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09 09:48:36 澎湃新聞

如果說企業的競爭是供應鏈的競爭,那么現在的貿易戰就是供應鏈的戰爭。
供應鏈戰略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也關系著一個產業、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國家不可模仿的核心競爭力。
大型企業面臨什么樣的局面?
大型企業主要供應商來自于國外,從國外供應商購買的零部件和服務規模,約占大型企業該季度對外采購總量的34%。對大型企業來說,如果34%的核心部件遭到禁售,將直接切斷大型企業與核心供應商群體的聯系,在短時間內也很難找到替代品,大型企業的業務將面臨全線潰敗。
供應鏈風險控制的警鐘已經敲響
在國內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特別是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兩頭在外,核心零部件的采購來源于國外,銷售市場則遍布全球,這種經營模式直接造成企業供應鏈體系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
企業面臨風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管理者不知道有風險、不知道哪些有風險。對小公司來說,由于企業資源有限,即使面臨風險也比較難集中精力主動應對。
但對于大公司來說,供應鏈風險管理出現漏洞將直接影響成千上萬人的就業,產值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因此,企業供應鏈的警鐘已經敲響。從產品設計到采購戰略、組織生產、產品交付、市場營銷、訂單執行、售后服務、到最后產品召回,這是企業一個完整的閉環的供應鏈體系。任何環節的缺失,都將對企業整個供應鏈績效帶來巨大的影響。
供應鏈各個環節的要素,構成了平衡的績效指標的根基,最終貢獻于企業的資金利潤率、現金循環周期、提高產品和服務市場占有率等核心供應鏈指標,根植于企業肌體的供應鏈體系,形成了企業不可模仿的競爭力。
要系統構建供應鏈戰略,必須遵循一套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這方面,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SCMP早在2006年就推出了《供應鏈管理流程標準》(2007年中文出版),提供了一套跨行業的通用的方法論。
供應鏈風險控制,在企業供應鏈戰略中有很高的優先級。流程標準在采購與供應鏈戰略一節(2.1.5)有這樣的表述:“對于任何已知的SKU/部件/品項供應商,建議采用單一來源”;但是,要對“備份采購源進行識別、量化、審計”,要“采用風險評估和規避措施分析,管理可能的供應鏈中斷”。
供應鏈安全不僅是企業自身安全,這里面還有國家供應鏈戰略的考量
2012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發了《全球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旨在通過加強美國的全球供應鏈,打造一個能夠承受意想不到的破壞并從中迅速恢復,具有彈性、韌性的全球供應鏈系統,增強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
中國企業一方面要增強供應鏈風險控制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要有更多的自主創新。
盡管底層技術的基礎研究費時費力,但是,不論一個企業還是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在這些方面還需要更加堅定地走下去。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
- 四部門印發《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空間
- 電動化 電子化 可再生 國際快遞企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