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革新:實體物流企業+互聯網實操團隊+平臺化運營
發布時間:2017-10-12 10:25:58 第一物流網

“車貨匹配”、“信息撮合”這樣的物流運輸平臺似乎已經司空見慣,并且更多的平臺走得是從線上延展到線下的模式。很少有傳統的實體運輸企業借助互聯網和新技術實現運輸網絡的降本增效。
但有9家物流實體企業改變了這一情況——通過“實體物流企業+互聯網實操團隊+平臺化運營”的模式組建了卡力互聯,致力于整車運輸網絡搭建。
9月29日,卡力互聯在山東壽光召開發布會,并啟動了冷鏈產品,會上直接完成了與沃爾沃300臺箱式冷鏈車的現場交付。
有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單單這個訂單就預估在3000萬以上,可見其對該模式的重視與看好。
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壽光市委副書記孫修煒、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卡力互聯CEO孟碧輝、G9聯合創始人等均出席并參與了此次活動。
實體物流轉型的新切入口:整車
蔡進在會上強調了“整合優化協同,共建共商共享”的未來趨勢,因此他認可卡力互聯把整車、互聯網、平臺整合的模式,“這是一個供應鏈的新模式,延伸了物流的流程,降本增效明顯。”
孟碧輝就這個新模式進行了闡述,他提到目前市場上,有快運網、快遞網,但還沒有一張基于整車交易的全國網絡,這就是卡力互聯要做的事情,后續完成后還有更遠大的目標,將倉與網絡連接,影響到商品的生產銷售,這也是為何被蔡進認為是從供應鏈角度在搭建網絡的原因。
更詳細地理解就是,在商貿上,卡力互聯未來希望提供商品分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在卡車裝備上,又能提供運輸裝備的一站式解決;在整車運輸上,同樣可以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還能提供金融服務的一站式解決……形成一個多元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者。
到2018年做到超6000臺車
孟碧輝認為,中國物流運輸有幾個很明顯的短板:環節多、效率低、碎片化嚴重、地域發展不平衡、信息不對稱。
而其介紹,卡力互聯正是要破解這些難點,從整車場景切入,通過一個系統完成對接,形成標準化的運輸產品,利用透明化的管理,可以將過程和效率做到極致。
提及幾家聯盟,他表示,中國版圖大、情況復雜,華東、華南區域貨量大,但競爭激烈;西北、西南地區則是經常遇到整車過去空車回來的情況。通過抱團、規模化就能形成更強的議價能力和運輸效率。
據悉,卡力互聯的9家聯合創始企業是不同區域的著名物流實體公司,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地,基本實現全國范圍的覆蓋,而且是在當地影響力深遠的企業,因此不僅實干上強勢,其對接上游制造業、貨主端,本身當地業務已經足夠強大。根據孟碧輝的說法,9家加起來的年營收輕松破30億元。
而幾家聯合后,孟碧輝說此次起步就超300臺車,2018年預計可以達到超過6000多臺,將會極大提高議價能力。預計2018年年營收在100億的規模,到2019年實現500億元的營收,建設128個網點,覆蓋省級經濟發達城市。
多方聯盟先避利益糾紛:從冷鏈入手
但這9家聯盟有明顯的優勢,同時也有顯而易見的問題:參與主體這么多,難免會遇到連接的效率性、透明度和利益糾紛等矛盾。
根據“實體物流企業+互聯網技術+平臺”模式,幾家之間的系統連接是必然的,但因為企業成長程度不同、企業文化不同、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程序差異等,要用同一套系統去搭建多方的透明銜接,難度可想而知。
據其工作人員透露,他們已經遭遇系統打通的難度,為此初期只是建立幾套最常用的標準化運輸模式,實現基礎功能和運營的暢通,后續根據各家情況差異,配套適應的平臺功能和標準化產品。
其次則是數據連接問題,參考此前菜鳥與順豐之間的數據之爭,物流業都知道未來數據的重要性,卡力互聯的模式需要幾家貢獻出自己的數據,即使是關系緊密的合伙人,對于數據的開放程度可能初始階段也會相對謹慎。
再則是每家創始企業都在當地業務強大,從哪個場景入手都有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利益問題。所以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發布冷鏈產品就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一方面冷鏈市場空白大,潛力大,另一方面大家都做得不夠完善,減少利益糾紛。
秦玉鳴在會上介紹,目前中國冷鏈行業的百強企業所有市場份額相加都不足10%,冷鏈司機的普遍情況是每個月跑不滿1.5萬公里,業內冷鏈倉干配一體化的企業極少,總結就是運輸效率低、服務能力差、企業規模小、分散,供應鏈優勢不夠。
但根據權威部門的預計,到2020年,冷鏈市場的規模確實有望實現4000億元的。
而這也堅定了卡力互聯切入冷鏈的決心,其負責人表示在前期將戰略重心定位于冷鏈物流發展。
卡力互聯的聯合創始人趙春波說,買完預定的冷鏈車,下階段,卡力互聯通過自有信息平臺,將完成作業流程規范和統一,向客戶提供交易、冷藏和運輸服務,實現從信息采集、貨物冷藏、市場交易、物流配送一條龍的完整解決方案。
預計,今年將實現90條冷鏈線路,2018年完成200條,2019年則希望實現500條。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