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企業信息 > 正文

數字化賦能,開創綠色物流與供應鏈未來——物流行業開展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

發布時間:2021-08-25 09:42:22 重慶長安民生


重慶長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首席數字官、智慧物流推進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高級總監  廖家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特別是2020年9月,習總書記在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物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物流需求持續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能源消費量約4.36億噸標準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7億噸,其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比重分別為9.2%和7.8%。為了落實黨中央“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物流行業肩負著實現碳減排的重要使命。

GLCC:請簡要描述長安民生物流的業務布局、業務模式、經營狀況?

廖家華:公司成立于2001年,2006年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主要涵蓋整車物流、零部件物流、備件物流、國際物流、非汽車物流、生態圈六大業務。在全國擁有全資子公司6家、合資公司9家、分公司12家,主要為長安系、一汽、東風、長城、吉利、威馬、特斯拉、保時捷、舍弗勒、博世、寶鋼、沙伯基礎、海爾、恒都等近千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務,現已成長為中國大陸技術領先、規模位居前列、極具影響力的第三方汽車物流服務商及綜合物流服務商。

公司承載著“創新物流服務,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使命,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綠色智能供應鏈物流科技公司”,在汽車物流、非汽車物流和物流生態圈三大領域,提供共享倉、循環取貨、集并對流、循環包裝、信息系統、技術體系等方面的物流產品。

目前,公司正大力推進“1136敢創事業計劃”,全力實施“三省一增”的“服務領先戰略”,著力打造“高技術、高活力、高效率、高品牌、高質量”的“五高”長安民生,打造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推動產業鏈實現“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

1

(重慶長安民生原創供圖)

GLCC:綠色物流是物流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經濟增長點。綠色物流是需要協調企業內部不同部門業務和人力以及協調企業上下游合作商的系統工程,請詳細介紹下貴司在綠色物流方面開展的工作?例如管理制度(管理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綠色物流發展規劃、標準化建設、綠色物流信息統計、綠色物流宣傳與培訓等)、綠色設施設備(運輸車輛、標準化托盤和周轉箱、新能源叉車和吊車、裝卸設備、綠色包裝、庫區節能節水設備等)、綠色運營管理(能源管理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能耗結構調整、數字化技術、優化組織模式等)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如何?

廖家華:在管理制度方面:在技術維度成立綠色技術與包裝技術科,負責綠色物流技術標準化的建設,助力公司實現“世界一流的綠色智能供應鏈物流科技公司”奮進目標,構建國際領先的高質高效、一體式智能化的綠色物流體系。

綠色設施設備方面:在新能源車、綠色包裝、智能節能倉儲設備等方面一直在進行有益探索,比如最近我們就在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經營車輛及物流設備投資策略研究,充分探索零部件物流、整車物流、備件物流業務環節涉及的牽引車、飛翼車、廂車、小客運車等運輸車輛的綠色化,嘗試LNG運輸車、新能源運輸車、氫燃料運輸車等配送車輛,逐步擴大新能源車的使用比例,降低物流對環境影響的過程,實現節能降耗的效果。

綠色運營管理方面:在數字化技術方面,重點開展推動業財一體化、辦公無紙化、循環取貨無紙化等系統建設,打造“數字化”頭號工程,實現節能減排。

GLCC:國家提出“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必將帶來社會經濟各領域低碳轉型的重大變革,物流行業也不例外。貴司認為未來綠色物流在企業發展規劃中的定位與布局是怎樣的?貴司如何理解“碳達峰碳中和”對于物流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影響?是否參考國際國內標準核算企業碳排放情況,開展碳資產管理并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否制定碳減排目標和具體措施,或加入國際減排承諾行動等?

廖家華:碳達峰、碳中和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提出的行動目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與地方經濟發展、傳統行業轉型、新興領域前瞻性投資、以及個人消費觀改變等多方面問題緊密相關,作為物流企業,必將承擔起社會責任,將綠色技術上升到公司級重點工作,將業務經營目標與綠色指標相結合,確保高質量發展。

參考國內標準核算企業排放情況,長安民生物流全年的主要碳排放來源(電、柴油、汽油、天然氣)共計排放CO2約9409.23tCO2e,其中用電的CO2排放量最高,占71.19%,柴油占比24.64%,雖然未納入控排企業,但基于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總體目標,積極派總監、骨干員工參加碳資產管理培訓,及通過行業論壇、峰會、政府網站等積極探索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可行性,并從汽車物流“運包倉配園”五大業務場景制定碳減排措施及制定目標。

GLCC: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是否受到來自甲方貨主、政府和社會對于綠色發展的關注與要求?具體要求表現在哪些方面?

