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22 13:36:22 中國交通新聞網

12月11日,時速250公里的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暨五峰山長江大橋正式通車,蘇北高鐵網就此展開新篇章。
“不斷延伸!不斷提速!江蘇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開局有力、亮點紛呈。”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兼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介紹,“十三五”以來,全省堅持以交通先行激活區位優勢、提升競爭優勢、塑造發展優勢,不斷創新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機制,推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先行示范。
交通投資年均增長10%
全長11公里的大橋橫跨長江,下層復興號列車呼嘯而過,上層各類汽車川流不息。今年7月1日,世界首座超過千米跨度的公鐵兩用橋梁——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通車,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十三五”期,江蘇一批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陸續落地,鐵公水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預計超6200億元,是“十二五”期的1.6倍,年均增速達10%。
“軌道上的江蘇”加快推進。預計到今年年底,江蘇鐵路運營里程將突破4200公里,高鐵覆蓋設區市由2015年6個增加至12個,設區市全部通動車;全省運輸機場客貨年吞吐能力分別達7230萬人次和169.5萬噸,較2015年分別提高21%和13%;過江通道累計建成17座、在建6座,沿江兩岸設區市之間均可直通。
5G覆蓋鐵公水空重點區域
路面智能加熱、雪霧天不封路,智慧范兒十足的五峰山高速公路備受期待。“十三五”期,江蘇交通率先探索推動新基建發展,經前期探索實踐,江蘇交通運輸行業在5G融合應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機場、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
目前,全省已建成5G基站超6.8萬個,京滬高鐵江蘇段、南京地鐵所有線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等省內所有機場,連云港港、南京港、蘇州港、鎮江港等主要港口均實現5G覆蓋,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254公里5G網絡全覆蓋。
5年來,一批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在江蘇加快落地,全國首個省級交通地理信息云服務平臺建成,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試點工程和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批;交通一卡通在全國率先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巴士管家”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公路聯網售票類軟件之首;率先建成并推廣內河船舶智能過閘系統(水上ETC),無車承運人試點項目整合車輛數和運單數分列全國第一、第二。
高質量完成73個綠色交通項目
11月下旬,江蘇首條新建高速公路綠色循環低碳示范創建項目——泰州至鎮江高速公路鎮江新區至丹陽段通過竣工驗收,擁有47項綠色低碳技術。
一項項重大交通工程加緊建設,綠色發展理念也落地生根。“以前河道一到春夏就布滿藍藻,時常還能看到漂浮的垃圾,這兩年水質明顯好轉。”近日,在泰州高港引江河船閘,等候過閘的船主衛金琪說,變化得益于小噸位船舶生活污水防污設施改造工程。
“十三五”期,江蘇堅持綠色交通體制機制創新,走出一條內涵提升、創新驅動的轉型發展之路。5年來,江蘇交通完成73個綠色交通區域性和主題性項目建設,綜合整治交通干線沿線環境達2萬公里,整治完成85%內河干線航道非法碼頭;道路運輸等領域各類新能源車5.5萬輛、天然氣車輛7.5萬輛;全省內河LNG動力船舶92艘,占全國LNG運營船舶的三分之一。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2航站樓獲全國“三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