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萬億級市場:中國供應鏈金融將走向何方?

發布時間:2019-02-28 09:11:31 萬聯網

2018年,在貿易戰、監管趨緊等經濟大環境下,中小企業融資壓力依然難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形勢依然嚴峻;供應鏈金融站上風口的同時多家供應鏈金融企業也頻頻暴雷;在國家嚴監管、供應鏈金融合規性趨緊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主體呈現合規化的發展態勢;金融科技與產業相互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呈現更多實踐應用......

2019年,實體經濟仍在下行。中國實體經濟在新的金融環境下如何破局?在政策、產業、金融、科技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中國供應鏈金融將會面臨哪些“危”與“機”?未來的供應鏈金融哪些新趨勢、新動能?

供應鏈金融正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跨界的融合,被公認為中小微企業拓展融資渠道的重要途徑以及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的金融創新方式,因此政府頻頻發布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政策,全社會發展現代供應鏈的良好氛圍已初步形成。

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新抓手

如今中小企業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但在信息不對稱、缺少擔保抵押財產、財務制度不規范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小企業長期備受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的困擾,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盡管近年來政府非常重視對中小企業的扶持,銀行也在逐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但由于銀行借款具有門檻高、周期長且不確定性高等特點,因此中小企業,尤其是初創型企業常常被銀行拒之門外,即使融資需求得到滿足,中小企業也往往需要在效率、成本等方面付出更多,因此中小企業仍有巨大的融資壓力,發展之路舉步維艱。

供應鏈金融通過融入產業鏈的產、供、銷各個環節之中,徹底打通資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打造一個高度整合的現代化供應鏈體系。更重要的是,依靠核心企業信用,能夠提升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整體信用,不僅緩解了“鏈”上弱勢企業對資金需求的當務之急,對增強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也是舉足輕重。

供應鏈金融已經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降低融資成本、減少供應鏈風險的一個有效手段,不僅備受市場關注,同時也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相關支持政策接連不斷。國家明確將發展供應鏈金融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的重要力量,鼓勵供應鏈上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供應鏈金融借助于金融科技,將金融服務更及時有效地灌輸到實體經濟之中,進而加速整個供應鏈資金流,推動產業供應鏈的創新發展。

政策驅動,供應鏈金融迎來發展新機遇

2017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文。自84號文發布以來,各地、各部門都在積極貫徹落實供應鏈的政策。

2018年4月18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提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2018年9月21日,《關于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和企業評審結果的公示》發布,標志著我國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工作將進入新階段,全國一共有114個城市和1359家企業申報試點,最終確定了55個試點城市和266家試點企業。

201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從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強化融資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以及積極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紓困等方面,提出十八條具體舉措,直指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而供應鏈金融正為國家扶持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抓手。

2019年2月25日,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意見》精神,中國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將進一步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提高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獲得感。

如今,在中央的政策支持下,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或者正在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在國務院各部門及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動之下,全社會發展現代供應鏈良好的氛圍已初步形成;在政策指引和產業變革的多重驅動下,中國供應鏈金融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另外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2月18日,醞釀多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規劃綱要》將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規劃中明確了深圳的發展定位:“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未來,深圳將進一步發揮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作用,突出創新、產業、金融、貿易、基礎設施、人文交流等領域對外合作。

2019年3月19日,萬聯網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城市之一深圳市舉辦“CSCFIS 2019第六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創新高峰論壇”。屆時,大會將邀請國內外供應鏈金融生態圈專家及企業家,前瞻2019年供應鏈創新及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與機遇,圍繞“金融科技驅動下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展開干貨分享,并將隆重發布《中國供應鏈金融創新實踐白皮書(2019)》和 “2019中國供應鏈金融最佳企業” 系列榜單。

一場先行者論道與熱難點深度剖析的行業盛會即將呈現,一個供應鏈金融年度品牌秀場已然搭建!憑借過往五屆峰會的積累沉淀,萬聯網將為您鏈接供應鏈金融生態,助力產融結合,2019年3月18~20日,期待與您相聚深圳!

金融監管,供應鏈金融迎來雙重挑戰

1.經濟下行期,行業風險事件的頻發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同時,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供應鏈管理公司本應該做的是基于供應鏈的金融,但實際上,很多都脫離了真實貿易業務發生,供應鏈金融的保證不如不動產,是動產質押或者合同性的擔保性質。如果實體出問題,很容易帶來資金鏈問題,供應鏈金融企業、業務爆雷事件頻發。近年來屢次出現的金融機構被“蘿卜章”坑騙事件;金銀島旗下P2B平臺金聯儲爆雷涉嫌集資詐騙被立案、中糧信托農業金融業務爆雷,供應鏈貸款信托計劃逾期;前不久,九有股份因子公司供應鏈金融業務爆雷失控被“戴帽”......在經濟下行期,行業風險事件的頻發也為供應鏈金融的原本光明的前途蒙上一層烏云。

2.嚴監管常態化,供應鏈金融發展新挑戰

2018年是最強金融監管年,銀行業違規亂象受大力整治;類金融機構被納入銀保監會監管下;民營金控公司必須獲得央行頒發的金融控股公司牌照;非金融企業和不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在名稱和經營范圍中禁止使用與金融相關的字樣......一系列監管政策發布敦促金融業規范發展,防范化解風險。在金融強監管的環境下,也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迎來新希望

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還處于初級階段,存在信息孤島、核心企業的信任無法有效傳遞、融資難融資貴等諸多痛點。而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上諸多痛點,助力供應鏈金融騰飛。

1.巨頭去“金融”背后,科技力量凸顯

隨著互聯網金融不斷發展,互聯網巨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角力點也不斷發生變化。一方面,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機構紛紛“去金融化”,專注于科技賦能金融;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對外輸出技術。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科技在雙方微妙的競合關系中,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金融服務能力或可得到“聚變式”提升。

早在2017年螞蟻金服也將自己定位為TechFin,以后只做技術(Tech),幫助機構做好金融(Fin);百度高級副總裁兼百度金融事業群組負責人朱光在亞洲博鰲論壇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百度金融已進入分拆最后階段;9月18日京東金融宣布更名為“京東數科”,京東金融的“去金融、重科技”之路還在繼續;除此之外,一些知名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公司也在探索與實踐創新模式、“去金融化”。.....不難看出,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促進新型業務形態的產生。

2.金融科技成為供應鏈金融發展新希望

相比于傳統供應鏈金融,隨著技術的發展與市場的放開,現行的供應鏈金融參與主體與融資渠道更為多元化,信息流轉效率也得到很大提升,彰顯出與日俱增的活力。

然而,一些棘手的問題依舊存在:應收賬款無法直接流通、融資成本較高;信用環境差,在倉單質押等場景中,頻發偽造虛假倉單騙貸的案件,交易環節的真實性、可靠性存疑。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的出現,為供應鏈金融行業的種種痛點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這些技術可以對供應鏈全鏈條里面的物流、信息流、票據流、商業流進行全程閉環的實時可視的監控。而“區塊鏈+供應鏈”的模式,也為資產更安全高效提供更為可靠的保障。

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必須穩妥。在當前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金融改革加速破題的關鍵階段,供應鏈金融成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我們有必要抓住機遇、勇于創新,在供應鏈金融改革方面取得突破,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及實體經濟貸款難扎扎實實做出貢獻。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