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07 09:27:40 中國交通新聞網

4月3日,中歐班列(渝新歐)首趟“中國郵政號”專列從重慶出發前往立陶宛。本次列車共裝載44個集裝箱,近300噸北京、廣東、重慶等地發往歐洲的防疫物資和國際郵件。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供應鏈進出口物流受到嚴重影響。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打通國際物流“大動脈”,利用中歐班列緊急疏運郵件,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生產提供了堅實的物流保障。
為快速開通“中國郵政號”專列,中國郵政在海關總署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臨時轉關郵路,制定轉關新流程,實現了屬地海關一次施封,后續經轉節點使用安全智能關鎖全程通關的高效操作。與此同時,中國郵政與立陶宛郵政積極協商,郵件抵達立陶宛后,直接分撥發往西班牙、丹麥、瑞士、法國、塞浦路斯等36個國家,轉運效率大幅提升。
繼首班之后,中國郵政還計劃發出7班重慶至立陶宛的專列,后續將根據郵件集結情況,按照每周發行1至2班的頻次,每趟發運50個左右的集裝箱,全部經由立陶宛入歐,運輸量預計占全國中歐班列歐洲方向國際郵件總量的70%。
中國郵政將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國際快遞物流體系,完善國際快遞物流產業布局,以“倉儲+配送+增值服務+信息技術”為核心,為客戶提供倉儲、包裝配送、清關、結(購)匯、退(繳)稅、物流跟蹤等全套跨境電商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打造全球一流的國際快遞物流服務商,為我國企業、產品“走出去”提供安全可靠的快遞物流服務。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
- 四部門印發《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空間
- 電動化 電子化 可再生 國際快遞企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
- 深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