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14 11:08:35 中國交通新聞網

“要以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夯實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和互聯網設施,加強物流信息平臺開放共享與協同服務,提升物流平臺智慧化水平,完善政府、企業、社會誠信體系,形成跨區域物流‘信息高速公路’、跨部門信息開放‘一站式服務窗口’、跨運輸方式‘信息交互樞紐’以及多層級的物流信息平臺,推進智慧物流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智慧物流是以互聯網為依托,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設備,將物流活動各環節及供應鏈上下游互聯互通,實現物流自動化、可視化、智能化、網絡化。“這是一場‘流通革命’,是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新經濟的重要舉措,有利于降本增效、拉動消費和就業。”王先進介紹。
王先進坦言,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智慧物流起步晚、基礎薄弱,相應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智能化規劃建設“先天不足”,物流各環節間的智能匹配、智能調度、自動化運作難以實現。他建議在國家層面,由國務院組織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做好智慧物流發展的頂層設計,加強交通、物流等相應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和互聯網技術設施網絡建設,并建立動態有效的政府財力支持機制。
“目前,國家和地方都有不少物流信息平臺,也都具備交易功能,但信息‘孤島’仍大量存在,協同水平太低了,嚴重影響物流效率。”王先進告訴記者,希望完善部際協同推進機制,推動跨區域、跨部門、跨方式、多層級物流信息平臺之間數據對接、信息互聯,加強平臺開放共享和對企業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全國性物流信息平臺基礎交換網絡功能和數據資源聚合能力,促進互聯網融合創新與物流效率提升的良性互動。
“‘黑名單’‘白名單’也應在物流領域逐步推廣。”王先進分析,當前物流領域多部門信用評價與記錄既不統一,也未實現聯通和信息共享,難以發揮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作用。他在今年的提案中重點提出要促進物流領域政府、企業、社會誠信互動,將物流企業信用評價、記錄、懲戒等納入信用交通體系建設,建立交通運輸行業管理部門和社會信用評價機構相結合,具有監督、申訴和復核機制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健全物流誠信檔案,形成跨區域、跨行業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王先進呼吁,發展智慧物流是我國物流業由大轉強,順應全球物流發展趨勢的關鍵之舉,希望國務院加快組織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加速智慧物流升級,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