廖家華:重慶出臺了《重慶市2021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重慶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激勵措施(2020年度)》等辦法,鼓勵新能源汽車在我市的推廣應用,并在座談交流、調研訪談過程中,呼吁企業發展綠色物流。

GLCC:貴司開展綠色物流行動中,綠色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綠色模式在經濟性、競爭力、美譽度等方面的優勢與不足?未來企業在運輸設備、可再生能源項目、管理制度和系統、數字化技術等方面具體開展哪些綠色物流項目?開展綠色物流項目的主要動力和顧慮體現在哪些方面?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廖家華:在開展綠色物流行動中,綠色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綠色模式肯定是大勢所趨,同時相比傳統模式更經濟,也實際運作中更具競爭力,比如循環取貨、循環包裝等循環經濟。但是,現階段綠色物流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劣勢,部分綠色技術尚處于研發階段或小范圍試點,在經濟性上存在一定的劣勢,離大規模應用還存在一定距離,比如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短、充電難、充電慢,氫能源汽車燃料電池過于昂貴等。

我們是一家物流公司,能耗較高的主要是運輸車輛和倉儲轉運設備,從兩個方面開展綠色物流項目,一是大力引進先進節能汽車、電動汽車以及氫動力運輸車,庫房設備如叉車全電動化,并引進智能化設備,如無人倉、AGV、立體庫、無人叉車等,通過清潔能源設備+智能調度+機器學習,實現提效降碳;二是數字化建設方面著手,構建核心業務關鍵價值鏈全程數字化能力,打造“核心自主可控”技術能力,達成公司智慧物流2.0(智能化物流)目標。

綠色技術、綠色物流是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關鍵實現路徑,我們作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必將牢記使命,將綠色物流納入企業重點工作,響應“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力公司實現“世界一流的綠色智能供應鏈物流科技公司”奮進目標,構建國際領先的高質高效、一體式智能化的綠色物流體系,實現低碳綠色運營。在此,我建議,在綠色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我們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每個業務模塊都應該時刻關注與自身相關的綠色技術發展動態,對關鍵綠色技術進行高度關注,甚至參與其科學研究,挖掘可應用于自身業務的物流項目,在第一時間進度綠色技術應用,最大程度的減碳減排。

GLCC:2021年8月23-29日為全國節能宣傳周,8月25日為全國低碳日,圍繞“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和“低碳生活?綠建未來”主題,貴司是否有計劃開展哪些方面活動?

廖家華: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 發展理念,廣泛開展節能降碳宣傳教育,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 生活方式,促進公司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圍繞“節能降碳, 綠色發展”主題,公司積極開展有關活動:

1.預計在8月23日-8月25日組織全員參加集團公司第二屆節能低碳知識線上答題活動;

2.在公司信息大樓、食堂區域,利用公共宣傳屏播放“節能降碳, 綠色發展”相關視頻,制作“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海報全公司范圍張貼宣傳。

3.各分子公司根據自身實際開展專業培訓、節能技改等活動,大力推廣高效節能低碳的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同時積極探索使用微信、微博、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和新技術手段,創新宣傳方式,線上線下結合,體現單位特色,提升宣傳活動的參與度,增強宣傳效果。

GLCC: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綠色物流分會成立以來,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約束條件下的綠色物流發展目標,在政策推動、標準制定、行業研究、交流平臺、宣傳推廣、示范引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0年分會牽頭起草的《企業綠色物流評估指標》、《物流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兩項行業標準正式在國家發改委立項,2021年底將完成編制,歡迎貴司對標準提供寶貴建議。對于分會的工作,您有什么訴求和建議?

廖家華:希望協會發揮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推進政府加快出臺綠色物流發展的配套政策,比如,針對綠色循環包裝、新能源車輛購置、充電設施配套等出臺支持政策,鼓勵企業積極發展綠色物流,幫助物流行業積極向綠色物流轉型升級。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