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20 10:50:16 中國交通新聞網

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智慧物流被重點提及。交通運輸部與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科技創新驅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意見》提出,推動無人機、無人車物流遞送發展。作為智慧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物流快遞企業不斷加快無人機、無人車的探索應用。
配送員在接到商戶準備好的餐食后,裝到特定紙箱,到相應無人機起飛點將紙箱安裝到無人機上。無人機按照后臺系統規劃的航線,將貨品送至目的地試點社區配送站。用戶可通過手機掃碼,打開試點社區配送站格口取貨。完成配送后的無人機將在后臺系統指揮下自動返航。這是無人機配送的業務場景。
預計將形成
人機系統協同配送局面
無人機通過識別巨型二維碼進行升降;配送員職業將迎來轉型。
“與無人車不同,無人機主要聚焦于輕巧型貨物,適用于配送藥品、生鮮等時效性要求強的物品。”美團無人機配送業務負責人毛一年介紹,這也注定了無人機配送半徑不會過大,范圍多在2公里左右。
作為新生事物,無人機起飛點和降落點如何布局與建設?無人機配送模式下,用戶、商戶、配送員身份又將發生哪些變化?
毛一年介紹,無人機起飛點類似自動化飛機場或客運站,只不過它圍繞商圈,建設在大廈頂樓或地面停車場等位置。在表現形式上,起飛點鋪設巨型二維碼,無人機在低空搜尋到相關二維碼,設定后實現降落;在降落點,為保障用戶人身安全與餐飲衛生,二維碼鋪設在社區配送站頂端。
困在時間系統內的外賣配送員一度受到關注,除了政府、企業從社會保障方面加以解決外,城市低空物流網絡是否可能提供破題之法?此外,無人機和無人車上天入地,會不會取代配送員?
毛一年介紹,在整個無人機配送過程中,配送員依然是非常關鍵的一環,預計未來將形成人機系統協同配送的局面。“配送員將會迎來職業轉型。以前配送員的工具是電動車,一名配送員對應一輛電動車;以后配送員的工具是無人機,一人可指揮多架無人機進行配送,配送員也是技術員。”毛一年說,配送員還可能是商廈取餐員,駐社區送餐員,使配送鏈路大為縮短。“配送員承擔起‘先后100米’的配送,并與機器積極交互,如樓宇內部的配送機器人等,共同形成完整的配送系統。”
起飛到降落
每一秒都有技術投入
城市樓宇、道路,惡劣天氣等對無人機應用帶來挑戰;無人機航線安全不容出錯。
城市低空物流網絡對于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發揮重要作用,但在發展中也面臨挑戰。
相比農林、安防、航拍等特定場景無人機,城市低空物流中的配送無人機,往往需要穿行于城市樓宇、道路等人群密集區。相較于人工配送,無人機配送在極端惡劣天氣、夜間以及各種應急場景下,可以為用戶帶來更高效率和更好體驗。這也對無人機技術提出諸多要求。
“從開始起飛到最后降落,每一秒都要有技術投入。”毛一年說,在美團的解決方案中,城市低空物流網絡被劃分為飛行器、地面裝備和后臺系統三個部分,能夠解決大風沖擊、飛鳥碰撞等意外情況帶來的影響;考慮到社區和大廈的用戶體驗,美團研發靜音螺旋槳,將噪音降低至60分貝,盡可能減少噪音。
安全是無人機配送必須正視的問題。無人機航線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在安全方面不容出錯。“我們與民航局實時通信,通過與民航局后臺報備實現數據交互,并接受相關管理部門監控,對分布式、高密度的無人機配送進行有效合理的調度和管理。”毛一年介紹,為防止航線或者無人機被人劫持,美團在通信上不斷強化加密。
本地生活催生了巨大配送需求。“目前,無人機每天產生的訂單還很少,但今年累計訂單應該在萬單量級。我們樂觀估計,到2030年左右,平臺每周將會產生幾百單的無人機配送訂單。”毛一年說。也有業界人士預測,到2030年左右,由無人機配送的訂單將會占據平臺訂單的10%—20%。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