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11 10:11:05 深圳特區報

從《快遞暫行條例》施行一個月的情況來看,包裹直投快遞柜的亂象仍十分常見,這部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權威性受到嚴重挑戰,這也說明,我國快遞行業仍未擺脫“野蠻生長”狀態。
昨天上午,我送完小孩上學回到住處,正準備補覺的時候,聽到了門禁電話的響聲。對方是一名快遞“小哥”。他讓我下樓去取網購的書架。我問:你不能送上門嗎?對方回答:你沒看我運了多少東西?
和以往一樣,快遞員送到樓下的包裹,還是讓我從八樓走到一樓去取。我能理解快遞員工作的辛苦,但不能接受他們指定取件地點的做法。除了指定我到樓下去取,我碰到更多的情況還是快遞員把包裹直接投入快遞柜,然后發過來一條包含快遞柜位置和取件碼、卻沒有快遞員姓名和電話號碼的短信。
我在一個微信聊天群里,問群友有沒有碰到過被快遞員指定取件地點的事,結果令我大開眼界。有一名群友因在外地無法及時取件,竟被快遞員連續五次將包裹直接投進快遞柜;有一名群友不愿下樓取件,快遞員竟說她“嬌氣”,并給出“解決方案”——把包裹放到樓下商店,讓她自己花一元錢去取。
分析起來,把包裹直投快遞柜,和讓用戶下樓取包裹,本質上是一回事:要求用戶去快遞員指定的地點取包裹。用戶沒有發言權,只有接受對方要求的份,哪里像是在接受快遞服務?說是在接受快遞員的命令還差不多!
指定地點取件,可謂是弊端叢生。這種單向支配的“服務模式”,不僅讓一般的用戶多跑腿,更給老弱病殘造成極大不便。尤其是包裹直投快遞柜,一旦出現物品損壞或商品質量問題,用戶因為既無法拒簽,又不能馬上和快遞員見面,想退換貨也得多費事;而且,有些很少看短信的人,有時候連包裹已放進快遞柜也不知道,由此造成“快遞”變“慢遞”、物品變質等問題。
讓用戶到指定地點取件的問題,責任并不全在快遞員。有的快遞公司網點,默許員工把包裹直接投進快遞柜;有的快遞公司為了搶奪市場推出“低價策略”,壓低快遞收費,造成最后運送環節派件費畸低、快遞員“重送件數量輕服務質量”;許多快遞公司使用攬投車輛,但車輛卻不符合《郵政業安全生產設備配置規范》提出的封閉車廂要求,造成快遞員擔心包裹失竊從而不愿送件上門。
盡管快遞公司一方讓用戶到指定地點取件的問題有其客觀原因,但最終不能讓用戶利益受損。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這個規定符合契約精神,因為用戶事先已經和快遞公司簽訂了包含派件地址的契約。快遞公司一方不能通過將快遞柜變成“偷懶神器”等方法,違反契約規定并讓用戶“背鍋”。
《快遞暫行條例》剛剛施行之時,國內媒體紛紛進行解讀,直指今后包裹直投快遞柜屬違規行為,并稱用戶可對這種行為投訴。從《快遞暫行條例》施行一個月的情況來看,這種亂象仍十分常見,這部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權威性受到嚴重挑戰,這也說明,我國快遞行業仍未擺脫“野蠻生長”狀態。為了維護用戶權益,引導快遞行業健康發展,維護行政法規的權威性,承擔郵政監管責任的郵政部門該“出來走兩步”并“亮劍出招”了!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