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20 09:23:19 中國新聞網

員工不足百人,卻能把生意做到萬里之外全球多個市場;疫情之年,這些小企業不僅安全穿越貿易戰的“硝煙”、還迎來超130%的銷售增長——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今天發布的《2020跨境出口電商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得益于數字支付等技術不斷降低全球貿易門檻,2020年以來有大量創業者和小微企業加入跨境電商行業,成為典型的 “微型跨國企業”;預計到2021還將進入下一個數字外貿風口期。
做大1.69萬億元跨境電商蛋糕 “微型跨國企業”成大贏家
2020年疫情年以來,催生全球“宅經濟”火熱,帶動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攀升,尤其以出口占主導。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到1.69萬億元,增長達31.1%。
數字外貿強力增長的背后,離不開國家政策支持。2020年4月,國務院出臺政策擴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20年8月,國務院進一步穩外貿、穩外資,幫助出口企業對接更多海外買家;2020年11月,國務院發表《意見》支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和海外倉發展。
報告顯示:2020年以來,疫情讓宅家抗疫的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也開始習慣于在線購物。亞馬遜、速賣通、eBay、Lazada、巴西在線等全球多區域電商市場都迎來用戶激增,線上消費實現了“不可逆滲透”。
與此同時,原來全球貿易的玩家多為大企業,但如今借助數字平臺,創業者、小企業投身其中,得以經營多國市場,成為微型跨國企業。他們正為全球買家提供多樣化的“中國制造”和輕定制服務。
《報告》首次勾勒出新興“微型跨國企業”的群體畫像:典型的小微企業,很多是初創型企業,員工不足100人;背靠廣大的中國制造,他們更善用數字平臺,即便是新玩家,也能迅速完成選品、采購、銷售、物流、報關、收款、結匯退稅等過去大企業才能搞定復雜的生意;同時,他們平均運營3.56個海外站點,這意味著大多數公司服務3個甚至多個海外市場;當然,他們也獲得豐厚的回報,即使在疫情和貿易戰的雙重挑戰下,他們依然實現了130%的銷售增長。
這個群體有多少?《報告》顯示:僅以天貓淘寶海外分銷平臺為例,在2020年5月一個月內,就有超過15萬家中小商家加入平臺,入駐速度相當于過去一年的8倍。
跨境物流與數字支付升級 “微型跨國企業”輕松全球運、全球匯
《報告》還顯示,跨境電商爆發式增長的背后,離不開物流和支付等出海鏈路的持續優化。來自國家郵政的數據顯示:僅在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全球跨境電商包裹中,由中國發出的包裹就占比60%,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物流需求在全球占主導位置。需求的暴漲也對物流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外倉應運而生。海外倉的本質是跨境貿易的本地化,在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時效、提高產品曝光、提升購物體驗上都具備優勢。
在跨境物流體驗改善的同時,作為外貿核心鏈路的另一關鍵環節——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場也在蓬勃發展。 《報告》指出,跨境支付平臺不僅憑借技術手段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和門檻,提高了用戶使用頻次,同時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性較高的優勢,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支付渠道。
以2020年增速最快的跨境支付平臺萬里匯(WorldFirst)為例,針對賣家提款難、提款慢的痛點,推出閃速到賬、提款至支付寶等相關的服務,相比過去外貿回款整體周期至少要3-4個月,讓“微型跨國企業”們如今實現秒到賬,解決了其資金周轉越快越好的燃眉之急。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