完成采供匹配,最終實現這批貨物的清倉銷售。
記者注意到,憑借這套接地氣的供應鏈平臺,截至目前,食務鏈服務客戶已經超過1000多家,月GMV超過2億元,并與包含澳洲、美洲等地區的多個國家的農業部建立了食材直供關系。并且,食務鏈已經成功完成3輪近億級融資。另外,據食務鏈內部人士透露,新一輪融資早已啟動,最快下半年即將完成。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食務鏈現在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是其成功的背后因素則更具有看點。
團隊基因:目前食務鏈的兩位聯合創始人都曾是跨境食材貿易行業的連續創業者。團隊核心管理成員均具有近10年跨境食材貿易行業經驗,了解行業,懂市場、懂用戶。
輕模式打法:堅決不碰貨、零庫存壓力,只為客戶提供跨境食材供應鏈服務,深根細作,單品突破,快速復制建立規模。
重構標準:改變行業傳統玩法,將行業流程重新梳理簡化、信息化、數據化和標準化,源頭直采、終端直供,像點外賣一樣采購跨境食材。
全流程服務管理:從代采、購匯、墊稅、報關、清關到冷鏈倉儲、金融,一站式全流程服務管理,從離岸到靠岸,所有事情,食務鏈全負責。客戶只需完成下單、結單兩步驟即可。
規模優勢:目前,食務鏈已與國內外1000多家大中型進出口商、農場或者工廠建立了合作關系,且在凍品、海鮮兩大品類市場占據一定市場規模,其中在華東市場,部分食材單品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60%以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