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1-25 09:35:51 中華網

1月24日,由九曳供應鏈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8跨境食品供應鏈論壇暨新春國際商務酒會在上海成功舉行。
論壇現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玉鳴、挪威海產局中國和香港地區總監Sigmund Bjorgo、九曳供應鏈CEO張冰、DB SCHENKER大中華華東區總經理謝偉寧、馬士基進口部總經理黃章海等嘉賓受邀出席。
跨境電商發展催生“餐桌全球化”
跨境電商行業在近年內得到了極為快速的發展,同時期,社會層面的消費升級步伐也有所加緊,在收入提升的經濟支持下,民眾消費觀念與過往相比有較大改變,品牌意識與品質觀念漸趨成熟,基本的物質產品已經不足以覆蓋生活所需。
大到家電,小到食品,消費者對于商品品質和多樣性的追求,顯現出愈加強烈的趨勢。其中,在日常消耗品中占據最大比例的生鮮產品,也開始具備“全球化”屬性。智利車厘子、俄羅斯帝王蟹、挪威三文魚……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高品質生鮮,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化的餐桌上。
“全球化餐桌”出現的基礎是跨境生鮮貿易的迅猛發展,而跨境生鮮貿易發達的最根本基礎則在于跨境生鮮供應鏈的完善。此次2018跨境食品供應鏈論壇,所討論的正是如何縮短跨境生鮮供應鏈鏈路環節,優化其效率,搭建真正高效的跨境生鮮供應鏈體系。
跨境生鮮供應鏈體系的必要性
挪威海產局中國和香港地區總監Sigmund Bjorgo,在會上發言中提到,“挪威現已成為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海產大國,更多挪威海產品在中國迎來了市場機遇,類似三文魚之類的優質產品更是備受中國消費者喜愛,可以預見到,未來的挪威海產品在中國市場將會出現迅猛增長”。
事實上,全球像挪威這樣在某些生鮮品類上具備特殊優勢的國家和地區不在少數,從各國角度而言,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出口自身特色產品與進口他國優質產品的貿易需求。而支撐跨國貿易穩健發展的基礎,除了政治、經濟層面的政策利好之外,不可或缺的是跨境生鮮供應鏈體系的完善。
就目前而言,國內的生鮮供應鏈服務平臺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跨境生鮮供應鏈運作能力。以九曳供應鏈為例,依靠14個海外倉資源,加上國內的23個生鮮云倉布局,九曳在海內外產地直采、海外倉直郵、快速報關報檢等服務上表現出了明顯優勢。單是在2017年,九曳供應鏈就曾操作過多個生鮮產品進出口案例,例如加拿大原產地直采波士頓龍蝦、中國琯溪蜜柚出口至加拿大等,自主完成了高品質原產地生鮮產品在標準化流程下的跨境輸出。
多維度助力跨境生鮮供應鏈體系發展
未來的跨境生鮮市場龐大,對跨境生鮮供應鏈的要求也會更高。從商流、物流、信息流,以及科技等角度打通供應鏈上、下游,是跨境生鮮行業從業者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在新格局之下,為行業動向“把脈”,在實踐中前進,探索和優化跨境生鮮供應鏈體系,讓“全球化”餐桌從形式到本質都得到新的飛躍。
此次2018跨境食品供應鏈論壇暨新春國際商務酒會,對跨境生鮮市場的現狀進行了探討,并對能夠適應新環境的跨境生鮮供應鏈模式有所規劃和展望。相信通過這樣階段性的總結與嘗試,跨境生鮮市場會在將來擁有更寬廣的發展環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