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著力打造冷鏈物流體系破解農產品“進城難”
發布時間:2017-08-30 09:02:31 第一物流網

“我們這的野生山韭菜2元1把沒人要;到縣城1把拆成3把,每把賣2元很好賣;到省城,就很難買到了。”貴州省從江縣加鳩鎮副鎮長楊秀軍說,加鳩鎮位于月亮山區腹地,由于交通運輸條件差,山里的很多優質農產品“出不了山,換不了錢”。
而類似的“農產品出山難”現象,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偏遠地區較為普遍。
記者近日從貴州省農業委員會了解到,獨特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氣候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貴州生產出一批品質一流的農產品。但受多種因素制約,能在全國擁有知名度的大規模農產品相對較少,農民增收受限。
相關部門的調研結果顯示,貴州省存在冷鏈物流有效供給不足、冷藏車空載率高等問題。目前貴州冷鏈基礎設施十分匱乏,冷庫容量和冷藏車分別居全國第22位、28位,保有量分別僅為全國的1.07%和0.39%。
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滯后,不僅縮短了山區生鮮農產品的“出山半徑”,而且也成為城市“菜籃子”價格偏高的重要原因。例如,貴陽市目前70%的農產品都來自周邊省市,同屬西南省會城市,貴陽的菜價就要比昆明、成都等地高出10%以上。
為加快解決貴州冷鏈物流配送短板,減少農產品流通損耗,促進農民增收,保障居民消費安全,8月初,貴州出臺了《冷鏈物流助推產業扶貧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17—2019)》,著力完善冷鏈物流體系網絡,開拓更廣闊的銷售渠道,讓山區的種植、養殖戶脫貧增收。
此后,貴州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開始駛入“快車道”。
8月21日,貴陽市農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普洛斯旗下的際鏈科技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貴陽建設智慧城市農產品供應鏈平臺,涵蓋城市農產品物流云平臺、數字化農產品園區和智慧城市冷鏈配送平臺等方面內容,使“智慧物流”成為貴陽市的“民生基礎設施”。
“雙方將通過互聯網手段,以大數據為技術底層,搭建一個創新的城市智慧配送平臺,保障消費品流通安全,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讓廣大消費者和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際鏈科技CEO馬錦冬說。
貴陽農投董事長冉斌認為,這次戰略合作將進一步促進貴陽市農業商貿流通的發展。
根據規劃,到2019年底,貴州全省冷庫庫容將達160萬噸,其中產地預冷達30萬噸,冷藏運輸車1400臺,肉禽類冷鏈流通率提高到30%以上,果蔬類冷鏈流通率提高到15%,實現鄉鎮大型農產品生產基地冷鏈預冷全覆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