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中國躍升成為全球網絡零售第一大國
發布時間:2017-09-29 09:40:03 中國新聞網

在今日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中國電子商務規模從2012年的8.1萬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6.1萬億元,網絡零售額從1.3萬億元猛增到5.2萬億元。中國躍升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大國。
高峰介紹稱,黨的十八大以來,商務部在國內貿易流通方面,加快改革創新,推進流通現代化,建設統一大市場,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在對外貿易方面,大力推進國際市場布局、國內區域布局、商品結構、經營主體和貿易方式“五個優化”,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平臺、國際營銷網絡“三項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切實為廣大外貿企業減負助力,全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高峰指出,五年來,國內貿易流通呈現四大亮點。
流通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
國務院出臺《關于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形成促進內貿流通改革創新發展政策框架體系。商務部在上海等9個城市開展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的綜合試點,在北京等10個城市開展商務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試點,建立了9個市級、70個縣級商務綜合執法隊伍。
推進汽車流通體制改革,打破了實行十多年的汽車品牌授權銷售單一模式。進一步健全肉類、食糖等重要商品的儲備制度,建立了由63種應急商品,1200多家骨干企業,640多個應急商品集散地,1.4萬多個投放網點組成的應急投放網絡,應急保供能力顯著增強。
消費供給持續改善
商務部會同12個部門組織開展加快內貿流通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消費專項行動。引導企業增加中高端商品和優質服務的供給。實施中華老字號保護發展工程,加大支持實體商業發展力度,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健全打擊侵權假冒統籌協調機制,推進追溯體系建設和商務誠信建設。
2016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2年的21.4萬億元增長至33.2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51.8%提高到64.6%,連續三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商務部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促進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推進電子商務進社區、進農村,支持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在流通領域的應用。電子商務規模從2012年的8.1萬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6.1萬億元,網絡零售額從1.3萬億元猛增到5.2萬億元。我國躍升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大國。
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四年來共建設示范縣756個,覆蓋28個省區市,其中國家級貧困縣有498個,占全國貧困縣總數的60%,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4年的5064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8945億元,同比增長76.8%。農村電商就業人數從不足一千萬人增加到兩千萬人,增長了一倍。2017年上半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5376億元,同比增長38%。
統一大市場建設日趨完善
商務部著力推進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突破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支持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的建設,推進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的建設,健全農產品流通體系。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五年來,全國城鄉流通體系日趨健全,初步建成覆蓋城鄉、線上線下融合的內貿流通體系。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從2012年的18%降至2016年的14.9%,社會綜合物流成本降低10%。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