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17 09:48:27 人民日報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貿易貨物進出口總值14.76萬億元,同比增長28.2%,比2019年同期增長21.6%。從單月數據看,截至5月,進出口已連續12個月呈增長態勢。國際社會認為,中國對外貿易保持強勁勢頭,將持續帶動世界經濟恢復。
6月7日,從意大利米蘭出發的中國南方航空CZ8054航班降落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米蘭—海口貨運航線正式開通。原產于意大利和瑞士等地的美妝、服飾、箱包等時尚精品得以深入開拓更大的中國市場。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日前發布報告顯示,受益于中國新車市場的增長,德國三大汽車制造商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66%。大眾、寶馬和戴姆勒每銷售10輛新車中就有4輛交給了中國客戶。安永高級咨詢合伙人彼得·富斯表示,對華經貿合作成為很多國家疫后經濟復蘇的重要支柱。
作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強勁的內需令德國企業獲益明顯。德國機械設備制造協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德國在機械制造領域對中國的出口額為49億歐元,同比增長20.3%。中國成為德國機械制造業第一大出口市場。最新數據顯示,德國5月對華出口額同比增長47%。德新社表示:“德國從中國對外貿易持續增長中受益匪淺”。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出口貿易國,是國際貨物貿易的主力軍。后疫情時代,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院“一帶一路”地區研究中心主任伊沃娜·拉杰瓦茨表示,中國進出口貿易強勁增長歸因于中國政府正確的政策引導,這鼓舞了全球經濟復蘇的士氣,不僅穩定了世界市場,也給未來更大的全球合作奠定基石,對全球經濟復蘇和抗疫來說都有著積極影響。
彭博社援引英富曼環球市場公司高級市場策略師喬納森·卡夫納的話說,中國的進出口數據非常健康。“全球需求仍在復蘇,隨著主要發達經濟體對外開放,這一趨勢很可能會從第二季度末一直持續到第三季度。”
“中國成功控制疫情,不斷推進深化改革,激發內需,注重創新和高技術產品制造,在全球經濟合作中具有獨特優勢。”希臘學者、中國問題專家佩拉·卡爾帕索塔基表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龐大的內需市場和外部市場相互結合、互相促進,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穩定動力。”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