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互聯互通 中國—東盟推進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建設
發布時間:2017-09-27 10:07:21 經濟參考報

近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工作會議上,來自中國與東盟各國的200多位政商學界嘉賓,就港口城市如何深化合作展開了討論,并把雙邊互聯互通建設推向新的階段。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說,“合作網絡得到了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積極響應,覆蓋面越來越廣。”
以欽州為核心基地的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是加強中國—東盟海上互聯互通的重大舉措,2013年以來,各方通力合作,攜手共建,從機制建立到港口對接、基地建設、服務支撐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張曉欽介紹,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工作機制已經初步建立,中國與東盟各國共同討論了合作網絡《愿景與行動》和《合作辦法》兩個指導性文件。海上航線不斷加密,中國港口至東盟國家港口班輪航線超過150條,其中北部灣已經開通至東盟各國的港口航線達到14條。
港口投資合作持續升溫,一批中國企業積極參與東盟港口建設運營,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2014年入股馬來西亞的關丹港,2017年初,北部灣港又與文萊的公司合作投資運營文萊港。同時,臨港產業合作日益深化,中國已在東盟7個國家建立了28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建立臨港友好城市40多對。
文萊財政部副部長劉光明說,中國和東盟之間的互聯互通,港口是重要的貿易推動因素。文萊政府在努力促進經濟多元化以吸引外資,北部灣也希望能夠尋找更多投資機遇,促進工業活動,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我們的合資企業正在計劃投資建設工業園和物流園。
產業是港口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中國已在東盟7個國家建立了境外經貿合作區,比如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泰中羅勇工業園等等。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生產基地也已經投產。
馬來西亞巴生港務局主席江作漢說,為了實現東盟的發展,產業、物流、樞紐、自貿區的發展需加強。
中國與馬來西亞港口合作已經如火如荼。“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和馬來西亞于2015年宣布成立中國—馬來西亞港口聯盟,包括12個中國港口和9個馬來西亞港口。江作漢說,港口合作為東盟與中國之間的互聯互通不斷注入動力,一旦產業發展形成規模,雙邊合作還將進入新的階段。
隨著合作的深入,中國與東盟通關便利化水平明顯提升,提高通關效率、促進關檢標準協調正從共識走向行動。合作網絡建設加快推進,使更多的港口和港口城市、航運物流企業等從中受益,日益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新平臺。
中國與新加坡大力推進“渝桂新”南向通道建設。新加坡通商中國主席李奕賢說,新加坡、廣西、重慶三方的企業組建了合資公司,成功運營了重慶至廣西北部灣港集裝箱班列,目前新加坡正與廣西共同加快建設新加坡(廣西南寧)物流產業園。同時,廣西與重慶、貴州、甘肅建立了四省份聯席會議制度,并與新加坡簽署了兩國四方合作協議,新增了強大動力。
緬甸國家港口管理局局長昂山溫說,緬甸希望能夠建立更多的國際港口的合作,促進緬甸與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為緬甸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可以更多地促進緬甸航運發展。
會議發起成立了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理事會的倡議。東盟問題專家、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翟崑說,合作網絡建設向發展期邁出堅實步伐,開辟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